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清的亡國之兆:在滅亡前出現了三件無法解釋的怪事

三連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曆史上的每個朝代都誕生在炮火之中,卻又在炮火之中消亡。清朝的發展史同樣脫離不開這樣的定律,滿人南下與明軍交戰,奈何明朝統治已經腐敗不堪,他們根本無法抵抗滿人的激烈進攻,是以明軍在炮火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園,而滿人奪取了中原,成為了神州大地上新的統治者。

清朝統治時期,出現了繁華的康乾盛世,那個時候的清朝受四方敬仰,孤傲卻又實力超群。可是“盛極必衰”這個道理清人并沒有懂得,在西方世界快速發展的時候,清朝卻閉門造車,直到最後隻能被迫投降。

清朝的滅亡不隻是朝代的更替,清朝的滅亡同樣也是時代的淘汰,封建制度在中國不再适用,人民對民主的渴望也越發強烈。清朝滅亡的原因并非無迹可尋,但是在清朝滅亡之際卻發生了很多看起來詭異并且無法解釋的事情。

大清的亡國之兆:在滅亡前出現了三件無法解釋的怪事

第一件:甲午戰争時期,平劇戲班詭異演出。

01

1894年,清政府與日本發生甲午戰争,在這場戰争中,旅順被日軍侵占。日軍入侵後,旅順整個地區都籠罩在一片灰暗之中,不論是清朝的官兵,還是普通的老百姓,無一不受日本人的侵害。

在一片凄厲的慘叫聲和悲痛的哭泣聲中,集仙茶樓裡卻傳出了悠然的平劇腔唱,還有熱鬧無比的鑼鼓敲擊聲。聽到這些聲音後,日軍很是驚奇,檢視之後才發現在集仙茶樓裡有一個平劇劇場,表演平劇的是一個有200多人的戲班,有将近一半的平劇演員是十幾歲的少年。

他們正井然有序地進行表演,而台下一個觀衆也沒有。雖然那些演員正在演出,但是他們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一個個的像是提線木偶般僵硬。日軍盤問後得知,這個戲班子是某些清朝官員請來演出的,在旅順淪陷後官員逃跑,這些人被留了下來。可是奇怪的是他們根本沒想過逃走,隻是一遍又一遍地在沒有觀衆的劇場裡機械的演出。

大清的亡國之兆:在滅亡前出現了三件無法解釋的怪事

第二件:湖北沙市的清朝官員對甲午戰争一無所知。

甲午中日戰争中,清軍落敗。日本派遣外交官員前去湖北沙市開設日本領事館,并确定領事館的選址事宜。當時日本派去交涉此事的日本官員叫做堀口,堀口到達武漢沙市之後,見到了一些清朝官員,并說明了他的來意。但是令人疑惑的是,他們沒有一個人知道他來這裡是要幹什麼的。堀口問他們是否知道甲午戰争,那些官員隻說“沒聽過”。

這個結果讓堀口非常吃驚,甲午戰争雖然沒有危及整個中國,但是也并不是一件小事,身為朝廷官員怎麼會沒有一點消息呢?實際上,清朝時期有專為官員設立的朝報等,但是那個時候的清朝已經沒落,地方官員早已失去了關心國家大事的興趣。

第三件:德軍用“一袋煙”的功夫占領日照縣。

之前日本通過甲午戰争逼迫清朝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後來又有德國強行侵占膠州灣。在占領膠州灣之後,德軍派遣一百多名士兵前往山東日照縣,去往日照的德國士兵人數并不多,但是他們卻在很短的時間内就将日照縣城侵占了。

在登陸日照縣城之前,德軍先是到達了石臼所灘頭,當時石臼所灘頭堆砌着高大的石牆,那裡的中國人平靜淡然地幹着自己手裡的活兒,即使看到了拿着槍杆的德軍也沒有一絲慌亂。德軍非常驚訝,沒想到中國人膽子這麼大。

大清的亡國之兆:在滅亡前出現了三件無法解釋的怪事

德軍的翻譯向日照百姓喊話,說如果他們可以下水将德國士兵背進縣城,他們就能夠得到一筆錢。聽到翻譯的話之後,很多日照百姓紛紛下水,果真背起了德國士兵。德軍這才知道,原來不是中國人不怕他們,而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面臨的是什麼。

在馮·法爾肯海因後來的回憶中,他說當時的德軍“是騎着中國人進入中國的”,他們(德軍)甚至不敢相信他們是在中國的領土上。

以上三個“詭異”的事件中,看似讓人難以了解,但是卻可以透露出當時的社會是如何的境況:戲子面對敵軍入侵,麻木而又無知;清朝官員無心國家大事,隻知道貪圖享樂;普通百姓愚昧封閉,甘當“帶路人”。這是清朝政府“閉關鎖國”導緻的,也是國人不思進取的結果,清朝的滅亡已經成了定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