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霍去病攻下4座城,取了4個名,2000年未改名并沿用至今,就在甘肅

在中國的曆史上,北方有一支遊牧民族,他們與華夏族同源,卻屢次侵犯我國邊境。這個民族就是我們熟知的匈奴。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公元16世紀,夏朝滅亡,這批逃往北方的後裔與當地的其他民族不斷融合發展成後來的匈奴部落。

霍去病攻下4座城,取了4個名,2000年未改名并沿用至今,就在甘肅

起初匈奴駐紮在離我們較遠的戈壁灘或者廣闊的大草原,多年以來兩族人民相安無事。但是由于北方氣候環境惡劣,他們常常居無定所,加上果蔬食物匮乏,匈奴人民隻能以牛羊肉和奶制品為食。到了公元3世紀,他們的部落國興盛以後這個民族就開始不安分了。

中原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是以人民生活安定,經濟繁榮,這些都是匈奴人一直夢寐以求的。是以他們一直不斷在北方邊境進行侵擾,為的就是掠奪這些資源。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漢朝第一次派出軍隊向匈奴發起進攻。

霍去病攻下4座城,取了4個名,2000年未改名并沿用至今,就在甘肅

此次率兵出征的将軍封号為車騎将軍,他就是西漢名将衛青,此戰直搗匈奴龍城,他率領的一路騎兵大獲勝利。在之後的十年間,衛青多次為國征戰,為漢武帝所敬重。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他評價道:“:直曲塞,廣河南,破祁連,通西國,靡北胡。”

而另一位抗匈名将霍去病則是衛青的外甥,霍去病生于建元元年(前140年),17歲時就深入敵營骁勇作戰,年僅24歲英年早逝,這和他常年出征環境艱苦勞累不無關系。他曾經在征戰中打下了四座城,分别為其取了4個名字,2000年未改名并沿用至今,這些城池就在甘肅。

霍去病攻下4座城,取了4個名,2000年未改名并沿用至今,就在甘肅

第一座是酒泉,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被任命為骠騎大将軍率兵出擊河西一帶,殲滅匈奴4萬餘人。戰争勝利後,他率領将士在城中飲酒慶祝,因皇上禦賜的酒不夠幾萬人馬喝,霍去病就将酒倒入泉水中讓全體将士分而飲之,故而這座城得“酒泉”之名。

第二座是武威,這座城池是和酒泉一同攻打下的,此前它被從稱為涼州。取名為“武威”是為了彰顯漢朝的武功軍威,雖然名字直白也沒有什麼深意,但是聽起來非常直白和霸氣,讓不少北方少數名字聞風喪膽。

霍去病攻下4座城,取了4個名,2000年未改名并沿用至今,就在甘肅

第三座是張掖,它的得名源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可見張掖是中原和西域之間的交通樞紐。曆史上它被霍去病攻打下後,發展迅速成為西北的一個繁華中心。《馬可波羅遊記》中曾對張掖給予很高的評價,城中不僅富庶,而且有着許多壯麗的寺廟。

最後一座是敦煌,聽到這個名字我們不禁會想到莫高窟,之是以會有後世莫高窟的修建也得益于霍去病對這座城市的收複。《史記·大宛列傳》中載:“敦,大也;煌,盛也。”可見他在為其取名時就對此地寄予厚望,後來敦煌也确實成了一個文化聖地,至今還有一大批學者駐紮在這片沙漠上守護着它。

霍去病攻下4座城,取了4個名,2000年未改名并沿用至今,就在甘肅

看完霍去病命名的這四座城市,是不是都很耳熟呢,它們沿用至今一直沒有改過名。從中也可以對霍去病此人的文化素養窺見一斑,他絕不是四肢發達而目不識丁之輩。事實上他早年就有自己的軍事戰略和思想,還寫過《琴歌》等詩作,實在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才。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去世後漢武帝大為悲痛,為其修建了一座狀似祁連山的墓以紀念他不朽的功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