天天看點

《Word 2003從入門到精通》第一講(概述與基本操作)課件Part 0 課時計劃、授課對象及學習方法 Part 1 概述與基本操作

《Word 2003從入門到精通》第一講(概述與基本操作)

講師  朱先忠

任何想學習Word 2003的使用者,從4-5年級國小生至七八十歲老人,隻要具有最基本的計算機操作基礎即可。

主要針對聽課使用者:大中專學生;Microsoft Office考級學生;事業機關職稱考試需求;以及各類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朋友。

學習目标:能夠熟練地掌握WORD圖文表混合排版技術;并能夠熟悉地像圖書寫作和畢業論文這樣的複雜文檔的排版。幫助同學順序通過全國一級Office中Word考試。

1、認真聽課,從“概念”了解入手

2、強化“步驟”觀念,特别是第一步

3、多上機實踐,熟能生巧

4、上機時首先要憶起操作步驟,強調“先準确再熟練”的學習過程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1/30/56/wKioL1OlES6inmWfAADRasqsDqk725.jpg" target="_blank"></a>

(1)Word 2003主要功能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1/30/56/wKioL1OlEWXStD3SAADG6LFIdbc428.jpg" target="_blank"></a>

(2)推薦高效使用WORD流程

1.啟動Word,建立一個新文檔并儲存,以确定文檔的儲存位置及名稱。

2.輸入文字、插入圖檔及表格等,注意随時儲存文檔。

3.編輯内容,插入、删除或修改文檔内容,注意随時儲存文檔。

4.格式化文檔,即修飾文檔内容,注意随時儲存文檔。

5.頁面設定,預覽列印效果。如果需要修改,則轉回第3或4步;如果不再需要修改,則列印文檔。

(1)Word2003的啟動

啟動Word 2003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單擊【開始】→【程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

②輕按兩下桌面上已建立的Word快捷方式圖示。

③輕按兩下打開已建立的Word文檔。

(2)Word2003的退出

退出Word 2003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單擊Word程式視窗右上角的【關閉】按鈕。

②單擊【檔案】菜單中的【退出】指令。

③輕按兩下Word程式視窗左上角的控制圖示框。

④使用快捷鍵Alt+F4。

注意:單擊【檔案】菜單中的【關閉】,關閉的是Word文檔視窗;單擊【檔案】菜單中的【退出】,将結束整個Word程式,産生的結果是不同的。

Word 2003的視窗由标題欄、菜單欄、工具欄、編輯區、狀态欄和任務窗格等部分組成,如圖所示。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0/30/56/wKiom1OlEdeAMGhkAADG2hLaH5w255.jpg" target="_blank"></a>

Word 2003的視窗組成

【提示】任務窗格是Word 2003新增的工具欄,它通常位于文檔視窗的右側,常用選項以超連結形式出現,随時供使用者使用。任務窗格主要由【開始工作】、【幫助】、【搜尋結果】、【剪貼畫】、【建立文檔】、【樣式和格式】等14個項目組成有少部分任務。

1.标尺

标尺分為水準标尺和垂直标尺。在普通視圖下隻顯示水準标尺,隻有在頁面視圖下才顯示水準和垂直兩種标尺。标尺除了顯示文字所在的實際位置、頁邊距尺寸外,還可以用來設定左右縮進、首行縮進、制表位、頁邊距尺寸等。

2.編輯區

編輯區就是視窗中間的大塊空白區域,是使用者輸入、編輯和排版文本的工作區域。閃爍的“I”形光标即為插入點,可以接受鍵盤的輸入。

3.滾動條

滾動條分垂直滾動條和水準滾動條,用滑鼠拖動滾動條可以快速定位文檔在視窗中的位置。此外,可以向上滾動一屏; 可以向上滾動一屏; 可以上翻一頁; 可以下翻一頁; 可以按指定浏覽方式(垂直滾動條下部的圓點,可以按10種對象浏覽)。

4.狀态欄

狀态欄位于Word視窗的最下端,它用來顯示目前的一些狀态,如目前光标所在的頁号、行号、列号和位置。位置值是指從頁面頂端到光标的距離。狀态欄右端的四個呈灰色的方框各表示一種工作方式,輕按兩下某個方框可以啟動或關閉該工作方式。當啟動某工作方式時,該方框中的文字即呈黑色。例如:輕按兩下“改寫”方框,此時“改寫”兩字呈黑色,表示輸入處于改寫狀态。再輕按兩下“改寫”方框一次,“改寫”兩字又呈灰色,表示目前處于“插入”狀态。

