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維碼簡單介紹

二維碼(Two-dimensional code)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資料符号資訊的方式。現實生活中。二維碼普遍存在我們的周圍,比如:産品防僞/溯源、廣告推送、站點連結、資料下載下傳、商品交易、定位/導航、電子憑證、車輛管理、資訊傳遞、名片交流、wifi共享等。

    在代碼編制上巧妙地利用構成計算機内部邏輯基礎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幹個與二進制相相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資訊,通過圖象輸入裝置或光電掃描裝置自己主動識讀以實作資訊自己主動處理。

在很多種類的二維條碼中,經常使用的碼制有:Data Matrix,MaxiCode, Aztec,QR Code, Vericode,PDF417,Ultracode, Code 49, Code 16K 等。每種碼制有其特定的字元集;每一個字元占有一定的寬度;具有一定的校驗功能等。同一時候還具有對不同行的資訊自己主動識别功能及處理圖形旋轉變化等特點。二維碼是一種比一維碼更進階的條碼格式。一維碼僅僅能在一個方向(通常是水準方向)上表達資訊,而二維碼在水準和垂直方向都能夠存儲資訊。一維碼僅僅能由數字和字母組成。而二維碼能存儲漢字、數字和圖檔等資訊。是以二維碼的應用領域要廣得多。

二維碼簡單介紹

二維碼能夠大緻分為矩陣式和行排式兩種:

(1)矩陣式

在一個矩形空間通過黑、白像素在矩陣中的不同分布進行編碼。

在矩陣元素位置上,出現方點、圓點或其它形狀點表示二進制“1”。不出現點表示二進制的“0”。點的排列組合确定了矩陣式二維碼所代表的意義。矩陣式二維碼是建立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組合編碼原理等基礎上的一種新型圖形符号自己主動識讀處理碼制。

具有代表性的矩陣式二維碼有:Code One、Maxi Code、QR Code、 Data Matrix等。

圖21*21的矩陣中,黑白的區域在QR碼規範中被指定為固定的位置,稱為尋像圖形(finder pattern)和定位圖形(timingpattern)。尋像圖形和定位圖形用來幫助解碼程式确定圖形中詳細符号的坐标。黃色的區域用來儲存被編碼的資料内容以及糾錯資訊碼。藍色的區域,用來辨別糾錯的級别(也就是Level L到Level H)和所謂的"Mask pattern",這個區域被稱為“格式化資訊”(format information)。

(2)行排式

行排式二維碼(又稱:堆積式二維碼或層排式二維碼),其編碼原理是建立在一維碼基礎之上。按須要堆積成二行或多行。它在編碼設計、校驗原理、識讀方式等方面繼承了一維碼的一些特點,識讀裝置與條碼印刷與一維碼技術相容。但因為行數的添加。須要對行進行判定、其譯碼算法與軟體也不全然同樣于一維碼。

有代表性的行排式二維碼有CODE49、CODE 16K、PDF41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