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中人:在防護服裡落淚的社群書記

“疫”中人:在防護服裡落淚的社群書記

韓曉雯(左一)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 臧辰庚 攝

中新網杭州12月21日電(錢晨菲)“對不起,我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面對記者的鏡頭,連日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韓曉雯“破防”了,穿着防護服的她潸然淚下。

韓曉雯是杭州市拱墅區潮鳴街道艮山門社群黨委書記。此前接疾控中心指令,潮鳴街道從12月9日起,按疾控劃定封閉區域對永康苑小區落實管控舉措。

“書記,我們什麼時候做核酸”“家裡的藥吃完了怎麼辦”“小區會管控到什麼時候”……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有問題找社群書記”成為了居民的“第一反應”。

“疫”中人:在防護服裡落淚的社群書記

小區居民接受核酸檢測。 錢晨菲 攝

“每天從早到晚,電話、資訊不斷,為了友善接電話,我把手機密碼都關了,省去了解鎖的時間。”韓曉雯說,居民們咨詢最多的就是隔離措施。為此,小區還臨時組建了聯絡群,盡可能及時地答疑解惑。“大家的需求五花八門,放在平時可能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小事,但一放到封閉的環境裡,就很困難甚至難以完成。居民出不去,焦急的心情可以了解,是以我們盡量多跑跑。”

“疫”中人:在防護服裡落淚的社群書記

醫護人員收到小朋友的畫。 錢晨菲 攝

據了解,永康苑此次共對14幢、724戶實施管控,其中包括不少租戶和老人。包括韓曉雯在内的5位社群從業人員成為了保障居民生活所需的“大管家”。

“光是給居民們拿快遞、送外賣、送藥,我們一天就要走近兩萬步。”韓曉雯說,每天從早上8點穿上防護服進入小區後,一般要忙碌到晚上8、9點,期間僅有中午的半小時可以脫下防護服短暫休息。“我擔心會浪費防護服,一天也就早晚喝些水,以免白天想上廁所。”

雖然盡力滿足着居民的需求,但仍有些難事讓韓曉雯感到“内疚”。“小區内有位居民的父親在醫院,需要他去簽字手術,我非常想幫他,但我沒有辦法,隻能聯系老家的親戚過來照顧……”韓曉雯哽咽道,“我的父親也在醫院住院,不能陪在他身邊照顧,作為女兒我也很自責……”

被問及面對繁雜的工作是否感到辛苦時,重新收拾情緒的韓曉雯逐漸冷靜下來,“辦法總比困難多,不是我一個人在‘戰鬥’。”

“疫”中人:在防護服裡落淚的社群書記

實施管控的永康苑。 錢晨菲 攝

其介紹,小區實施管控後,大家都散發着各自的“光亮”:距離管控崗亭僅5米遠的水果店老闆張躍連續多天給值守的民警、志願者送來了水果;“00後”的男裝批發店店長黃庠涵主動“捐”出自己的店鋪,給防疫工作充當臨時倉庫,友善醫護人員休息、拿取物資;小區内的生活垃圾轉駁員堅持一日三次清運垃圾,臨時在小區内“安了家”……

“防疫光靠街道、社群的努力遠遠不夠,需要大家的參與。是以我們很感謝大家的了解和支援,沒有健康這個‘1’,後面再多的‘0’都沒有用。”韓曉雯說,“這幾輪全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杭州也轉入常态化防控階段,開始出現零新增,這些都是好消息,堅持就是勝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