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ls指令是linux下最常用的指令。ls指令就是list的縮寫,預設下ls用來列印出目前目錄的清單。如果ls指定其他目錄,那麼就會顯示指定目錄裡的檔案及檔案夾清單。 通過ls 指令不僅可以檢視linux檔案夾包含的檔案而且可以檢視檔案權限(包括目錄、檔案夾、檔案權限)檢視目錄資訊等等。ls 指令在日常的linux操作中用的很多!
二、格式說明
ls [選項] [目錄名]
三、選項說明
四、指令功能
指令用于顯示指定工作目錄下之内容(列出目前工作目錄所含之檔案及子目錄)。
五、常見用法
在使用 ls 指令時要注意指令的格式:在指令提示符後,首先是指令的關鍵字,接下來是指令參數,在指令參數之前要有一短橫線“-”,所有的指令參數都有特定的作用,自己可以根據需要選用一個或者多個參數,在指令參數的後面是指令的操作對象。在以上這條指令“ ls -l -R /”中,“ls” 是指令關鍵字,“-l -R”是參數,“ /”是指令的操作對象。在這條指令中,使用到了兩個參數,分别為“l”和“R”,當然,你也可以把他們放在一起使用,如下所示:
這種形式和上面的指令形式執行的結果是完全一樣的。另外,如果指令的操作對象位于目前目錄中,可以直接對操作對象進行操作;如果不在目前目錄則需要給出操作對象的完整路徑
可以檢視目前目錄下檔案名以“t”開頭的所有檔案的資訊。其實,在指令格式中,方括号内的内容都是可以省略的,對于指令ls而言,如果省略指令參數和操作對象,直接輸入“ ls ”,則将會列出目前工作目錄的内容清單。
列出 /var/log 檔案下面的子目錄
顯示全部時間,包括毫秒在内
顯示日期和時間(包括年),以長格式顯示<code>yyyy-mm-dd hh:mm:ss</code>
顯示日期和時間(不包括年)
顯示日期和時間(同上)
自定義顯示格式

第一列共10位,第1位表示文檔類型,<code>d</code>表示目錄,<code>-</code>表示檔案,<code>l</code>表示連結檔案,<code>d</code>表示可随機存取的裝置,如U盤等,<code>c</code>表示一次性讀取裝置,如滑鼠、鍵盤等。後9位,依次對應三種身份所擁有的權限,身份順序為:owner、group、others,權限順序為:readable、writable、excutable。如:<code>-r-xr-x---</code>的含義為目前文檔是一個檔案,擁有者可讀、可執行,同一個群組下的使用者,可讀、可執行,其他人沒有任何權限。
第二清單示連結數,表示有多少個檔案連結到inode号碼。
第三清單示擁有者
第四清單示所屬群組
第五清單示文檔容量大小,機關位元組
第六清單示文檔最後修改時間,注意不是文檔的建立時間哦
第七清單示文檔名稱。以點(.)開頭的是隐藏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