5.視圖切換按鈕

視圖,即檢視文檔的方式。Word提供了五種視圖:普通視圖、Web版式視圖、頁面視圖、大綱視圖、閱讀版式視圖。視圖之間的切換可以使用【視圖】菜單中的指令,但更簡便的方法是單擊水準滾動條左端的視圖切換按鈕。

(1)普通視圖-前期以文字為主的粗處理

特點:占用計算機資源少,響應速度快,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但在普通視圖下,頁與頁之間用一條虛線(分頁符)分隔;節與節之間用雙行虛線表示,虛線中間注明分節符的類型;無法插入頁眉、頁腳;無法顯示分欄、首字下沉;并且繪制圖形的結果無法真正顯示出來。

【提示】因為現代計算機一般配置較高,絕大部任務可以不用此視圖。

(2)Web版式視圖-制作網頁使用

在這種視圖下,可以建立能顯示在螢幕上的Web頁或文檔,可看到背景和為适應視窗大小而自動換行顯示的文本,且圖形位置與在Web浏覽器中的位置一緻,無須離開Word即可檢視其在浏覽器中的效果。

【提示】一般使用者不用。

(3)頁面視圖

頁面視圖主要用于版面設計,頁面視圖顯示所得的文檔的每一頁面都與列印所得的頁面相同。在這種視圖方式下,頁與頁之間是不相連的,可以看到文檔在紙張上的确切位置。在頁面視圖下可以像在普通視圖下一樣輸入、編輯和排版文檔,也可以處理頁邊距、圖文框、分欄、頁眉和頁腳、圖形等。

【提示】95%以上的任務建議在此視圖下實作。

(4)大綱視圖

大綱視圖中增加了大綱工具欄,可以利用工具按鈕友善地編輯和檢視文檔的大綱,也可以通過拖動标題來移動、複制和重新組織大綱。大綱視圖中不顯示頁邊距、頁眉和頁腳、分頁和背景等文檔資訊。

【提示】一般使用者不用,但在制作複雜的長文檔時使用得當卻會極大提供工作效率。

(5)閱讀版式視圖

閱讀版式視圖是Word 2003新增的視圖方式,引入TrueType技術,優化了閱讀體驗,特别适合在螢幕上閱讀;但和列印文檔時所看到的頁面不同。

(6)文檔結構圖

單擊【視圖】菜單中的【文檔結構圖】指令,編輯區左側顯示出該文檔的大綱結構,編輯區顯示文檔的内容。當單擊左視窗中某個大綱标題時,右視窗自動顯示出該标題下的内容。在右視窗修改大綱結構,左視窗會馬上進行大綱調整。使用該功能,可以快速浏覽、編輯長文檔。

【提示】

1.在文檔結構圖中隻能顯示文檔大綱,不能編輯左側的文檔大綱,要編輯文檔大綱必須切換到大綱視圖下。

2.編輯長文檔時使用,一般不必使用。

(7)縮略圖

單擊【視圖】菜單中的【縮略圖】指令。

3.1.5  視窗的拆分

在日常編輯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一個較大的文檔中對比前後内容來編輯,這時可以将正在編輯的視窗拆分為兩個視窗,使一個大文檔不同位置的兩部分内容分别顯示在兩個視窗中,進而可以很友善地編輯文檔。拆分視窗的方法有下列兩種:

1.使用【視窗】下拉菜單中的【拆分】指令

單擊【視窗】下拉菜單中的【拆分】指令,視窗中出現一條灰色的橫線,移動滑鼠調整到合适的位置,單擊滑鼠左鍵确定。此後,如果還想調整上下視窗大小,那麼,隻要把滑鼠指針移到此橫線上,當滑鼠指針變為上下箭頭時,拖動滑鼠即可調整視窗的大小。

如果要把拆分了的視窗合并成一個視窗,那麼單擊【視窗】菜單中的【取消拆分】指令即可。

2.拖動視窗拆分條拆分視窗

将滑鼠指針移到垂直滾動條頂端的拆分條處,當指針變為上下箭頭時,拖動滑鼠到适當的位置來拆分視窗;拆分以後的視窗,拖動拆分條到原來的位置可取消視窗的拆分。

【提示】可以利用模闆建立複雜格式的WORD文檔。

(1)全部儲存:按住Shift然後點選菜單“檔案”;

(2)自動儲存:“工具”-“選項”-“儲存”。

(3)第一次儲存時可以設定密碼保護。

(1)學習全/半角空格字元的不同顯示形式、軟回車(Shift+ENTER)與硬回車(ENTER,段落标記)、軟分頁符(Ctrl+ENTER)與硬分頁符(“插入”菜單-“分隔符”)。

(3)用鍵盤移動插入點

移動插入點

左移一個字元或漢字

右移一個字元或漢字

上移一行

下移一行

Page Up

上移一屏

Page Down

下移一屏

Home

移到目前行首

End

移到目前行尾

Ctrl+ Page Up

移至上頁頂端

Ctrl+ Page Down

移到下頁頂端

Ctrl+ Home

移到文檔開頭

Ctrl+ End

移到文檔末尾

(3)“段落”是指文檔中兩個硬回車之間的所有字元及段後的硬回車符号。

【問題】

A:WORD中一個段落中是如何定義的?標明一段落與標明一段中所有文本是否相同?有什麼後果?

