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酒歌——中國酒文化展”廣州舉辦 254件套藏品亮相

“酒歌——中國酒文化展”廣州舉辦 254件套藏品亮相

西周獸面紋青銅盉 廣東省博物館 供圖

中新網廣州12月22日電(程景偉黃蘇哲)記者22日從廣東省博物館獲悉,“酒歌——中國酒文化展”正在該館舉辦,通過自然标本及青銅器、陶瓷、書畫等館藏藏品共254件套(其中文物185件套),從禮儀、養生、風俗、外銷等多角度解讀中國酒文化。該展将持續至2022年4月10日。

該展覽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第二部分分别為“綠蟻新醅酒”和“把酒話桑麻”,以自然科學的視角切入,配合館藏植物标本與互動裝置,向觀衆展示酒的原料、酒的香味、酒的種類與釀造技術。

“酒歌——中國酒文化展”廣州舉辦 254件套藏品亮相

漢代獸頭陶蓋壺 廣東省博物館 供圖

此外,第三部分“能飲一杯無”,通過青銅禮器、古籍書畫等,引領觀衆回顧曲水流觞至屠蘇飲酒妙趣橫生的酒禮與酒俗;第四部分“霞影入瑤觞”,甄選形态風格精絕于時代的中國傳統酒具與外銷酒具,展現各式酒具中承載的中西文化交融與匠心傳承。

其中,1974年于廣東信宜出土的西周獸面紋青銅盉在該展覽中亮相。該盉高26.2厘米、口徑14.2厘米,是代表性的盛酒器物。另一展出的漢代獸頭陶蓋壺,獸頭雙目外鼓,額上有棱角外突,嘴部寬扁呈盆口形,蓋壺彩繪大部分已剝落,胎質疏松。

“酒歌——中國酒文化展”廣州舉辦 254件套藏品亮相

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印花葫蘆形注子碗 廣東省博物館 供圖

此外,展覽展出了宋代景德鎮窯青白釉印花葫蘆形注子碗。此件注子溫碗因長時間受土浸,皆泛土黃色,但仍可見典型色澤的青白釉特征,整個器物造型獨特,紋飾精美。據了解,注子和溫碗均儲存完好,實屬罕見,甚為難得。

據廣東省博物館有關負責人介紹,溫碗為溫酒用具,較流行于晚唐至五代、宋。通常碗内有一注子,即盛酒的執壺。溫酒時将注子置于溫碗中,以碗中熱水溫之。

“酒歌——中國酒文化展”廣州舉辦 254件套藏品亮相

明代的白玉透雕蓮花杯 廣東省博物館 供圖

記者注意到,展覽展出的明代白玉透雕蓮花杯,以蓮花作器型,粗枝大葉和蓮花相襯托,造型别緻,做工精美。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