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雖然2021年還沒完全過去,但我們基本可以笃定,這會是中國品牌過去幾十年最出彩的一年。

根據乘聯會的統計資料,今年1-11月,中國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已經去到了40.8%,創下曆年來最高水準,比往年同期高出了足足5個多百分點。從今年年頭的38.5%,到第三季度的43%,再到10月、11月超過45%,這一态勢仿佛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品牌市占率“破半”的希望。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中國品牌之所有如此表現,當然不能排除宏觀因素的原因,但我更覺得其原因還在于他們在不斷挑戰自己,勇于打差異化的市場。

就好比,當外資品牌還在純電路線猶疑不決的時候,許多中國品牌紛紛耗費巨資,打造純電的專屬平台;當外資品牌還在試圖用48V這種弱混來降低油耗時,許多中國品牌就已經研發出混動專用的變速箱,大大降低油車的能耗水準;

即便是在傳統油車市場,哪怕是幾乎被外資品牌壟斷的十萬元轎車市場,中國品牌也在試圖做出一些不太一樣的東西,例如把普通的家轎做成年輕人喜歡的運動型家轎,或許我們可以把它們稱為“性能車”。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誰還沒有個性能車的夢想!?

這裡所說的性能車并不是說它們能像GTI、TYPE-R那樣妥妥地為賽道而生,而是它們能在家用車的基礎上給你一些駕駛樂趣,好讓原本枯燥無味的代步需求更新到能燃燒腎上腺激素的精神需求。最重要的是,它們的售價便宜,不會增加年輕人購車的負擔。

打造這種“性能風”還是有一定門檻的,畢竟能看中駕駛樂趣買車的,也不是一般消費者,許多都是車迷。也許也因為如此,是以走這一風格的車并不多,來來去去五根手指頭都能數過來——前者有影豹和名爵6,後者有思皓曜。

對于思皓曜,大家或許有些陌生,因為上市時間比較短——今年的成都車展才亮相,到廣州車展正式上市,售價9.88-13.48萬元,而且行事也比較低調,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絕對是運動型轎車市場上的一款誠意之作。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拿“正牌”的改裝車,

再也不怕交警查牌

我想大家和我一樣,買這個價位的“性能車”,圖的首先是它的樣子,尤其是像思皓曜這種低調中帶點霸氣的設計風格。

和影豹、名爵6那占據整個前臉的進氣格栅不同,思皓曜的前臉最顯眼的是四道左右貫穿的橫杠——能連接配接左右日間行車燈的LED燈帶、和車身同色的保護杠、有碳纖維紋路的裝飾條以及被染成紅色具有優化空氣動力學作用的前唇。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雖然思皓曜的整個前臉有四道杠“擋住”,但絲毫遮蓋不了它那張有如氣吞萬裡如虎的大嘴,讓這個前臉透露出一種若隐若現的霸氣,就像是末日戰士帶着重重的面具,隻留下一對帶着殺氣的眼睛讓你不寒而栗一樣。

官方稱這個前臉為“X型陣列劍鋒格栅配暗黑戰甲保杠造型”。這個名字,這樣的設計風格正中80、90後老男孩的下懷:活在那個年代的孩子,誰還沒有個機甲夢。不瞞你說,看到思皓曜的前臉,我第一時間就聯想到《機械戰警》裡的墨菲造型。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雖然思皓曜整體能給人一種低趴寬體的感覺,但它的高寬比其實并不低,去到了0.81,遠高于影豹的0.77和名爵的0.79。那思皓曜的低趴寬體的感覺是從哪裡來的呢?來到側面,也許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思皓曜采用了同級比較少見的源自轎跑的大溜背造型,車頂線過了B柱之後就開始急劇下滑。而大部分A級車的車頂線雖然過了B柱之後都會下滑,但基本上到了後排乘客的頭部才會有比較明顯的下滑趨勢,是以能清晰看到其三廂的造型。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轎跑車做成大溜背的造型是可以的,畢竟那些消費者看中的是它的駕駛性能,而不是後排的空間。可思皓曜不行,它的第一身份是家用車。為了確定後排的頭部空間,思皓曜隻能把車設計得高一些,甚至還要把後排車頂掏空,以確定家用車的實用性。

低趴寬體的感覺則交給設計來處理。

也正如你所見,它的前臉有四道顯眼的貫穿左右的橫杠,就連頭燈裡的五透鏡也呈一字型排開,目的就是拉寬整個前臉的的視覺效果;而側面除了有一條銳利的呈俯沖姿态的腰線外,還有一個18英寸的大輪毂,能很好地營造出整車的低趴效果。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18英寸的輪毂,思皓曜從11.88萬的配置開始做标配,即便最低配也有17英寸的輪毂——為了造型,思皓曜下了血本了。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掀背的後備箱,不僅能友善搬運大件物體,還能把轎跑的設計風格給帶出來,一舉兩得。

除了整體感覺外,思皓曜在細節處也給你滿滿的“性能風”:原廠定制的運動套件、360度導流包圍、旋葉尾翼……這些套件不是樣子貨,還真能起到一定的空氣動力學作用——思皓曜整車風阻系數能達到0.26。

