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姑子酒後去大哥家鬧事,嫂子反手一巴掌,觀察員:打少了

有人說:“所謂愛情,不是害怕一個人孤獨,而是害怕兩個人在一起互相辜負。”

有多少夫妻,各自經曆了人生的苦,走到一起想互相取暖,結果卻被傷得更深,還各自委屈。

究其根源,都跟守不住界限有關,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在遇到問題時建立起來的,如果一發生沖突,兩人就互相指責,感情早晚分崩離析。

年過四旬的王女士,她拿出60萬幫再婚丈夫做生意,卻因為一床被子被小姑子暴打,丈夫還提出要賠償小姑子10萬,提起自己家的事情,她淚流滿面。

小姑子酒後去大哥家鬧事,嫂子反手一巴掌,觀察員:打少了

再婚夫妻不一心,一床被子鬧沖突

王女士的丈夫因病離世,為了兒子的成長,她一個人做生意,把兒子培養到大學。

在朋友介紹下,她認識了盧先生,盧先生也是喪偶,有2個女兒也已經讀大學,彼此都是踏實的人,決定重組家庭過日子。

剛結婚時,盧先生做生意需要錢,王女士東拼西湊拿出60萬給他,足以看出她的誠意,可就在日子越來越好的時候,沖突也出來了。

有次盧先生的女兒回家,感覺有點冷,想拿條被子,盧先生就從床上把自己的被子給了她。

晚上睡覺時,王女士問:“怎麼少了條被子呢?那條被子去哪兒了?”

如果盧先生直接說給女兒了,也不會有事情,偏偏他來了句:“我不知道啊。”

王女士就很奇怪,不自覺也提高了音量:“那被子在家還能長腿跑了?”

隔壁女兒聽到了,就過來說:“被子我用了。”

跟丈夫說話,讓王女士心裡有些氣,她順嘴就說:“那被子是能随便用的嗎?”她的本意,被子是貼身的,女兒不能用父親蓋過的被子,應該拿幹淨的,可女兒聽來,感覺好像自己連一床被子都不能用,她哭了。

小姑子酒後去大哥家鬧事,嫂子反手一巴掌,觀察員:打少了

看到女兒哭,王女士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趕緊跟女兒道歉,并解釋了心裡的想法,她以為事情可以過去,沒想到成為丈夫心頭的一根刺。

在王女士兒子定親時,需要買首飾,王女士拿着自己的項鍊去換,結果還差2000元,她打電話讓丈夫給自己送,丈夫卻說:“我身邊沒錢,你要用自己回家拿。”

這句話在王女士聽來特别紮心,她給丈夫拿60萬沒有猶豫過,兒子兒媳辦喜事,丈夫連2000都不願意給,她問丈夫到底什麼意思,根源還在被子上,丈夫的理由是:“我閨女蓋床被子都不行,我憑什麼給你兒子2000元?”

沖突的種子一旦種下,夫妻的心就有了距離。

“被子”的背後是分别心,也是二婚夫妻的痛點

在王女士的婚姻中,看起來他們是因為“一床被子”而起的沖突,其實根源在于有分别心。

不管王女士幫過丈夫多少,他在看到女兒受委屈的時候,就對妻子産生的反感。

其實他可以選擇溝通,告訴妻子自己的感受,兩人把心結解開,問題就化解了,偏偏他選擇了報複,你讓我女兒哭,我就讓你兒子難受,這樣的想法實在是沒格局。

更為過分的是,小姑子知道侄女受了委屈,有天喝多了跑來鬧事,到了王女士家樓下就開始破口大罵,言語不堪入耳,王女士下樓問到底怎麼回事,她居然把王女士推到牆邊暴打。

王女士給丈夫打電話,丈夫沒有責怪妹妹,而是跟她說:“你趕緊走,不要理她。”

可她能去哪兒?王女士跑回了自己家,并且報警處理,原以為妹妹酒醒後受到教育,會意識到自己的錯,沒想到第二天一早,妹妹又跑到門口大罵,王女士心裡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出來反手給了小姑子一巴掌。

小姑子酒後去大哥家鬧事,嫂子反手一巴掌,觀察員:打少了

小姑子不願意了,住到嫂子家幾個月不走,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費10萬元,問題來了,王女士該不該賠償這筆錢?

夫妻二人來到調解現場,王女士認為自己沒做錯什麼,是小姑子無理取鬧在先,她不會賠償。

而盧先生則認為,妻子畢竟打了妹妹,一家人以和為貴,對妹妹造成了傷害,這筆錢該賠,他願意拿出錢來。

聽了他們的經曆,觀察員直言不諱:“憑什麼給?嫂子打少了,就應該重重打兩巴掌,把小姑子打醒。”

不得不說,觀察員說得太對了,在這件事情中,最有問題的不是嫂子,也不是小姑子,而是丈夫盧先生,他骨頭軟,太沒有主見了。

小姑子酒後去大哥家鬧事,嫂子反手一巴掌,觀察員:打少了

首先,他喜歡遷怒,遇到問題不就事論事,反而把一個問題加到另一件事上,讓家庭沖突越來越大。

其次,姑嫂有沖突,作為男子要站在中間,守護好妻子不受傷,然後主持公道把沖突解開,而不是讓妻子走,縱容小姑子在家長期住,更是不對。

他不能明辨是非,又不敢擔起自己的責任,這是家庭沖突的根源,男人越軟弱,姑嫂之間的沖突越大,小姑子認為自己在幫大哥,嫂子覺得對方越界了,雙方都覺得委屈,根本不是用錢能擺平的。

學會共情,是每個夫妻需要學會的技能

很多二婚夫妻走不到最後,不是缺乏感情,而是不能共情。

首先,夫妻之間不僅要經濟互助,還要提供情緒價值。

從表面來看,王女士對丈夫投入很多,可依然沒能獲得對方的真情。

她是願意好好經營家庭的,但丈夫不能了解她,讓她内心充滿失望。

人生最難渡的劫,是心累。

長時間受到小姑子的誤解,如果不能把沖突解開,心裡會産生很多情緒,再加上生活瑣事,足以讓一個女人情緒崩潰。

一個好的丈夫,會給予妻子安全感,懂得給妻子排憂解難,讓妻子釋放出情緒壓力,而不是去計較誰對誰錯。

當情緒壓力釋放了,雙方就能心平氣和地溝通,問題才能更有效地解決。

小姑子酒後去大哥家鬧事,嫂子反手一巴掌,觀察員:打少了

其次,坦誠相待,需要先有一顆真誠的心。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

溝通,是夫妻化解沖突的方法,前提是雙方都要坦誠相待,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及時消化,好把問題轉移。

二婚家庭中很常見的是猜疑,彼此都有私心,又不肯說出來,導緻誤會越來越大。

既然選擇了對方,就該接納對方的孩子,孩子經曆過家庭的變故,更渴望愛和呵護,你對孩子真誠,孩子也會回饋給你愛。

與其躲躲藏藏,不如光明磊落。

小姑子酒後去大哥家鬧事,嫂子反手一巴掌,觀察員:打少了

把愛放在明面上,對雙方孩子一視同仁,少一些猜疑,自然就沒有了沖突。

至于小姑子來鬧事,自然是錯誤的,身為大哥,保護好妻子是自己的責任,應該明确提醒妹妹,要尊重嫂子,不能越界插入自己的家務事。

男人有了擔當,家裡的人自然不會越界,婚姻需要經營,不是打太極,姑嫂之間的沖突皆因男人而起,也需要由男人來化解。

對此你怎麼看?你覺得小姑子應該去娘家管嫂子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想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