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羅輯思維”欄目從優酷網站搬到得到APP并且變為每天幾分鐘的節目之後,我就很少收聽它了。某天,我打開得到APP,并且點開了“羅輯思維”的節目清單,發現有一期的标題包含了“人工智能”這幾個字。出于好奇,我收聽了這期幾分鐘的節目。在節目中,羅胖推薦了李開複老師的新書《人工智能》。一般說來,隻要是李開複老師的書,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這次也不例外。

在拿到新書之後,我幾乎一口氣将它讀完了,覺得本書雖然涉及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知識比較少,但很全面地為我們展示了人工智能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及我們在人工智能時代要如何學習。
關于本書作者李開複老師,我就不做過多的介紹了,大家應該不會感到陌生了。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本書各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人工智能來了”開始便闡明了一個事實:人工智能已經來了,而且它就在我們身邊,幾乎無處不在。就大家形影不離的手機來說,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是許多應用程式(APP)的核心驅動力了。人工智能在行業中的廣泛應用包括:智能助理、新聞推薦和新聞撰稿、機器視覺、AI藝術、新一代搜尋引擎、機器翻譯、自動駕駛、機器人等。那麼,人工智能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呢?目前比較準确的定義是這樣的:人工智能就是根據對環境的感覺,作出合理的行動,并獲得最大收益的計算機程式。
第二章“AI複興:深度學習+大資料=人工智能”首先引用了高德納咨詢公司推薦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幾乎每一項新興且成功的技術,在真正成熟之前,都要經曆先揚後抑的過程,并在波折起伏中通過積累和疊代,最終走向真正的繁榮、穩定和有序發展。深度學習對于人工智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在幾乎所有人工智能的技術領域大展身手。深度學習能夠大顯身手有兩個前提條件—強大的計算能力和高品質的大資料,也就是說,目前的深度學習主要是建立在大資料的基礎上的。鑒于此,有效、合法、合理地收集、利用、保護大資料,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人機大戰:AI真的會挑戰人類嗎?”首先從人工智能的技術的角度來分析AlphaGo,指出了它用的是AI領域應用非常普遍的算法:深度學習、蒙特卡洛算法和增強學習等。特定的科技如人工智能,在一段時間的加速發展後,會遇到某些難以逾越的技術瓶頸。大家可能覺得人工智能在目前已經很厲害了,但它在這七個領域還“稚嫩”得很:1)跨領域推理;2)抽象能力;3)知其然,也知其是以然;4)常識;5)自我意識;6)審美;7)情感。
第四章“AI時代:人類将如何變革?”首先指出:技術的未來必将與社會的未來、經濟的未來、文學藝術的未來、人類全球化的未來緊密聯系在一起。人工智能對人類工作的可能影響包括三種類型:1)人類某種工作被人工智能全部取代;2)人類某種工作被人工智能部分取代;3)人類某種工作轉變為新的工作形式。未來很多領域的很多工作都會轉變為新的工作機會,這些領域包括:自動駕駛、金融行業、醫療行業等。人工智能對人類最有意義的幫助之一就是促進醫療科技的發展,讓機器、算法和大資料為人類自身的健康服務,讓智慧醫療成為未來地球人抵禦疾病、延長壽命的核心科技。總之,人工智能将改變全世界各行各業的現有工作方式、商業模式,以及相關的經濟結構。
第五章“機遇來臨:AI先行的創新與創業”首先指出人工智能并不是一種全新的業務流程或全新的商業模式,而是對現有業務流程、商業模式的根本性改造。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業有五個前提條件:1)清晰的領域界限;2)閉環的、自動标注的資料;3)千萬級的資料量;4)超大規模的計算能力;5)頂尖的AI科學家。目前,人工智能産業發展面臨六大挑戰:1)前沿科研與産業實踐尚未緊密銜接;2)人才缺口巨大,人才結構失衡;3)資料孤島化和碎片化問題明顯;4)可複用和标準化的技術架構、平台、工具、服務尚未成熟;5)一些領域存在超前發展、盲目投資等問題;6)創業難度相對較高,早期創業團隊需要更多支援。具體到中國,它具備了人才儲備、行業需求、龐大市場、生态環境等許多極有利于人工智能發展的條件。
第六章“迎接未來:AI時代的教育和個人發展”提出了人工智能時代最核心、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包括:1)主動挑戰極限;2)從實踐中學習;3)關注啟發式教育,培養創造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4)互動式的線上學習将愈來愈重要;5)主動向機器學習;6)既學習人—人協作,也學習人—機協作;7)學習要追随興趣。在人工智能時代,程式化的、重複性的、僅靠記憶與練習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沒有價值的技能,幾乎一定可以由機器來完成;反之,那些最能展現人的綜合素質的技能,是人工智能時代最有價值,最值得培養、學習的技能。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要注重這幾個重要問題:1)個性化、定制化的教育該如何設計,如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如何評估定制化教育的效果?2)教育如何做到可持續化?最有效的再教育訓練和再教育體系是什麼?3)教育體系的設計必須更早、更充分地考慮全社會的公平性。針對每一個人來說,不斷提高自己,善于利用人類的特長,善于借助機器的能力,這将是未來社會裡各領域人才的必備特質。
全書隻有以上六個章節的内容,三百頁左右的篇幅,讀起來也非常的通俗易懂。通過本書,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對整個社會造成的沖擊,以及我們怎樣做來适應它給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所帶來的變化。不管你學習的是什麼專業,抑或是從事的什麼工作,我都推薦你仔細閱讀李開複老師的這本《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