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遠有多遠?電影用長度告訴你

永遠有多遠?電影用長度告訴你

(電影《賽德克·巴萊》劇照)

本來呢,世界上最長的電影是丹麥的《現代文明永不消逝》,這部科幻片花了 240 個小時呈現了一棟建築廢墟的變化過程,2011 年的赫爾辛基現代藝術節用了十多天才把它放映完。

不過,有個牛逼閃閃的瑞典人安德斯·韋博格決定要重新整理這項紀錄,他要拍一部更長的電影:720 個小時!這部名為《氛圍》的影片在幾個月前已經釋出了 72 分鐘的先行預告片。按計劃,兩年後會釋出正式預告片,時長是 7 小時 20 分鐘;到 2018 年則會釋出終極預告片,時長是逆天的 72 小時。這基本相當于看完 6 部《星球大戰》、5 部《蝙蝠俠》、3 部《魔戒》、8 部《哈利波特》的電影馬拉松之後,再好好睡上一覺。

很久很久以前的 1987 年,世界上最長的電影是美國的《失眠治療法》,全長 87 小時,影片幾乎沒有任何情節,從頭到尾就是一個藝術家在三天半的時間裡朗誦他的冗長的詩歌。更早之前的1970 年,英國人也拍了一部 48 小時的電影,名字非常幹脆:《世界上最長最無聊的電影》。

導演的世界,不懂你就别猜啊。

比如,菲律賓就有一位遺世獨立的導演 Lav Diaz,他對時間似乎總有着超乎常人的感覺,因為他拍的電影都特别特别長,真的特别特别長——

2001 年,《魂斷城西》,315 分鐘;

2005 年,《一個菲律賓家庭的進化》,647 分鐘;

2006 年,《耶利米啟示錄》,540 分鐘;

2008 年,《憂郁症》,450 分鐘;

去年的時候,Lav Diaz 拍了大概是有生以來最短的電影《曆史的終結》,時長 250 分鐘。

永遠有多遠?電影用長度告訴你

(《曆史的終結》劇照)

Lav Diaz 今年的新片是 338 分鐘的 Mula sa Kung Ano ang Noon。今年 56 歲的 Lav Diaz 是很多國際電影節的寵兒,他本人也拿了很多獎。是以,大概也隻有在電影節上才能看到他的大作吧。或許,能走進影院且成為經典的長片,實屬難得,比如 238 分鐘的《亂世佳人》、212 分鐘的《賓虛》、216 分鐘的《阿拉伯的勞倫斯》、243 分鐘的《埃及豔後》。

一直以來,影史就為超長拍保留了它們應有的位置。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十部電影。

永遠有多遠?電影用長度告訴你

1,《 玩家馬布斯博士》(1922 年,德國,297 分鐘)

導演:Fritz Lang

人們總是喜歡用“預言”之類的字眼來形容某部作品的先見之明,而這種形容也适用于《玩家馬布斯博士》。電影劇情描寫的是在上世紀初的德國,一個精通心理學的犯罪天才馬布斯博士,利用各種技倆,包括催眠、易容、賭博等,把受害人完全操控于股掌之中。電影上映後的第二年,也就是 1923 年,希特勒在慕尼黑發動啤酒館暴動,盡管政變未遂,但這是希特勒奪取政權的第一次嘗試。

11 年後的 1933 年,導演拍攝了續集《馬布斯博士的遺囑》,馬布斯被抓到精神病院,但依然口出狂言、發号施令,甚至直到他死後,外面仍有人執行他的指令……影片對希特勒的納粹統治影射非常明顯,是以,當時負責宣傳的戈培爾禁止影片在國内上映。身為猶太人的導演 Fritz Lang 也在這一年和妻子離婚,開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Fritz Lang 在1958 年傳回德國,并于 1961 年拍攝了《馬布斯博士一千隻眼睛》。

永遠有多遠?電影用長度告訴你

2,《人間的條件》(1959 年,日本,579 分鐘)

導演:小林正樹

小林正樹是二戰後日本最偉大的電影導演之一,他的史詩巨作《人間的條件》,以 1943 年的中國東北(滿洲)為背景,講述了在太平洋戰争後期,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男主角梶,為人道主義而苦鬥終生的故事。影片共分六部,是日本反戰電影的代表作之一。

永遠有多遠?電影用長度告訴你

3,《戰争與和平》(1968 年,蘇聯,427 分鐘)

導演:Sergei Bondarchuk

這是一部氣勢磅礴、波瀾壯闊的鴻篇巨制,在蘇聯電影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還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别忘了,那可是冷戰時期呀)。電影基本忠實于托爾斯泰的原著,再現了俄法戰争期間俄羅斯廣袤大地的曆史畫卷。影片的拍攝甚至還得到了蘇聯軍方的大力協助,軍方為了讓片中的軍隊數量與實際戰役的參戰人數相同,征調了 12000 名臨時演員。

《戰争與和平》在 80 多個國家發行,但版本剪輯略有不同。

永遠有多遠?電影用長度告訴你

4,《出局》(1971 年,法國,773 分鐘)

