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 永 遠 别 對 生 活 冷 感 |

刷了《小敏家》,我終于開始對國産影視劇有點盼頭了,大齡女性在銀幕消失了那麼多年,這回終于有人肯好好講她們的故事,尤其是關乎談戀愛這件事上。

中年女性談戀愛有多難?其實不難,隻是世俗對她們有太多誤解,總覺得女性到了某個年齡段,就該與愛情絕緣。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說實話,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影視劇裡塑造的刻闆印象有太多,總把她們弄成一位受困在家庭關系裡,而不是有獨我意識的女性,而眼下隻愛拍年輕人愛情故事的影視劇,也沒太多機會給大齡女性們反駁。

她們被隐藏起來,也漸漸地被認為,40+再談愛情,是羞恥的。

可我覺得,就算到了中年,人也是需要愛情的。

這和年齡無關。

就像周迅,她就是這種行走自如的獨立大齡女性,她結婚、離婚、又戀愛,情史一籮筐,比起演戲,我覺得戀愛才是她精神靈魂的養分。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看她的訪談,她說,生活的柴米油鹽不會磨走愛情,浪漫的人,直到中年還是會一直浪漫的。

這種浪漫貫徹到她的骨子裡,她玩搖滾不亦樂乎,歲數不斷地增長,可人們隻記得她的靈,哪裡會想起她也已經是到了中年女性的年紀,又怎麼會把她與影視劇裡婆婆媽媽的刻闆形象挂在一起。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可她也不是唯一的獨特案例,現代鮮活的中年女性,早就不是幾十年前的樣子了,她們也是像花一樣各有美妙的。

最近新鮮出爐的《很高興認識你》第二季,周迅與阿雅一站出來,就是很好的模闆了,旅行、冒險、交談,偶爾蹦出讓人驚豔的話,她們在閱曆中沉澱出自己最舒服的樣子,不在乎有無濾鏡,也不在乎皺紋,就連皺紋也是舒展的。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大齡女性,走過了少女的朦胧,本該就是這樣鮮活獨立,明晃晃的,對于她們來講,愛已不是得失一次就會毀掉一生的作品,也不是一勞永逸的生活保險,是一次快樂的冒險、溫存。

是以我覺得《小敏家》挺難得,是裡頭除了聊離異女性的新鮮戀愛話題以外,還有挺破格的東西。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她們談性、談婚姻感情、談周遭的一切,是真的極其坦誠。

就像劉小敏來不及藏起的安全套被老媽子發現,可預想的倫理劇裡的道德責難沒有砸來,反而老媽子露出大家都懂的“姨母笑”,打趣她是不是有男朋友了,又偷偷在廚房和妹妹細細聊起她的感情生活。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更重要的是,對待婚姻、愛情,劇裡的女性也大多開明。

即使是年過六旬的媽媽,一直在傳統觀念底下長大,聽說小女兒一聲不吭離了婚,雖然抱怨小女兒太沖動,可知道男方“媽寶”的一系列糟心事後,也肯定支援女兒離得好。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誰說老奶奶就非得是古闆又固執的呢?那不過是對女性的另一種俗套單調的模闆罷了。

中年女性也不是非得死磕婚姻,她們都清醒自在得很,談戀愛也是享樂主義的。是以劇裡讨論結不結婚的問題,我覺得對于她們來講反而不是首要的,在你來我往的回旋裡,快樂地過活,更緊要。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看到劇裡有條評論說,看了小敏的中年戀愛,雖然自己還沒結婚,可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離婚找一次這樣的戀愛了。

嗑中年人的愛情那麼上頭,不就是因為他們褪去了青年的羞澀和莽撞,反而多了對愛的直接表達,真摯坦誠麼。劇當然不完美,可我覺得起碼滿足了我對那個階段的期待。

我渴望看這樣的片子太久了,在講三四十歲女人的片子裡,中年女性終于不再是家長裡短、婆婆媽媽的形象,而是可以感性睿智的坦然自如,那麼多人愛看的原因,不也是在裡頭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勇氣與愛嘛。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中年女性”這個詞在誕生時,也不過是純粹用來概括年齡的東西而已,它非褒非貶,就像女性本身,無論從哪裡延展,都可以有太多可能性。

光從美來說,就有太多了,她可以是如玫瑰一樣明麗,也有入夜後的沉默缜密,有時溫婉的,有時辛辣的,這些和年不年輕毫無關系。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是以我不太懂怎麼國産編劇就隻能寫那些瑪麗蘇式的大齡女性,或者說不願意好好寫中年女性的故事,也許就是這些美好女性影子的缺失,才讓容貌焦慮、年齡内卷,越發泛濫。

何況,從青春少艾的愛情看到大齡人們的戀愛,是挺能換骨的,我指的是想法的蛻變。

講真,我挺希望能有不同年齡女性的愛情題材劇出現的,我愛看的不是她們在裡頭談戀愛,而是戀愛過程中綿長細膩的思考,經曆人生上半場,對于婚姻、愛情,她們總有與20歲出頭時不同的了解和期待,或憤懑、或灑脫。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看劇時,就是人生觀感的碰撞。

就像渡邊淳一在《熟年革命》小說裡邊有個挺美的詞叫“熟年”,來形容像果子那樣成熟到飽滿、走到了人生不同賞味期的中年人,而愛情就像果醬,不同階段的果子配上蘸料,總有不同的風味罷。

太年輕時對愛情的解讀是很理想的,總覺得愛情就該是猛烈的,有太多能讓人腎上腺素飙升的美好,中年人的戀愛雖然不見得有什麼大動靜,但裡頭藏了太多細枝末節,娓娓道來也照樣别有一番滋味。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這位愛寫男人與女人之間所有癡迷故事的作家,在步入了熟年歲數後,也開始懷念戀愛的美好,而這本被賣到脫銷的書,我想也正是中年人們對愛的回應罷。

講大齡男女愛情的故事一直蠻少,可有些好的一看就動人。

比如《我愛你》裡白發蒼蒼卻依然互相懷有赤誠之心、最後無奈道别的金萬石與宋怡芬,他們暗戳戳的愛情,是互相守護,看時就覺得淚目;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而《通天幹探》裡的原火新與林楚玉,是溫吞的惺惺相惜;最記着《請回答1988》雪花飄下的小巷口,善宇媽與阿澤爸的互相依戀,最動容美妙。

這屆女主談戀愛,終于不再給年齡設限

總覺得人是無法被少年、中年、老年這幾個詞局限的,看她們在生活裡灑脫,談戀愛,有何不可呢?

也沒必要因為歲數而辯駁自己、辯駁别人該不該擁有談戀愛的資格了。

不管到了多少歲,戀愛就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啊。

内容編輯:Nico

原文首發于《新周刊》旗下公衆号“F小姐MissF”

[Miss F ]

和你一起收集生活靈感

業餘觀察繁華世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