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這個選題的靈感,還是來源于最近刷到的部落客Ins,有幾個很喜歡的部落客追了好幾年,但是最近忽然有一種感覺——看着有點累。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的确,每一個造型都特别美,每一張照片也都拍的很好看,但是,不自覺中竟被培養出來一種認知——好看的造型就是需要不停地換單品,以及——不用些裝置拍的照片,都有點不好意思發了。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記得之前我們盤部落客Reese Blutstein的時候,她說過“盡量在社交媒體重複搭配單品,因為不想給别人造成——‘時尚=物質’的印象”。

這裡不得不為部落客們說句話,作為時尚部落客這個特殊的職業,跟着時尚的趨勢走、身體力行示範衣服、包包、鞋在“普通人”(相較于明星和超模而言)的效果,不停變換形象,是她們工作的一部分,可以很好地在不同風格中切換自如,這也是專業的表現。

但是,内容和讀者,從來都是雙向的選擇。我們,是不是隻有時尚部落客這一類人可以看?

不是。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如果你想獲得一些“穩定的”時尚資訊,你還可以去看看這個圈子裡的另外一群人——時尚編輯們。

從她/他們那裡你可能看不到特别大跨度的變化,刺激比較少,但是會有一種讓你安心的力量。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當年超級喜歡的Kate Lanphear,風格非常穩定

你會發現,她們也是街拍裡的“熟客”,她們也都有青澀的“當年”,但從不會在風格上舉棋不定,是誰就是誰,過了十年,還是她。

穩定性是什麼?它可以展現在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穿衣打扮甚至是你社交平台的頭像上。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傳奇主編Diana Vreeland在她的辦公室

時尚圈也許是最沒有辦法講“穩定性”的圈子了,因為趨勢每季千變萬化,總是将視線看向新東西是這個圈子的慣性,但是編輯這一群人卻挺“分裂”的,他們的“分裂”在于,一方面要持續關注變化着的東西,另一方面卻需要非常穩定的東西去将其傳達給讀者,比如穩定的文字、穩定的知識儲備、穩定的媒體口吻等等,這些編輯時時刻刻都在端一個“變”與“不變”的天平。

是以,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年複一年的街拍裡那些時裝編輯們,身上總有“不變”的東西,比如: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Anna的發型、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Eva Chen的發色(她拍這個“車内靜物”也堅持了很多年)、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Sarah harris的發型(和發色),

又比如十幾年如一日,立刻能從人群中辨識出來的她們的穿衣風格: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Emmanuelle Alt的“YSL式中性”、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Christine Centenera的“50%sharp+50%中性”,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Taylor Tomasi 的圖案與色彩,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Julie Pelipas 的大廓形....

她們不會讓你覺得“面目全非”,她們彼此之間也都不是複制粘貼的。

即便身上有當季的流行款,你也能感受到這些流行被很好地揉進了她們的自體風格内、被自身消化了。換句話說,她們都有自己的“時尚免疫系統”,你要問風格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自己的時尚免疫系統。

今天這篇,從這些富有風格的時裝編輯裡面給大家挑出一個細細講——Jo Ellison。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愛丁堡大學曆史系碩士學位的她,2005年開始進入時尚行業,之前是英版《VOGUE》的專題總監。她寫的時尚文章,除了文筆細膩,因為學曆史帶來的深厚底蘊更讓她筆下的故事精彩動人;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Jo後來跳到了金融圈,在《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任職,但依舊是做時尚編輯,也是《金融時報》每周生活方式增刊《HOW TO SPEND IT》的副主編。

這個創立于上世紀1888年的報紙,一共就給過兩個人“時尚編輯”的title,這裡題外話一下,第一個獲得這個title的是Vanessa Friedman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也是一個有着“新聞氣質”的美麗女人。

說回來~~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有人說Jo Ellison是“全世最會穿通勤裝的女人”,也有人說她很擅長簡約進階的搭配,其實~你往下看看我們摘抄的Jo的采訪,你就知道她沒那麼多想法,她就是穿了自己覺得很舒服的衣服而已。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如果你也需要一個類似的範本幫你歸納總結一些穿衣思路,那接下來關于Jo的内容可以好好看: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比如,Jo的街拍最常見的單品是——本子,不是為了擺樣子,跑過多年時裝周的編輯可以告訴大家,在”全民手機時代“之前,編輯們都是手上拿着本子的。一來為了記錄看秀時印象深刻、值得推薦給讀者們的細節,二來會追着時裝周場外的達人們問她們身上的衣服都是什麼牌子(場外的日本編輯們往往是最忙碌的)。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而正因為有實實在在的需求,是以她對本子的使用是真實地,如果一樣物品你常常用,就會自然而然去關注它是否順手、是否全方位好用、有沒有更好的款式能選擇......慢慢地,屬于這一類産品的氣質也就形成了。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是以她的很多單品,無論是展示給大家的衣服,還是家裡她的用品,都有非常珍貴的“被使用的痕迹”。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而不是嶄新的、沒有歸屬感的物品。

