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淺讀作者:陳胖子
“地域黑”一詞在百度百科上是這樣解釋的:比如我們在浏覽新聞、微網誌、貼吧、論壇社群等隻要涉及到某個地區、省份、城市,總會有人留言評論說“××地方的人就是不好”,“我就讨厭××地方的人”,更有甚者會展開更加瘋狂極端的辱罵,有的還會以标簽來定義某個省份。

縱觀中國曆史五千年,關于以地域劃分人群筆者私以為從古至今都是中國人骨子裡的一部分,要是當代社會,被“地域黑”最嚴重的莫過于河南,“河南偷井蓋”似乎都成為了河南人身上的标簽之一了,要說“地域黑”天下分十鬥,河南獨占八鬥一點都不過分。
其實筆者想跟大家說的是,河南其實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樣子。
河南是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最早在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生息和繁衍。中華五千年最早的夏朝就是在河南的廣袤的土地上建立起來的。如果說中原是華夏文明的中心,而河南則是中原乃至中國古代的心髒。曆史上,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北宋都曾把都城定在河南境内,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占了四個,分别為夏商故都鄭州、商都安陽、十三朝古都洛陽,和七朝古都開封。河南可以說是曆史文化名省。
再來說一說河南的文化,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河,即是黃河;洛,就是洛水。河洛地區,即中原腹地,主要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是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有“天中”之說。可以說河南的文化就是中華幾千年曆史的根,是無數中華兒女血液裡流淌着的本。
從古至今能成為首都之地的都是經濟繁榮之地,河南也不例外,從最早的夏朝開始,河南的經濟實力就是中國數一數二的,也延續了數千年,在北宋時期可以說是達到了巅峰,其他地區望塵莫及。
河南曆史上也出現了無數能人,例如讓秦國強大起來的商鞅,醫聖張仲景,文學家杜甫、韓韓愈,民族英雄嶽飛,農民領袖陳勝等,另外其實自古以來河南人在曆史上的形象頗為好評,在明朝的《廣志繹》中提到河南人樸質直爽,說話幾乎很少騙人,如果一旦說謊話被揭穿,就會大感臉紅汗顔而不再辯解。同時他們當地一個很好的風俗,一是親朋好友遇到熟人破産無以為生時,就會号召一幫人出錢幫他脫困;二是會定期邀請親朋好友AA制聚餐,而聚餐完後多餘的錢就交給組織活動者保管,不管以後誰家遇到喪葬之事,無力承擔時,則由組織者把積累的錢拿出來解決。
和如今的河南人的評價可謂相差甚多,其實筆者身邊接觸的許多河南朋友都是熱情好客,生活節儉,為人樸實,鄉土觀念很重。筆者也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這些年河南被“地域黑”如此嚴重,即使有一小部分河南人做了一些負面的事情,但是也不能管中窺豹,就給所有的河南人貼上如此的标簽,畢竟每個省份的人裡都會有老鼠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