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可以在學習以外的地方擁有一技之長,好讓孩子在未來除了學習成績還可以有其他的引以為傲的地方,或是為了興趣培養,又或者是為了孩子課外生活的樂趣。總是很多的父母為孩子報了不少藝術類的興趣班,男孩子像是籃球足球、吉他鋼琴。女孩子像是遊泳舞蹈、繪畫音樂。總是在興趣培養方面操了不少的心。
但有的時候天不遂人願,很多孩子學的好好的,有的甚至學習了很長一段時間,還沒等變成翹楚,也不是學的不怎樣,可就是放棄了不再堅持。這讓一些做家長的很是難受,興趣班的錢花了不少不說,辛辛苦苦培養的興趣不繼續下去了,再學新的?又要花錢,又要從基礎學起,以前學的都用不上了,這是因為什麼呢?

首先的問題就要考慮到孩子自身是否喜歡這個興趣的問題,因為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年齡越小,可以進步的空間就越大,是以在孩子沒辦法做出自我選擇的時候,就給他們報備了自己認為很好的興趣班,殊不知這是不是孩子喜歡的。初學的時候由于好奇,再加上年紀小自己的好惡還不是很清楚,是以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家長眼中還是一個專心學習特長的乖寶寶。而當孩子長大一些,接觸的事物多了,對自己的喜好和興趣有了自己的判斷,這個時候如果家長給選的興趣班不是自己喜歡的,就會選擇放棄,就算聽話的孩子,即使沒有選擇放棄學習,也因為失去了興趣,在特長學習上變得平平淡淡,失掉了上進心。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對于孩子的興趣培養不可操之過早,即使想要讓孩子早早接觸,也最好把能夠選擇的興趣班都讓孩子接觸上個一兩節課,從中讓孩子自己選擇最有興趣的去學習。
其次就是孩子對自己的“天賦”産生了懷疑,要知道,人比人氣死人,有的人天生就對一些事物敏感,興趣方面也是一樣,就像在學校中,哪怕都是努力的孩子,學習成績也是有高有低,在興趣班中也是一樣,孩子會遇到比自己學的好學的快的人,在自己的成績低落和他人的成績提高的時候,不免會受到打擊,進而生出放棄的念頭。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進行背後的支援與引導,多多的鼓勵,才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多多稱贊孩子,孩子比賽的時候高聲的打氣加油。但要注意不要給孩子樹立過高的目标,遙不可及的高峰是會讓孩子生出無法攀登的信心的,當然這點用在學習方面同樣适用。
最後就是多給孩子展示的機會。很多孩子在學習特長的時候會産生迷惘的心情,他們不懂得自己學的這些是為了什麼,因為他們的年紀不懂得什麼叫做“一技之長”,他們隻會看到眼前,看到自己學習的東西無處施展,而産生的不想繼續的想法。這就要我們身為父母的多給孩子制造可以展示的機會,如果是音樂唱歌,就多多地讓孩子在長輩面前表演;如果是畫畫書法就讓孩子來裝飾自己的家;如果是體育特長就常常給孩子報一些比賽讓他去拿獎。當孩子的特長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那麼他們會對興趣的培養有更大的興趣,有前進的方向。
這裡是育孩有道,關注我,第一時間看到我分享的育兒經驗與孩子教育知識。歡迎大家轉發、點贊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