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并不是我們看到的那樣。李世民在我們很多人的心目中是一個明君的形象,不僅對于整個唐朝對于整個中國都是一個很出色的皇帝,他的事情一直都在影響後世的帝王和人民。可以說用千古一帝來形容他是非常的合适,甚至他還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同時兼具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最高統治者的雙重頭銜,皇帝和可汗。

但是真實的李世民并沒有我們認為的那麼好,或者說我們看到的那麼好。比如我們知道的曆史是,李世民在唐朝初期,帶領軍隊四處征戰,由于自己的功勞逐漸的增加。同時在軍隊中的威望也在增加,于是當太子的哥哥就很有危機感,準備下手除掉李世民,最後消息走漏。
李世民提前做出行動,将自己哥哥和弟弟殺死了,并且為了斬草除根,還派人到太子府和王府中将自己的是以侄子全部都殺死了。之後就是逼迫自己的老爹李淵傳位給自己。于是這才有了我們看到了所謂玄武門兵變。
但是曆史真的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其實在很多的史料中都記載了,其實在唐朝初期,整個國家都沒有平定下來,但是這個時候的李淵已經稱帝了。是以他必須待在都城中,是以對外作戰的事情就落在了自己的幾個兒子身上。
不僅是李世民還有李建成都被派遣出去打仗,消滅地方的叛軍。其中李建成主要是對抗北方的叛亂和軍隊,而李世民的軍地主要是對抗南方的軍隊。是以其實兩個人都是有着外出帶兵的事迹,當然不能不說的是,李建成的功勞卻是比李世民要小一些,畢竟當時主要的内部叛亂都是來自南方,而外部威脅是來自北方。
是以如果用戰功來計算的話,李世民确實要多些,但是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多。隻能說是元帥和大将之間的差别吧。李建成不僅沒有嫉妒自己的這個弟弟,反而是為想要等自己登基之後,重用李世民。但是李世民卻開始觊觎皇位,最後還擔心李建成的後人報仇,是以才讓人将自己的侄子全部殺死。
成了皇帝之後李世民就開始直接修改史書,在抹黑太子的同時将自己塑造成一個天命所歸的人。并且在出土的李建成墓的墓志銘中可以看到,明顯很多的事迹都是殘缺不全。這樣一個人物,隻有五十多個字就描寫完了他的一生,可見其中很多功績都被刻意隐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