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國際線上
編輯:趙妍

3月16日,中國援助疫苗抵達那密比亞
國際線上消息(記者 高俊雅):今年是中國“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後疫情時代經濟發展重回正軌的關鍵之年,備受世界關注。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外交也在全力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那密比亞是中國在非洲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多年來,雙方在各領域合作穩步推進、成果豐碩。近日,中國駐那密比亞大使張益明接受總台記者專訪,就新的發展格局下,中納兩國合作的前景以及如何向當地群眾講好“中國故事”、促進民心相通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讨。
張益明大使表示,中納傳統友誼深厚,是名副其實的好兄弟、好同志、好夥伴。兩國建交已經31年,“三十而立”的中納關系不斷走向成熟。他說,“2018年根哥布總統訪華期間,與習近平主席共同宣布将雙邊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這種進階别外交關系的定位,在中非關系中屬于第一梯隊,同年雙方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中納關系具有全面性、戰略性和引領性三個特征,已經日益成為中國與非洲國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共同發展的典範。”
中國駐那密比亞使館向納衛生部捐贈抗疫物資
中國駐那密比亞使館向納中國小校捐贈抗疫物資
新冠疫情暴發後,中納兩國團結協作抗疫。去年中國出現疫情後,那密比亞總統根哥布是最早緻函習近平主席表達慰問支援的外國元首之一,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首個就抗疫合作與習近平主席通話的國家元首,充分展現了兩國高度的政治互信。那密比亞出現疫情後,中國也積極幫助那密比亞政府和人民抗擊疫情。張大使說,“中國政府、中資企業和在納華僑華人先後向納方捐贈了檢測試劑、口罩、防護服等50多批次的物資,幫助那密比亞政府和人民抗擊疫情。兩國醫療專家也先後舉行了5次視訊交流會,分享抗疫經驗。為落實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别峰會上宣布的‘中非醫院合作機制’,浙江省中醫院和鲸灣(沃爾維斯灣)醫院已經結成了‘姊妹醫院’。中國第13批援納醫療隊在疫情期間始終堅守崗位,為那密比亞群眾提供中醫服務和防疫指導。特别要說的是,中國疫苗在納實作了率先抵達、率先啟動接種,率先實作中國公民全覆寫等三個目标。根哥布總統在國情咨文中專門就此表達感謝,稱中國才是那密比亞真正的朋友。在納‘春苗行動’也于5月12日順利完成,參加接種的1800多位中國公民,衷心感激黨中央的關心,也更加感受到中納友好的珍貴。”
張益明大使還表示,中國加快建構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那密比亞産品對華出口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他說,“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和完備的工業體系,那密比亞擁有鈾礦、銅礦等豐富的礦産資源和高品質的農業和漁業産品。兩國産業發展的互補性強。2020年,中納雙邊貿易額逆勢增長10.1%。未來雙方應該着眼于後疫情時代的經濟複蘇,進一步深化經貿合作,特别是旅遊和農牧業等領域的合作。”
張大使表示,中國企業應繼續積極走出去,抓住那密比亞經濟轉型更新過程中出現的機遇,加大對納投資,推動兩國深化多領域互利合作,實作共同繁榮。
中國駐那密比亞大使張益明在納國家電視台談中國抗疫經驗
中國駐那密比亞大使張益明接受當地媒體采訪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人文交流一直是中納雙邊關系的亮點。據張益明大使介紹,中國駐那密比亞使館發起的“中國大使獎學金”、“愛心書包”等項目,已經成為那密比亞家喻戶曉的品牌。張大使說,未來将繼續講好“中國故事”,不斷促進中納兩國民心相通。他說,“一是要挖掘故事内容,明确講什麼。使館計劃在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之際,與那密比亞執政黨人組黨青年團舉行研讨會,推出建黨百年主題圖檔展,重點面向那密比亞年輕的‘Z世代’,把‘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的道理向青年人講深講透。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光輝曆史,使館也将加強對中華文化故事的講述。二是要創新講述的方式,明确怎麼講。那密比亞對華友好,執政黨作為非洲社會主義左翼政黨,與中國共産黨也是長期的‘姊妹黨’,願意學習中國經驗。在那密比亞講中國故事和中國共産黨的故事,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
在國外講中國故事,一方面是要主動發聲,通過撰文演講、媒體采訪、座談研讨等方式宣講中國故事。另一方面,要根據當地閱聽人的習慣和特點來講,結合當地人耳熟能詳的故事來講。我們與當地主流媒體《新時代報》合作,開辟了每周一次的中國專版,宣傳中國故事。我們也根據那密比亞群眾的偏好,收聽廣播的媒介習慣,與國家廣播電台合作創辦了《神奇的中國》文化節目,以那密比亞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中國文化和發展成就。”
張益明大使強調,中國駐那密比亞使館将牢記使命,開拓更多宣傳平台,運用更多傳播方式,挖掘更多友好聲音,不斷提升講故事的能力,把中國故事講得越來越精彩,讓中國的聲音越來越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