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的錦衣衛究竟‘恐怖’到什麼程度?

明朝的錦衣衛是兼具拱衛皇宮、監視百官、刺探軍情和執行挺杖等職能,而對皇帝直接負責的特務機構,我們看過的《錦衣衛》、《繡春刀》、《龍門飛甲》等電影,都是以反映明朝這一特别組織為題材的電影。電影中的錦衣衛一個個武功高強,做事嚴密,殺伐果斷,手段殘忍毒辣,讓人聞風喪膽。那麼,明朝曆史上的錦衣衛真的很恐怖嗎?

明朝的錦衣衛究竟‘恐怖’到什麼程度?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其來之不易的江山,加強中央專制集權,除了解除丞相,将丞相職權分于六部,由其直接對皇帝負責外,為了拱衛皇權,監視百官,還成立了錦衣衛。錦衣衛的前身為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鸾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裁撤親軍都尉府和儀鸾司,改置錦衣衛。

明朝的錦衣衛究竟‘恐怖’到什麼程度?

錦衣衛有嚴格的軍事編制。明初軍制為“衛”和“所”,每衛轄正規軍約五千人,其下設所,分為千戶所和百戶所。京城的禁衛軍所轄衛所有四十八處。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改革禁衛軍,建立了十二個親衛軍,其中最重要的是錦衣衛。錦衣衛由皇帝直接管轄,設正三品錦衣衛指揮使一人,從三品指揮同知二人,正四品指揮佥事三人,從四品鎮撫使二人,正五品十四所千戶十四人,以下逐級為副千戶、百戶、試百戶、總旗、小旗及将軍,普通士兵稱為校尉、力士。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親信的将領擔任,下邊的各級将官可憑軍功晉升。

明朝的錦衣衛究竟‘恐怖’到什麼程度?

錦衣衛有特殊的職能。有侍衛儀仗職能。錦衣衛是皇帝的侍衛親軍和儀仗隊,主要由将軍、校尉和力士組成。将軍初名“天武”,永樂時改稱為“大漢将軍”,選取體貌雄偉、有勇力者充任,作為殿廷衛士。校尉、力士都是揀選民間身體健壯、沒有前科的男子充任,校尉掌管鹵薄、傘蓋,力士舉持金鼔、旗幟。午門是宮城的正門,平時由100名錦衣衛将軍在午門外晝夜守衛,每當皇帝有大朝會、祭祀或巡遊狩獵,都由錦衣衛侍衛、儀仗和駕前扈從。因為錦衣衛有儀仗隊職能,是以錦衣衛服飾都很華美,校尉穿的官服都是用鵝毛裝飾的帽子和顔色亮麗的衣服。每當皇帝祭祀或巡遊時,錦衣衛侍從校尉要穿上隻有朝廷官員到一定品級才能穿的飛魚服,腰上佩帶着隻有皇帝禦賜才能佩帶的繡春刀。景泰年間,錦衣衛指揮使和當值侍衛又獲準穿隻有公、侯、伯、驸馬才有資格穿的麒麟禮服。錦衣衛大漢将軍在當值時要穿戴飾以小旗的頭盔、對襟的罩甲。盔甲有金盔金甲、紅盔紅甲和紅盔青甲等各種顔色。腰間還要懸挂宮禁金牌和佩刀。正因為錦衣衛穿着華美,才被稱為錦衣衛。有偵緝廷杖職能。“巡查緝捕”是錦衣衛差別于其他各朝禁衛軍的特殊之處,負責偵緝刑事的錦衣衛機構是南、北鎮撫司,其中南鎮撫司是監督錦衣衛内部的,北鎮撫司是專理皇帝欽定案件的。北鎮撫司設于明洪武十五年,成化年間,增鑄北鎮撫司印信,一切刑獄不必關白本衛。北鎮撫司擁有自己的诏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過朝廷司法機構。南、北鎮撫司各下設五個所,所下有千戶、百戶等。廷杖就是把觸怒皇帝的大臣拖出午門杖打。負責行刑的是錦衣衛校尉,監刑的是司禮太監。受杖官員被扒掉官服,用草繩捆綁,趴在地上,受杖80下,行刑校尉每五棍一換,共用16人。行刑校尉要看司禮太監表情動作來定下杖輕重:若太監兩腳呈八字張開,示留性命;若太監兩腳尖靠攏,示杖斃。有明一朝共執行廷杖500多次,其中被杖斃50餘人。有監視刺探職能。為防患于未然,保證皇帝安全,錦衣衛要時時暗中行動,監視刺探可能威脅皇權、危害朝廷的官員的言行,并可捕捉和審訊嫌疑人。由于為皇帝特許,這讓官員們很怕錦衣衛,不過他們也刺探軍情,在援朝抗日戰争中,錦衣衛刺探了大量日軍情報,為戰争勝利立了功。

