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兩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的制式手槍,魯格P08手槍可謂聲名顯赫,以獨特的肘節式閉鎖機構、優美的外形和精良的做工俘獲了大批粉絲,在昔日戰場上是大兵們最心儀的戰利品,在今日收藏界也是各路買家競相追逐的珍貴藏品,國内軍迷對魯格P08的喜愛程度也絕不亞于任何一款手槍。其實,廣為熟知的魯格P08手槍隻是魯格槍械家族的一員而已,它還有很多近親版本,槍管長短不一,槍彈口徑各異,如今個個身價不菲,今天就跟各位聊聊魯格家族的故事。
■國内軍迷最熟悉的标準版魯格P08手槍,該槍也是魯格系列中産量最大的型号。
魯格家族的傳奇還要從雨果·博查特于1893年設計的博查特C93手槍說起,該槍在槍械發展史上也是赫赫有名,是半自動手槍的開山之作,采用肘節結構,但設計并不成熟,外形怪異,性能不佳,僅制造了3100支,銷量慘淡。博查特的東家DWM公司希望博查特能夠加以改進,但後者認為自己的作品已經十分完美,無需改進,而且态度強硬!無奈之下,DWM公司隻能找人接盤,從斯太爾曼利夏公司挖來了喬治·魯格,負責在C93手槍基礎上進行改進,這番操作最終造就了一代經典。
■骨骼精奇的博查特C93手槍,其結構布局非常影響射擊手感。
■槍械設計師雨果·博查特(左)和他的接盤俠格奧爾基·魯格(右)。
魯格對C93手槍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在保留槍管短後座自動方式的同時,将原來堆積在機匣後方的肘節機構整合到槍機結構中,調整了握把角度,不僅性能明顯改善,顔值更是飙升,于1900年推向市場,這就是魯格家族的第一位成員魯格M1900型手槍,發射7.65×21毫米魯格手槍彈,槍管長度120毫米,采用8發彈匣供彈,奠定了魯格系列手槍的經典造型,相比後來大名鼎鼎的P08手槍,魯格M1900型手槍的槍管較細,在握把背面有一個保險握片,此外槍機複進簧為S形片簧。魯格M1900型手槍問世後頗受歡迎,雖然沒有被德軍采用為制式裝備,卻有很多德國軍官自費購買作為配槍,還被瑞士軍隊選中作為制式手槍,美國軍械局也購買了1000支,可謂一鳴驚人。
■魯格家族的第一位成員魯格M1900型手槍,槍管較細,帶有握把保險。
在M1900型手槍基礎上,DWM公司還推出了一款魯格卡賓型,其槍管長度達到300毫米,在槍管下方加裝了護木,配有可拆卸木制槍托,安裝在握把後方,進而實作抵肩射擊,提高射程和射擊穩定性,不過這種卡賓型魯格隻用于商業用途,産量很少,如今已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在收藏市場上售價頗高。
■安裝槍托的魯格卡賓型,槍管長度300毫米。
■置于包裝盒内的魯格卡賓型及其附件,包括可拆卸槍托。
有了M1900型的成功,魯格再接再厲,繼續進行優化設計,于1902年推出魯格M1902型手槍,其最大的變化在于改為發射9×1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提高了威力,是魯格家族中第一個9毫米口徑型号,槍管長度縮短為100毫米,膛線數量由4條增加到6條,依然保留了握把保險和S型複進簧。口徑的修改為魯格手槍迎來了本國第一份正式的軍方訂單,1904年德國海軍采購9毫米口徑魯格手槍作為制式武器,但與M1902型不同,采用150毫米長槍管和兩檔可調式表尺,分别對應100米和200米射程,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仍有握把保險和S型複進簧,這款手槍被稱為海軍型魯格手槍或魯格P04型手槍。
■魯格家族中第一款9毫米口徑型号:魯格M1902型手槍。
■魯格P04海軍型手槍槍管長150毫米,發射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
■魯格P04海軍型手槍配發了單面木制槍套,一面為木制,一面為皮制,接駁後可以作為槍托使用。
■一戰時期裝備海軍型魯格手槍的德國海軍水兵。
