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智慧醫療的讨論很多,它是通過高端物聯網、傳統和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及雲計算技術,基于健康檔案區域醫療資訊平台,有效實作以患者為中心,患者、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裝置四方關聯的醫療服務模式。
從階段運作角度,智慧醫療分為資料擷取、知識發現、遠端服務三個階段。三個階段循環往複,且分别由物聯網技術、大資料技術以及雲計算技術作為核心支撐;
從組成部分角度,智慧醫療分為智慧醫院系統、區域衛生系統、家庭健康系統三部分;
從管理對象角度,智慧醫療分為患者/普通人管理、醫護人員管理、醫療器械/醫藥用品管理;
從閱聽人訴求角度,智慧醫療于公衆而言是更便捷、優質的服務體驗;于醫療機構而言是更高效、低成本的營運模式;于醫務人員而言是優化自身價值的職業提升;于監管機構而言是更科學、可靠的決策支援;于投資商而言是獲得正當的利益回報。
據專業機構報告預測,到2020年,我國智慧醫療建設規模将超過1000億元。借助網際網路+發展趨勢,智慧醫療也在飛速發展,市場潛力巨大。
第一,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市場缺口奠定了我國智慧醫療的巨大發展潛力。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擁有98萬家醫療衛生機構,每年73億人次的診療量。然而,我國醫療衛生資源僅占世界的2%。
第二,我國大資料及網際網路+技術與全球同步,特别是醫療領域擁有較有力的技術支撐。
第三,智慧醫療能夠智能響應各方需求,緩解我國緊迫的醫療問題,如醫療資源配置設定不均、醫療系統間資訊共享性差、居民就診不便或費用高昂、醫患沖突頻發、醫保制度不夠完善等,易獲國家政策支援。
區域化是醫療資訊化的進階階段,需要區域人口健康資訊化建設、醫療聯合體、遠端醫療等多方面配套配合。毫無疑問的是,區域醫療資訊化建設是醫院資訊化繼管理資訊化、臨床資訊化之後的又一個熱點。
近年來,随着資訊技術的發展,以網際網路+為依托的健康教育、醫療資訊查詢、電子健康檔案、電子處方等多種形式的醫療健康服務正在悄然改變着傳統的醫療服務模式,網際網路+醫療開啟的智慧模式,正在走進你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