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廈門,難得機會通路一些書店。因為計劃舊地重遊,是以主要在廈大周邊找了些書店。手機上用地圖一搜,興奮地找到一家曉風書屋,就在大學路上。大學路變化不大,但路邊的小店精緻了許多。當時在學校,除了正門口不遠處的“光合作用”書店之外,對其他書店印象并不深。大概是學校裡圖書館的書就夠我喝一壺的了,根本不會想到再去買書。沒想到在網絡購書已成普遍習慣的今天,思明區大學路仍然零星分布着一些舊書店,這些書店就像飽經風霜的老人一樣,固守着一方藤條密布,日影斑駁的舊時空。現在揀我那天邂逅的幾家書店說一說。

曉風書屋
曉風書屋是福建書店的老品牌了。福州廈門泉州三地的曉風多年前都曾關顧。在福州,倉山師大對面的曉風書屋和鼓屏路的曉風書屋是最有代表性的私營書店,曉風在福州撐了好多年,可謂壯烈。前幾年工作期間,為支援當時已傳岌岌可危,瀕臨倒閉的曉風,常讀的一本月刊《讀書》堅持在屏山曉風買,大概買了兩三年,書店終于還是撐不下去了。是以,對廈門的這家曉風書屋有一種莫名的感情,又在學校旁邊,便進去一探究竟。
看了許久,沒發現什麼想要的書。在店約半小時的光景,期間隻有另一人光顧,且掃了幾眼就離開了。而自己由于中途接到急電,隻好匆匆離去。路上瞄到有一家名為“小漁島”的書店,預備着下次來淘書,但也許是緣分天注定,很快又接到電話說是急事解決了,不必趕着前來。于是欣然折返,直奔“小漁島”。
小漁島書店
店裡謝絕拍照,是以隻拍了書店門首。店主是個中年男子,邊招呼客人邊在電腦上整理東西。我在店裡挑了幾本書,中途停在門外的共享單車(随時準備走,故沒鎖)就被“騷擾”了兩次。一次是城市保潔員,直接扛了放在不大的保潔車上直接拉走。店主趕緊提醒我,我連忙奔向店外取回已被“托運”了一段距離的車,連聲表示這車是停一小會兒,馬上就騎走的……
街道保潔員一邊嘟囔着說不要亂停車,一邊還是将車還了我。好不容易要回車,頓時感到廈門城市環境治理之嚴,平常城管部門應該是直接授意保潔員用“實際行動”杜絕亂停車。第二次是差點被一個遊客直接騎走。驚魂勿定之下,下了買書速戰速決的決心。了解到小漁島書店有一會員制度是充兩百元,部分書可打七五折,且可憑電話号碼店内借書一個月,一次兩本。我常住福州,廈門一年去不了兩次,但為了支援該書店,毅然購書200元辦了書店會員卡。
廈大西村
洪都舊書店
洪都舊書店位于大學路,離小漁島書店不遠,也是騎車路過偶然發現的。店不大,書基本上是胡亂堆放的,是以顯得很逼仄。店主是一對中年夫婦,約摸五十歲左右。撇進店内裡間發現不少外文舊書,主要是英文。我簡單地浏覽了一下,沒有想要的。但突然看到一本《 黃道周紀年著述書畫考》,品相頗佳,而且有作者的簽名,愛不釋手。因最近在臨摹黃道周的書法,并對這個來自本省漳州的福建人道德文章非常仰慕,這是福建人中不多的入了孔廟陪祀的學者型官員大咖。遂與店主夫婦讨價還價良久。
洪都舊書店網上書店
我拿起這套上下兩冊的書,問:“這書怎麼賣?”
“360元。”老闆娘回答。
我沒有接話,繼續尋别的書去。過了良久,才回來拿起這套書,說:老闆,能不能便宜點?
這時在店門口忙活的老闆說話了,“這是本好書,你很識貨。這本書是廈大教授那裡淘來的。你看,書還有作者的簽名……”
我說作者的簽名意義不大,何況這個作者也不是什麼名人。
老闆說:“這個可是廈大台灣研究所的所長,著名學者,這本書是他本人簽名送給他老師的,這套書品相上佳,早已絕版了,如今市面上已經非常罕見,而且賣得很貴,五六百七八百的都有。”他邊說邊拿起手機刷了起來,打開一些網絡書店上這本書的價格給我看。
我說這好比是廈門島内商品房的挂牌價吧,有價無市,這種沒有參考價值的。更何況我是沖着“黃道周”去的,作者簽名我并沒有興趣。
我問,不帶作者簽名的這套書有嗎?多少錢?
“有一套,不過不在這裡,在住處,而且價格就便宜30塊而已。”這時老闆娘插話了。
我并不表态,把書一擱,一邊顧左右而看其他書,一邊慢慢往門外移。
這時在門口好像急着要出門的老闆說話了:這樣吧,這套書看你這麼有誠意,就300塊給你吧,不能再低了,你如果要另一套沒簽名的,我們也馬上去拿,不過價格也差不多,隻便宜30塊。
我反複檢視這本書的品相細節,實在太愛黃道周了,難以抵擋其誘惑,最終還是“豪擲”300元将之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