明朝的錦衣衛究竟‘恐怖’到什麼程度?

錦衣衛有特殊的權力。由于錦衣衛直接歸皇帝統轄,對皇帝直接負責,朝中各大臣官員根本無權過問和幹涉,是以錦衣衛可以辦很多朝廷大案。如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有很多錦衣衛的影子,兩案牽扯斬殺功臣名将大臣各級官員及家屬多達四萬五千多人,明初的開國功臣差不多都死于這兩案中。錦衣衛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不公開進行審訊。逮捕前還會發給“駕貼”,逮捕時如有反抗,不管是什麼人,都可當場格殺,他們的宗旨是甯可錯殺,也絕不放過一個可疑的人。負責偵察、緝捕的錦衣衛官校稱“缇騎”,由于權力缺乏限制,他們為了邀功請賞,有時就會羅織罪名,不擇手段擴大牽連範圍,制造駭人聽聞的冤假錯案,讓朝廷官員聞聽無不膽寒。不過,錦衣衛的刑訊範圍隻限官員士大夫,一般不會捉拿審訊普通百姓。普通百姓的刑事案件和民事糾紛,隻能通過正常的司法程式進行處理。在洪武二十六年,因錦衣衛在抓捕後有非法淩辱、虐待囚犯行為,朱元璋就下诏焚毀錦衣衛刑具,廢除了他們的刑訊職能。但明成祖朱棣登基後,為了掩蓋自己篡位的行為,不但恢複了錦衣衛所有權力,還成立了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由宦官擔任頭領,在錦衣衛之上,隻對皇帝負責,可随意監督緝拿臣民,更加強了這一職能。明憲宗成化年間,又增設了西緝事廠,與東廠及錦衣衛合稱廠衛,用太監汪直為提督,權力超過東廠,活動範圍自京師遍及各地,後因天怒人怨,被撤銷,武宗時太監劉瑾專權,又恢複,劉瑾被誅後,西廠從此被廢去。當然,東廠、西廠雖由太監統領,其人員依舊是由錦衣衛組成,隻不過其首領成了宦官。

明朝的錦衣衛究竟‘恐怖’到什麼程度?

錦衣衛有十分恐怖的诏獄。據有關史料記載,錦衣衛刑訊逼供的刑具手段達上百種之多,其中有些隻聽一下就讓人不寒而栗。其中有剝皮,就是将犯人抓捕入獄活剝;刷洗,就是事先把人要刷洗的部位用開水澆熟,然後再用鐵刷把熟肉刷下來,如此一次次洗一層刷一層,直到露出白骨;鈎腸,就是用鐵鈎鈎住犯人的肛門,鈎出大腸頭,然後猛力一拉,犯人的腸子便洶湧而出,傾刻斃命;油煎,說是油煎,卻沒有油,而是先燒紅一塊大鐵闆,然後将犯人按上去;站枷,就是把犯人帶上重枷,最重可達三百斤,讓犯人隻站着,不許坐,慢慢把犯人累死。

明朝的錦衣衛究竟‘恐怖’到什麼程度?

從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錦衣衛這一特殊組織就一直存在,隻到大明滅亡。清朝入關後,明制清随,為了鞏固政權,也曾效仿明朝設立錦衣衛,但僅僅實行了一年,就取消了。這一制度隻為加強皇權,讓官貴們整日生活在心驚膽戰中,讓百姓時刻處在陰暗恐怖中,自然會遭到大多數統治階層及下層人民的反對。明朝這一獨特的錦衣衛制度,最終也間接地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明朝的錦衣衛究竟‘恐怖’到什麼程度?
明朝的錦衣衛究竟‘恐怖’到什麼程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