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見識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我的四個月“創業”經曆

連續幾周的接近四十度的高溫席卷了山城,讓廣大的市民終于體驗了火爐的滋味。期待已久的降雨尚未來臨,白天的街道幾乎成了無人區,隻有在早上和晚上才會有人拿着蒲扇來回散步。在這樣一個驕陽似火的日子裡,我作下了人生中又一個重要的決定:離開春節之後才加入的工作僅四個月的初創公司,繼續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1.業務發展方向不明确

在我們剛加入公司的時候,上面的上司為我們配置設定了任務,說要主攻某某方向,我們随即挽起袖子準備開幹了。但不到一個月,上司又覺得另外的方向現在是熱門,要我們往那個方向走,之前的計劃就擱置了。如此這樣經常改變業務發展方向的事情經常發生,甚至有客人來參觀公司之後随便說的話都可能被上司拿來當作目前工作的中心。

創業公司剛成立的時候,确實可能沒有明确的發展方向,但當公司成立都有半年甚至快一年的時候,如果仍然沒有明确的發展方向,那就比較危險了。

2.不知道研發和科研的差別

大家都知道,我們在學校所做的科研是不考慮效益的,而且越是前沿的、還不是被社會廣泛接受的技術,研究起來就越有價值。簡單地說,科研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

研發是利用目前比較穩定的技術,快速地開發出産品,并以取得經濟效益為目的。簡單地說,研發是一個從1到N的過程。

在我們這個創業公司,有幾個上司是從高校出來的,他們又從高校招了幾個老師,總是讓他們寫課題申報書去向各級部門申請科研項目,同時又叫我們幾個從企業出來的人開發産品。這些上司總是認為研發産品就像搞科研一樣,隻要寫幾篇論文、搞幾個demo出來就行了。這也導緻了很多研發項目進度緩慢,甚至半途而廢。

3.攤子鋪得太大,多個項目并行開展

直到我們離開的時候,公司的研發中心也才十幾号人,但最多的時候有多達九個研發項目在并行開展。且不說我們每個研發人員不是超人,就算是超人,也不可能同時能夠應付那麼多的項目。上司總是聽說什麼東西做好了有前途(錢途),就讓我們開始做,根本不考慮項目實施的難度。

對于小的創業公司,就像是一個人一樣,精力是有限的,隻有專注于某一兩個項目才能夠将其做好做精,才能夠快速地推出産品。多項目并行的結果隻能是一些項目半途而廢,一些項目成果平平,很少有做得很好的。

4.太注重銷售而輕研發

由于老闆是做銷售出身的,是以在公司成立不久,就提出要将銷售團隊擴充到數十人。而對于研發,他幾乎是不聞不問,全權将其交給了研發總監,隻有想看成果的時候來問一下做得怎樣了。

對于一個技術公司,在公司初創的時候,如果沒有做出好的産品,那麼招聘再多的銷售人員、打再多的廣告都是沒有用的。一定要等公司做出了産品,銷售團隊的作用才能慢慢顯現,而不是先把銷售人員招聘起來等着産品開發出來。

5.員工福利差,空口承諾多

對于初創公司,在産品沒上市、公司沒盈利的時候,待遇差一點很正常,但基本的五險一金還得買,基本的團隊建設費用還得有。但是很遺憾,我們在公司待了四個月有餘,公司沒有組織過一次聚餐活動,我們連最低的公積金都沒有買,社保還是在入職三個月之後才買的。甚至,有段時間我們還聽說上司準備每個月隻給員工發不到一半的工資,等項目結束的時候再把剩下的工資補上,如果這個政策實施了,那麼研發中心的人可能要走光。

不僅待遇差,公司上司的空口承諾也很多。在我們去公司面試的時候,上司說在項目啟動的時候就會将項目預算總金額的百分之幾作為獎金發給研發人員,等項目結束的時候,隻要不虧損,又會将利潤的百分之多少發給研發人員。我們帶着這個美好的憧憬踏進了公司的大門,但沒想到的是,在完成了多個項目之後,我們沒有見到一分錢的獎金。公司上司還經常說,等公司盈利了,我們的待遇就會提升上去,這是在我們面前畫的更大的“餅”。

對于一個創業公司來說,很多人都是帶着美好的願望進去的,隻要發現現實是這麼的“殘酷”,那麼他們的工作熱情必然會受到相當大的打擊。

6.公司條條框框多

對于一個初創公司來說,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快速地開發出産品,其他什麼規章制度都是在公司發展的過程中慢慢形成的。但是,在我們入職不久,公司便開始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像什麼上班必須穿工裝、上下班必須打指紋、請假必須寫請假條等等。這在無形中束縛了員工的手腳,讓他們的内心感到非常的不爽。

在技術公司裡面,隻要不影響公司的正常運轉,那麼條條框框要越少越好。

7.上司層不和諧

古語雲“家和萬事興”,對于一個創業公司來說,上司層(或者說創業元老)和諧的話,公司的發展要順利很多。雖然對于高層的事情我們不是很了解,但在我們入職才兩個多月的時候,一個技術副院長便離職了,據說離職原因是被老闆扣了錢覺得不爽。同時,綜合部的主管換了好幾個,研發總監也說自己經常受委屈。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上司層不是那麼的和諧,這也影響了整個公司的工作氛圍。

8.不務實而務虛

對于一個初創公司,大家上下一心開發産品才是正道,但是,在我們這個公司,開發産品似乎是副業,而接待各級上司才是正業。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上司或參觀團莅臨“指導”,那個時候,大家可能就會放下自己手上的工作來做接待方面的事情。不是說接待上司不重要,但這至少不要影響日常的工作。

雖然我們隻待了短短四個月,但這類務虛的工作實在是太多了,難怪有同僚認為我們哪裡是在開發産品,而是在當“群衆演員”。

當然,現在所有的偉大公司都是從初創公司發展而來的,就像每個人都有缺點一樣,每個公司也有它的問題。當一個公司的優點多于缺點且這些缺點不足以影響公司的發展時,那麼這個公司就會正常發展,并有機會發展為大公司;而當一個初創公司在尚小的時候就緻命問題一大堆,那麼它成長壯大的機會就會比較渺茫了。雖然已經離開了公司,但畢竟在裡面工作了這麼好幾個月,我們還是希望公司能夠發現它的問題并及時解決,還是希望它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最後再聲明一下,本文中的觀點僅是個人的看法,并非針對某家公司,它們所引發的任何問題與本人無關。本人也謝絕就文中的任何觀點與任何專家讨論。

還有一件事要說明一下,以後任何非技術的文章都将優先發表在個人的公衆号裡面,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并支援!大家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即可關注。

見識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我的四個月“創業”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