最重要的是,思皓曜在賽道模式下還能給到你原廠的排氣聲浪,從視覺和聽覺上給你全方位的性能體驗。可以說,思皓曜已經沒留給你太多的改裝空間,原廠車即改裝車,這一點,對于年輕的消費者來說極其重要。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消費更新不一定是買更貴更豪華的車,也可以是買更個性的車。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後者才是最重要的,畢竟他們都想要與衆不同,都想成為街上最靓的仔,但無奈國内對改裝的管控甚為嚴格——即便沒被抓住,六年免檢的時候也免不了要拆除一切改裝件。如果新車原廠狀态下就能給到你改裝的味道,必然能省不少麻煩。

一腳油門下去,

你會發現它的不簡單

雖然上文我們花了很大篇幅在讨論思皓曜的樣子,但這并不意味着它是樣子貨,隻能說它的樣子實在是太出衆了。事實上,論性能,思皓曜也有許多殺手锏,其中最耀眼的,當屬其動力。

動力對于這些十來萬的運動型轎車來說不可謂不重要。畢竟買這些“性能車”的人不太可能經常下賽道,日常能感受到的最直接的操控快感就是油門。而動力就像存款,消費者可以不用,但一定要管夠。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而論發動機的輸出,在當下的十萬級轎車領域,思皓曜如果敢認第二,估計也沒人敢認第一了。

和這價位的大多數競品一樣,思皓曜采用的還是1.5T這一正常排量的發動機,不過它的最大功率能去到135kW,最大扭矩能去到300Nm,升功率和升扭矩分别達到了90kW/L和200Nm/L。這是什麼水準?

剛才我們提到了影豹和名爵6,這兩款的動力在同級中已經算是非常厲害了,但還是遜色于思皓曜。其中動力最強的名爵6,其最大功率133kW,最大扭矩285Nm,和思皓曜相比還是有不少差距。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如果把思皓曜放在合資來對比,其資料就更是出衆。例如有“買發動機送車”稱号的本田,其思域最強的1.5T,最大功率也才130kW,最大扭矩更是低至220Nm;大衆高爾夫用的1.4T,雖然排量和思皓曜不同,但轉化成升功率和升扭矩就能看出差距——78kW/L和173Nm/L。

當然,動力強不強,也不能光看發動機,還得看它和變速箱的比對究竟如何。這一次元,老實說很難直接量化,但還是能從兩個數字看出一些端倪來——“零百加速”和百公裡綜合油耗。

這兩者,思皓曜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其中“零百加速”時間隻需7.6秒,妥妥地跑赢大多數同級對手,例如8.6秒的高爾夫、8.6秒的思域、8.9秒的福克斯……可以看到,思皓曜雖然定位家用車,但已經追趕上小鋼炮的加速水準了。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在爆發出如此強勁動力的同時,思皓曜的百公裡綜合油耗僅為6.98L。這油耗水準究竟如何,我很難直接告訴你,因為它非常自信地采用了更貼近消費者實際使用情景的WLTC工況,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車型還隻是采用稍微離地的NEDC工況。但即便以NEDC工況來看,它的表現也不算差,畢竟名爵6也隻是6.2L/100km的水準嘛。

從最直接的加速表現來看,思皓曜絲毫不失“性能車”的身份,但在油耗方面,卻也有着家用車的經濟實惠,裡子和面子,思皓曜都能很好地滿足消費者。

武裝到牙齒的智能科技

其實,中國品牌最擅長的地方就是智能化方面的配置。如果要給思皓曜下個基調,我們大概可以說:在這些“性能車”中,思皓曜的智能化水準是數一數二的。

在智能駕駛方面,曜搭載了12顆超音波雷達、一顆前置毫米波雷達、兩顆内置BSD雷達和4顆車周高清攝像頭以及一個智能駕駛輔助攝像頭。武裝到牙齒的探測器讓曜具有了L2級駕駛輔助的能力,LDW、LKA、BSD、ACC、AEB、RCW、RCW、APA等功能根本不在話下。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不可否認,以上許多功能,許多同級競品都有,畢竟現在L2級駕駛輔助系統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但是在十萬元的價位找到APA全自動泊車功能還是蠻難的,因為它對裝置的要求比較高,需要360°,甚至是540°的環繞感覺,故而需要的成本也比較高。

也憑借着超強感覺能力,思皓曜可以在暴雨、黑夜、斜坡、窄道等苛刻場景停車,讓老司機也覺得為難的場景變成輕而易舉的事情。

在智能座艙方面,思皓曜也沒有虧待消費者:科大訊飛3.X版本智能語音互動系統、實時線上地圖、線上音樂、線上視訊、華為智能生态雲、64色氛圍燈、無線充電、CSS兒童監測、遠端控制……思皓曜一一俱全,最重要的是,它還配了市面上少有的全場景數字鑰匙,無論是手機、還是NFC卡均可開啟。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不可否認,如今的汽車産業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要造出一款車來并不困難,故而這幾年也湧現出許多造車新勢力,但是要造出一款年輕人喜歡的車出來,不是那麼簡單,你不單要足夠好,而且還要比人家人好,造出人家不一樣的東西。

為了打造一款年輕人喜歡的産品出來,思皓做了大量的資料調研和深度接觸,用了整整15個月,走訪30個城市,和近500位精準使用者深入交流,最終才造出思皓曜今天的模樣。

有時候,所謂的誠意之作,不是看成本效益有多高,空間有多大,還得看他有多了解你。

光使用者調研就花了15個月,思皓曜是怎樣活成年輕人喜歡的樣子的?

文 | 大雄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

———— END ————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