B:任意找一篇文檔,練習:把相鄰的兩個段落合并為一段;把一個段落從某一句開始分為2個段落;把某不相鄰的兩個段落交換位置。

C:在普通視圖與頁面視圖間切換,觀察軟分頁符(Ctrl+ENTER)與硬分頁符的差別。

D:注意硬分頁符的兩種狀态切換。

(1)滑鼠選擇。

u     標明任意大小的文本區:首先将“I”形滑鼠指針移到所要標明文本區的開始處,然後拖動滑鼠直到所標明文本區的最後一個文字并松開滑鼠左鍵。這樣,滑鼠所拖動過的區域被標明。Word以反白顯示被標明的文本。文本標明區域可以是一個字元或标點,也可以大到整篇文檔。如果要取消標明區域,則可以用滑鼠單擊文檔的任意位置或按鍵盤的光标移動鍵。

u     標明大塊文本:首先用滑鼠指針單擊標明區域的開始處,然後按住Shift鍵,再配合滾動條将文本翻到標明區域的末尾,單擊標明區域的末尾,則兩次單擊範圍中所包括的文本就被標明。

u     標明矩形區域中的文本:将滑鼠指針移動到所選區域的左上角,按住A1t鍵,拖動滑鼠直到區域的右下角,放開滑鼠。(注:此法在大綱視圖下失效,且用得不多。)

u     標明一個句子:按住Ctrl鍵,将滑鼠光标移到所要選的句子的任意處單擊一下。

u     標明一個段落:将滑鼠指針移到所要標明段落的任意行處連擊三下。或者将滑鼠指針移到所要標明段落左側標明區(注:文檔區左側的空白區稱為文檔的標明區,在這區域中,滑鼠指針變成向右上方指的箭頭 ),當滑鼠指針變成向右上方指的箭頭時輕按兩下之。

u     標明一行或多行:将“I”形滑鼠指針移到這一行左端的標明區,當滑鼠指針變成向右上方指的箭頭時,單擊一下就可標明一行文本。如果拖動滑鼠,則可標明若幹行文本。

u     標明整個文檔:按住Ctrl鍵,将滑鼠指針移到文檔左側的標明區單擊一下。或者将滑鼠指針移到文檔左側的標明區并連續快速三擊滑鼠左鍵。也可以單擊【編輯】菜單中的【全選】指令來標明全文。

u     借助Ctrl鍵選擇不連續的内容

u     借助Shift鍵選擇連續的内容

(2)鍵盤選擇。

u     Shift+←(→)方向鍵:分别向左(右)擴充標明一個字元。

u     Shift+↑(↓)方向鍵:分别向上(下)擴充標明一行。

u     Ctrl+Shift+Home:從目前位置擴充標明到文檔開始處。

u     Ctrl+Shift+End:從目前位置擴充標明到文檔結尾處。

u     Ctrl+A:標明整篇文檔。

【提示】使用Ctrl/Shift的移動(或者Ctrl+C、Ctrl+X、Ctrl+V)。

【提示】練習從多個網頁中複制内容到一個WORD檔案中,并把複制到WORD中的内容整理成你需要的格式。

注意:要使用此功能,首先需要把那個WORD檔案視窗中‘編輯’菜單下的‘OFFICE剪貼闆’任務窗格顯示出來。

【練習項目】

A:把檔案“第3章文字處理軟體Word2003.doc”中所有的‘Microsoft’替換成‘微軟’一詞。

B:把檔案“第3章文字處理軟體Word2003.doc”中所有相鄰的兩個硬回車符去掉一個。

C:把檔案“第3章文字處理軟體Word2003.doc”中所有的‘文檔’一詞設定成幼圓字型,字号為二号。(注:使用“查找”中[突出]也可)

D:使用“替換”技術,把所有段落的行距設定為0.5行,并把它們的首行縮進都設定成兩個字元。

E:把檔案“第3章文字處理軟體Word2003.doc”中正文第一段中所有的Microsoft修改成微軟。

<b></b>

<b>本文轉自朱先忠老師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zhuxianzhong/1429196</b><b> ,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