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家庭關系的目标,自然是一件好事情。這可以幫助人認識自己,甄别感情和軀體的活性,并找到一位伴侶,一個真正适合自己的伴侶。然而,關于愛情生活,制定一些特殊的要求,也會反複造成極其痛苦的後果,期望不斷落空,産生失敗感。
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提多大的要求為好,世界上沒有固定的原則,誰都可以放馬後炮,然而,在你目前所在的地方,營造一種祥和氣氛,則是得到幸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裡,來自美國各地的4位女士,分享她們在過去戀愛期間的感受,當時比現在年輕。期望與現實的差距,是實實在在的,是以,改變自己,确實是一件好事情。
當你知道找對了人,就沒有必要急于結婚
凱蒂,31歲,科羅拉多州,瑜伽和靈氣教練,說:“我年輕時,總是覺得戀愛了就要結婚,結婚後很快就要生一堆孩子,既膚淺也人性。我一直就有這個計劃。我與男朋友談了15年多,而且從在寄宿學校食堂一見面就知道他是我的人。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在去年夏天提出結婚。許多人問我為什麼時間這麼長。我想我的回答總是那句話—你都知道找對人了,還着什麼急?”

結婚後很快就要生一堆孩子
有很多東西比物質利益重要得多
凱蒂,28歲,康尼迪克州,保姆,說:“我确信與高中的心上人戀愛了,結了婚,有了一大家子人,房子寬敞,等等等等。現在回過頭來看,感覺自己太無知了。原計劃20多歲,大學畢業才結婚,但高中時就生兒子了,事情變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是一個人,但感覺孤獨。而今一直在拍拖,大量的拍拖。約會拍拖,社交拍拖,盲拍拖,甚至公開試鏡!”
“每一個關系都教會了我更多的東西,在男朋友那裡,我想要什麼,我需要什麼,而最重要的是,我應該得到什麼。年齡越大,物質的東西越不重要,比如男朋友開什麼車,穿什麼牌子的衣服。我是在觀察人際關系方面的内容,比如他對家人和朋友怎麼樣,他是否愛惜自己的身體,以及他的長期目标是什麼。我說話的時候,他有沒有在聽?”
觀察人際關系方面的内容
談過幾個朋友并不重要,無論多還是少
茱莉娅,31歲,紐約州,律師,說:“我總是覺得我會不止一次戀愛,從10幾歲一直到長大成人。談戀愛了,說明我已經長大了。結果呢,有一個談到19歲就結束了,後來還是和他談,到28歲結婚了。”
“戀愛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肯定自己會長進,卻隻是和同一個人談。我還以為在30多歲就要有子女,但如今30多了,卻清楚地覺得應該有所選擇,關于家庭要有自己的觀點。”
“我總以為所謂關系就是情侶關系,需要奉獻和努力。我們雙方都很獨立,互相挑戰,但也知道能夠得到對方無條件的支援。我對自己和夫妻充滿自信,在我們的前面,還有很多未知數和艱險,對這個事實,我也感到很惬意。”
知道能夠得到對方無條件的支援
不要被别人的理想所束縛
德安,38歲,德克薩斯州,噴茶沙龍老闆,說:“小時候,我經常看《唐娜·裡德秀》和《我愛露西》。我想象戴安娜王妃一樣,有一個盛大的皇家婚禮。我想做全日制母親,穿着長裙,戴着珠寶,操作真空吸塵器。”
“這是什麼想法?一個人,怎麼能夠帶着孩子擺弄吸塵器,時不時打掃下屋子,臉上一塵不染,頭發做得漂漂亮亮,裙子上面珠光寶氣,而又不讓裙子上沾了洗潔精?我發現這真不是我的夢想,而是在電視上看到的情景。”
“15歲時,在高中認識了男朋友,19歲懷了孕。一直沒有和(我女兒的)父親結婚,但是帶過3枚訂婚戒指。我22歲時,我們分手了。”
“現在情況變了—我的幸福不再依賴任何他人,隻靠自己。我第二次結婚了。丈夫是個教師,他還教我愛惜自己。我的婚禮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我想我也不會再結婚了!”
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