導演:Jacques Rivette

這是法國新浪潮大師 Jacques Rivette 的罕見作品。就是因為太長了,法國廣播電視局拒絕了它的放映要求。1974 年,導演重新剪輯了一個 4 小時 20 分鐘的濃縮版《幽靈》(意思即這是原版的影子幽靈)才得以在巴黎公映,但公映範圍很小。影片根據巴爾紮克小說《十三人的故事》改編,時間背景則設定在 1968 年法國五月革命之後,法國社會氣氛一片萎靡。

永遠有多遠?電影用長度告訴你

5,《美國往事》(1984 年,美國,251 分鐘)

導演:Sergio Leone

這意大利導演 Sergio Leone 拍攝的“美國三部曲”之一,是指以美國近百年曆史為背景拍攝的三部著名電影,前兩部為《西部往事》和《革命往事》。《美國往事》以紐約的猶太社群為背景,講述了四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童年玩伴之間糾葛的恩怨情仇,是一部描寫友誼與對立、忠誠和背叛等人性沖突的黑幫史詩電影,時代背景跨越經濟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等美國史上的重要大事。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部經典,而圍繞它的“幕後新聞”也是數不勝數,最著名的應該是導演為了籌備《美國往事》而婉拒了《教父》;最傷心的應該是影片在上映時,制片方不顧導演反對,擅自大刀闊斧,将影片狂縮至 139 分鐘,即後來為人诟病的“美國版”,Leone 用心良苦的普魯斯特式結構被生生剪成了“美國”猶在而“往事”難尋的單線直叙。本片在美國上映後評價低迷票房慘淡,導演 Sergio Leone 深受打擊,直到 1989 年辭世也未再拍片,《美國往事》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後一部電影。

永遠有多遠?電影用長度告訴你

6,《小杜麗》(1988 年,英國,357 分鐘)

導演:Christine Edzard

影片改編自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長篇小說《小杜麗》,分為上下兩部,每部約 3 個小時,上部講述了小杜麗一家因為無力償還債務而先後被投進監獄,下部則講述了他們家有錢之後的變化。編劇兼導演 Christine Edzard 再現了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不公。Edzard 曾是服裝設計師,是以她對視覺的細節要求非常苛刻,影片的整體視覺效果也令人眼前一亮。

永遠有多遠?電影用長度告訴你

7,《撒旦探戈》(1994 年,匈牙利,450 分鐘)

導演:Béla Tarr

Béla Tarr 是匈牙利最傑出的電影導演之一,而《撒旦探戈》則是他最有野心的作品,也是他長鏡頭美學達到極緻的完美展現。影片采用了“前六步後六步”的探戈舞步結構,穿插講述了匈牙利集體農莊解體後的村民尋求出路的故事。超乎尋常的長鏡頭、精準的場面排程勾勒出一幅幅詩一般的畫面:完全被泥沼與綿綿不絕的雨水隔絕的小鎮、牛群穿越廢墟般的小鎮、殘破斑駁的外牆與牛棚……每一個鏡頭單獨品味都足以稱得上是攝影史上的傑作,而這部電影總共有 62 萬幀。

永遠有多遠?電影用長度告訴你

8,《巴黎公社》(2000 年,法國,345 分鐘)

導演:Peter Watkins

沒人不知道巴黎公社吧?不過,英國導演 Peter Watkins 的這部電影是對“巴黎公社”的重新定義。他選的數百名演員大都沒有表演經驗,而他還鼓勵演員們直視攝影機,讓觀看電影的人會不由自主地感覺到電影中的人正在經曆一場集體催眠。總之,導演最後想表達的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曆史,都是适合當下傳播的曆史,而不是真實的曆史。

永遠有多遠?電影用長度告訴你

9,《秘境裡斯本》(2010 年,葡萄牙,272 分鐘)

導演:Raúl Ruiz

這部電影被看作是導演 Raúl Ruiz 自《追憶似水年華》之後最有野心的文學改編巨作(想想看,得是什麼人才能把《追憶似水年華》改編成電影啊)。《秘境裡斯本》改編自 19 世紀葡萄牙作家 Camilo Castelo Branco 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善妒的伯爵夫人、一個富商和一個年輕的孤兒遊曆于葡萄牙、法國、意大利和巴西,在這些地方他們遇到了各種神秘人士。

永遠有多遠?電影用長度告訴你

10,《賽德克·巴萊》(2011 年,中國台灣,276 分鐘)

導演:魏德聖

英雄史詩巨作。影片講述的是 1930 年,台灣在日本統治之下,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衆反抗日本政府而發動霧社事件的故事。片名“賽德克·巴萊”即出自賽德克族的語言,意為“真正的人”。魏德聖用了十二年時間來籌劃這部電影,跨國動員了兩萬多人參與影片的拍攝工作。為了籌錢,魏德聖甚至賣掉了房子。他說:“我就是想賭一把未來”。

本文為【娛言】原創/編譯,轉載請注明出處。

比純粹八卦深入一點

比純粹文藝有趣一點

微信:娛言(ID:here0yu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