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9年主力軍撤退,留下36名傷員自行組建軍隊,後竟發展成一個軍

序言

大家傳統觀念裡對于軍隊的印象,都是覺得人數衆多,氣勢磅礴才夠壯闊。但是殊不知,抗日戰争時期,竟還有過一支僅僅由36名的帶傷戰士而組成的軍隊,

這支隊伍從竟然從一開始都是傷員後來逐漸變成了一個強大的隊伍,這個軍隊就是新四軍江南抗日義勇軍!

1939年主力軍撤退,留下36名傷員自行組建軍隊,後竟發展成一個軍

遇到坎坷

1939年9月,

國軍向奉命西退的江南抗日志願軍主力發起進攻。

那時,葉飛擔任軍隊政治部的主任。他在軍隊中上司第二路,從山的北側向敵人發起了反攻。

葉飛一馬當先沖向前線,但在半路被敵軍擊中,刹那間血流不止。葉飛

短暫休息了片刻,繼續和戰士們氣勢洶洶地沖向敵人。

然而,葉飛因失血太多而在中途暈倒,被送往停靠在陽澄湖上的小木船上醫治,條件非常簡陋。那時,我軍所有的醫療裝置都很差。葉飛被子彈射擊擊中,醫生無法順利取出在他體内的子彈。

幸運的是,

葉飛

有着過人的意志力和生命力,隻靠簡單的藥物,便成功活了下來。

和葉飛一同療傷的,一共有36人,但當時他們所在的江南地區已被敵人占領。即使傷員藏在不顯眼的蘆葦叢中,敵人也時常來搜查,他們防禦的武器僅僅隻有槍。

1939年主力軍撤退,留下36名傷員自行組建軍隊,後竟發展成一個軍

困境重生

傷兵們都統一在後方療養,如果在後方醫院被發現,後果将不堪設想,36名傷員中葉飛的職位是最高的。起初,葉飛組建了一支警衛隊伍。後來多方考量後,葉飛決定組建一支嶄新的隊伍,即

新四軍江南抗日志願軍。簡稱新江抗。

在向新四軍司令部提出建議時,也成立了這支隊伍來對抗當地的日軍和僞軍。但是提出這個建議的葉飛卻受了重傷,這支隊伍的司令員便由夏光擔任了。

新江抗的36人都在醫院負傷,武器僅僅有葉飛和衛兵手中的兩支手槍。無論從人員組成還是武器上看,他們都是一支處境不利的隊伍。在這樣的困境下,指揮員夏光竟然隻用了一年時間,把36人的新江抗逐漸發展到有了4個連!此後,新四軍的許多将領也加入了,這支弱小的軍隊越來越強大。

1939年主力軍撤退,留下36名傷員自行組建軍隊,後竟發展成一個軍

精銳之師

後來,新江抗已經發展到5000多人的規模。

這段時間,在江南,新江人一直在這裡對付敵人,多次粉碎了日僞軍隊的“掃蕩”。

皖南事變後,這名隊伍被改組為新四軍第18旅。在解放戰争期間,它被改組為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後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軍。恰巧的是,劉飛是軍隊的第一任上司人。

由36名傷員組成的小軍隊,在抗擊侵略者、保衛家園的鬥争中一步一步成長起來。他們直面對戰國軍,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努力和貢獻。這個團隊的發展是驚人的,

畢竟,它能夠在短短幾年時間裡把36人壯大成數千人,從兩部手槍逐漸成為兵多将廣的強大力量。他們是令人欽佩敬仰的精銳之師。

1939年主力軍撤退,留下36名傷員自行組建軍隊,後竟發展成一個軍

尾聲

事實上,新江抗的迅速擴大和當地人民百姓的幫助有着緊密的關系。回顧戰士們過往的經曆,深深體會到我軍每位将領和戰士的堅韌不拔和努力奮鬥的精神。

是無數戰士的努力,成就了現如今的幸福安定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