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nix作業系統之分區、LVM配置過程

在安裝類Unix作業系統時,分區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這一步說簡單也很簡單,按着提示一步步的分區->格式化就可以完成,由于現在的項目幾乎不會在硬碟的采購上出現瓶頸,是以很多項目可能直到硬體過保下線都不會用到LVM的動态擴容功能,是以在安裝OS時也不會專門研究LVM、PV、VG、LV等概念,因為我之後的項目畢竟主要是搞存儲了,是以最近研究了幾個文檔,總結一下在類unix系統時分區的一些事。

    在linux中對硬碟進行分區,格式化,挂載有兩種方法,在最初安裝OS時的圖形界面和後期擴容硬碟時的用指令行,先說一下相對麻煩的後者:

首先看一下上面的圖,在linux中輸入fdisk -l可以看到目前伺服器中安裝的硬碟資訊(lv是看不到的),/dev/sda是指的sda這塊硬碟安裝後的挂載路徑,類似的CD光牒是挂載在/dev/sr0和/dev/media上,後者是前者的一個軟連結,start end是扇區起始位置,blocks是塊大小,上圖是以kb計算的,ID指的是檔案系統的代号:83代表ext2/3,82代表swap,5是擴充分區,lvm是8e,raid是fd.

sda1~6代表的是目前sda的分區情況,分了6個區,例如sda1挂載在/,sd2挂載在/opt,這個在OS安裝時就可以完成,接下來說一下用指令行給sda再分兩個新的分區sda7和sda8,并配置為LVM的過程。

1)#fdisk /dev/sda,輸入大小和hex code[8e],8e是LVM類型分區的code,類似上面說的83代表ext2/3;

2) #partprobe,不用重新開機讓LVM分區立即生效;至此建立完成實體分區。

3)#pvcreat /dev/sda7,建立LVM的實體卷PV,按同樣方法建立sda8,然後用pvscan或pvdiaplay檢視。

4)#vgcreat   卷組名      實體卷

   #vgcreat  vg1   /dev/sda7 /dev/sda8,用之前建立的兩個PV建立LVM的VG(也可以用一個PV建立),建立完成後用vgscan或vhdisplay來檢視。

5)#lvcreat -L 大小 卷組名 -n 邏輯卷名稱

   #lvcreat -L  5G    vg1  -n   lv1,用之前建立的vg建立一個5G的lv,至此lvm建立完畢,

隻有邏輯卷不能寫入資料,指令是無法單獨在邏輯卷上實作的,隻有在邏輯卷上建立檔案系統,使用者通過檔案系統才能對邏輯卷操作。

6) #mkfs.ext3 /dev/vg1/lv1     加檔案系統

   #mount -t ext3 /dev/vg1/lv1 /mnt 格式化lv并挂載在/mnt上,進到mnt下能看到;lost+found就算成功了。注意:lv用fdisk-l看是看不到的,用lvdisplay才能,參考下圖:

如果要從上面建立的vg1裡面再劃一個lv2出來,直接從lvcreat開始就可以了。一個硬碟支援的分區是15個,但是如果用vg分lv。就可以沒有數量限制。

總結一下lvm的配置過程:硬碟分區->建立pv->建立vg->建立lv->格式化挂載。

下面介紹lv的擴充方法:

例如上面劃分的lv1是5G,想要增加1G,步驟如下:

0)umount /mnt 先解除安裝

  #lvresize -L 絕對大小 對象

1)#lvresize -L 6G /dev/vg1/lv1

2)#e2fsck -f /dev/vg1/lv1 檢查資料塊是否損壞

3)#resize2fs /dev/vg1/lv1 确定大小,生效資料

4)#mount -t ext3 /dev/vg1/lv1 /mnt 重新挂載

至此lv的容量擴充完成,lv容量是基于vg容量來擴充的,如果要擴充vg容量,方法如下:

1)#pvcreate /dev/sda9 建立新的pv

2) #vgextend 卷組名 實體卷

   #vgextend  vg1   /dev/sd9 把sd9加入vg

3) #vgdisplay vg1 檢視

至此vg擴容完畢,删除lv、vg、pv和分區的方法如下,注意删除的順序:

1)#umount /mnt

2) #lvremove /dev/vg1/lv1 删除lv

3) #vgremove vg1   删除vg

4) #pvremove /dev/sda7 删除pv實體卷

5) #fdisk,command選d,patition number選8 删除分區

6)#partprobe 指令不重新開機生效

至此從建立分區到建立lv的所有内容消除。

建立raid也是可以用指令行來實作的,有空再補充吧,接下來說一下在安裝os時的lvm建立:

<a href="http://s3.51cto.com/wyfs02/M00/75/8C/wKiom1Y8FZnB4KRPAADRKzLR5uU501.jpg" target="_blank"></a>

如上圖,在前一步點了sda後會出現上圖,可以直接從sda中建立lvm.

如上圖,從sda2中建立pv,然後在上面的vg中繼續分區。其實在pv中分區和直接在sdax中分區意思是一樣的,差別就是lvm的擴充功能。

#fdisk -l隻能檢視實體裝置,不能檢視lv,如果要檢視lv,用lvdisplay,另外類似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0的df -h,/dev/mapper下面的其實都是映射關系,就是做了lvm和多路徑才會有/dev/mapper這種,可以去/dev/VoLGroup00下檢視檢視。

<a href="http://s5.51cto.com/wyfs02/M01/86/98/wKioL1fE-ubCcUsAAAJdCt1YcsY057.png" target="_blank"></a>

<a href="http://s4.51cto.com/wyfs02/M02/86/98/wKiom1fE-ueBNfp7AAGxo30Nhe0179.png" target="_blank"></a>

    本文轉自UVN2015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10851095/1710276,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