赢得海軍訂單并未讓魯格感到滿足,繼續改良步伐,于1906年推出新改型,即魯格M1906型手槍,其改進之處在于将複進簧由強度較差、易于老化的S形片簧改為更為可靠耐用的螺旋彈簧。這一改進影響很大,以至于魯格M1906型也被稱為“新型魯格”,後續的各型魯格手槍也都沿用這項設計,而之前生産的魯格手槍也有不少接受改造,更換了複進簧。魯格M1906型有7.65毫米和9毫米兩種版本,其中7.65毫米型号再次被瑞士陸軍選為制式手槍,命名為M1900/06型手槍,後來在1929年又進一步改良為M06/29型手槍,一直服役到1949年。
■瑞士軍隊裝備的魯格M1906型手槍,發射7.65毫米槍彈。
1906-1907年間,美國軍方開始為新型制式手槍展開選型招标,基于美菲戰争的經驗美軍将新槍的口徑定為11.43毫米,以獲得更有效的停止作用。DMW公司和魯格團隊積極參與了競标,特意以M1906型為基礎改造了2支11.43毫米口徑樣槍,于1907年送往美國接受測試。由于美方提供的試驗槍彈存在缺陷,魯格對彈藥做了自行修改。魯格手槍通過了射擊測試,表現優良,美方也承認在某些方面頗有優勢,但認為魯格對彈藥的修改不符合規則。盡管美方希望DMW公司制造200支11.43毫米魯格手槍繼續參與競争,但高傲的德國人給予拒絕,直接退出。兩支樣槍并未返還德國人,其中1号樣槍下落不明,可能在測試中損毀,2号樣槍被私人收藏。後來有少量11.43毫米口徑的魯格手槍被制造出來,用于商業用途。
■參加1907年美軍手槍選型的柯爾特M1905型手槍和魯格1907型手槍。
■11.43毫米魯格1907型手槍的複制品,原品測試樣槍僅剩一支。
1908年,在經曆了多年的改進和等待後,魯格手槍終于得到了最大使用者德國陸軍的青睐,被列為德軍制式手槍,這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魯格P08型手槍。它綜合了之前各型魯格手槍的改進成果,采用100毫米槍管和9毫米口徑,最顯著的變化在于取消了握把保險。魯格P08型手槍性能出色,外形美觀,在一戰戰場上赢得了卓越的聲譽,僅在1914年至1918年就生産了200萬支,并一直服役到二戰時期,即使瓦爾特P38手槍問世後也未能完全取代其地位,生産持續到1943年。
■标準版魯格P08槍管長100毫米,全槍長220毫米,槍重890克,彈匣容量8發。
■二戰時期德軍兩大制式手槍魯格P08和瓦爾特P38。
■二戰時期使用魯格P08手槍進行射擊訓練的德國空軍軍官。
1913年,一款加長版魯格P08型手槍被德軍采用,因為主要供炮兵部隊作為自衛武器,是以被稱為“炮兵型”,其槍管長度達到200毫米,在安裝可拆卸式槍托(兼用為槍套)後可作為卡賓槍使用,其表尺分為8檔,最遠瞄準距離為800米,實際有效射程為200米。炮兵型魯格手槍比步槍更為輕便,半自動射擊方式也比栓動步槍更為迅速,是以在沖鋒槍出現前不失為一款相當優良的近距離自衛武器。為了進一步強化近戰火力,炮兵型魯格手槍還特意配發了32發蝸形彈鼓,後來這種供彈具也被應用在MP18沖鋒槍上。
■魯格P08炮兵型手槍與标準型P08手槍的對比。
■安裝了單面木制槍套作為槍托的魯格P08炮兵型手槍,安裝了32發蝸形彈鼓。
■一戰時期一隊德軍士兵手持炮兵型魯格手槍合影,注意其蝸形彈鼓。
上面僅羅列了魯格家族中比較重要和較為獨特的型号,其實即使同型号的魯格手槍之間也都會有細微的差别和生産工藝的改變。此外,除了德國和瑞士外,魯格手槍也廣泛出口到世界上許多國家,這些出口型魯格或多或少也都會有所變化。從1900年到1943年,魯格手槍的總産量高達300萬支,數量不可謂不多,但是由于其精良的做工和迷人的魅力,高産量絲毫沒有影響到魯格手槍的收藏價值,目前一支标準版魯格P08手槍的售價在3000~4000美元之間,而數量較少的早期型魯格或特殊改型價格都在數萬美元以上,而那支獨一無二的1907型11.43毫米魯格手槍估價已達100萬美元!
■一支售價90000美元的魯格P04海軍型手槍,折合人民币57萬元左右。
■一支售價22500美元的魯格卡賓型,折合人民币14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