你能從她使用的單品上看到一部分的她,用句大家流行講的話說“這東西一看就是她的”。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Jo這樣的單品有很多,比如大衣、針織衫、複古墨鏡......你也應該像她一樣,找找屬于自己的“招牌單品”。

咱們都不應該放棄對風格的尋求,但是永遠要記得底線是“像自己”。不要穿那些“不是你的衣服”,尤其不要因為“我看見xxx穿了”是以也去穿。模仿别人永遠沒有盡頭,但是“找到自己”你總會找到。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像Jo在采訪中說到過的“我不确定我有什麼風格,但從我記事起我就一直穿男裝。我從不穿半身裙,但有時我會穿連衣裙。”她的穿衣受英式風格的影響,她有自己的那一套“我穿xxx,我不穿xxx”,這其實更像一種訓練,在屬于你的範圍内你會逐漸變得熟練。而這種不可名狀的“爐火純青”,才是真正感染到别人的部分。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雖然整體Jo的搭配都是很實用的,但她也有英式時尚特有的古老與前衛mix&match的特點,這一點展現在她對鞋子的選擇上。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她的衣服往往是有迹可循,但是她很喜歡在鞋子上突破,是以她的搭配裡鞋子常常成為一個“變音”,讓人有一些“熟悉中的驚奇感覺”。

這句話也來自她的一次采訪:

有人問她“你是怎麼扛下來時裝周的?”

她的回答是:“天知道!!我不确定我是否曾經幸存下來。但我确實知道,經過大約兩天的努力,我已經筋疲力盡,看起來一團糟。如果我有什麼建議,那就是讓你的衣服保持模糊的色調,這樣你就可以将很多造型和相對較少的東西結合起來(我傾向于黑色、棕色和灰色)。”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咱們看那些都市劇、都市電影裡面,精英都愛穿黑色不是沒有道理的,繁忙如他/她們,要用最少的“裝備”應對最多的場合,「廣泛适用」是非常重要的,是以Jo口中“保持模糊的色調”,也是這個道理。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這也不是這個時代才有的,美國畫家歐姬芙也是Fashion Icon級别的女人,她一生都喜歡穿長裙,而且鐘愛黑白兩色。她說“對黑色的喜愛并不是一種偏愛,而是出于實用性的考慮,如果需要挑選各色衣服,那就沒有時間畫畫了。"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除了黑色之外,卡其色也是常見她穿的,卡其有一種“中立”的感覺,搭深、搭淺都可以,是個非常好脾氣的過渡色。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一個藏着點“老派”的人,是一定會喜歡棕色的,它也屬于那種“模糊的色調”,但是比其他的顔色都更帶着一點“Old fashion”,而且棕色是一個更溫柔的中性色。Jo會用一些花紋來搭配,比如蟒蛇紋的鞋、或者Gucci的老花~~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這就是比較經典的“Jo式搭配”,這幾件單品看起來就有N種排列組合的方式。如果是出差的話,帶這樣的衣服的确能被反複利用。不會辛辛苦苦背一件出門,但是隻穿一次的那種~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灰色也是Jo提到的顔色,是以這些所謂的“基礎色”也并不是老生常談。之是以成為經典,一定是因為它能夠解決問題。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其實抛開衣服不說,我們更想讓你注意到的,是她身上那種緊湊的節奏,這是表演不出來的。

也是想讓大家關注一下,衣服背後的東西,時尚趨勢是有局限性的,比如身材、長相,年齡,工作環境等等都有可能阻礙你實際應用某一種趨勢,但是時尚的精神沒有,它的傳播可以更遠、更久。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我們也希望大家可以去多多了解時尚部落客之外的其他圈中人,這個圈子和電影圈一樣,有人在幕前、有人在幕後,而在幕前的人隻是其中一個角色,并不是全部。畢竟,即便在這被人無限诟病的“浮躁的時尚圈”,真正在流通的“貨币”是内容,不是誰的一場作秀,而Editor is editor,bloger is bloger。

最後的最後,是希望能夠幫助你們打消一些焦慮,不一定什麼潮流都要、沒有買到新包、新鞋也沒有什麼的,你就安安靜靜穿自己的衣服,挺好的。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網絡\侵删

撰文:Teresa Zhao

視覺設計:阿拉蕾

海報時尚

海報日簽:

和時尚部落客們相比,時裝編輯們基本就沒有換過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