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輸出東京奧運會真不行,吓得我回去補了鼓樓擊鼓表演壓驚

文化輸出東京奧運會真不行,吓得我回去補了鼓樓擊鼓表演壓驚

  東京奧運會的圖我實在不想放了,雖然“和尚”擊鼓算是裡面最正常的表演了。

  很多人表示看完東京奧運會,連狗都吓壞了,大家都趕快回來看北京奧運會洗眼睛。

  裡面最正常的傳統擊鼓表演我都覺得沒有曾經的鼓樓擊鼓表演有氣勢。

  然而說到底,日本的鼓文化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那這回咱們說說鼓樓吧。

  不僅是北京,西安和南京,天津很多古代大都市都有鼓樓的存在。鐘樓,鼓樓是一體的,是古代的報時系統。

  過去人們沒有手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時看看太陽的影子定時,晴天看日晷,陰天有漏刻,銅壺滴漏,佛教傳入之後還有燃香計時法,我們武俠小說裡看到的大約一炷香的功夫就是醬紫。是以在自鳴鐘傳入之前,古人計時沒有那麼精确。

  一天十二個時辰,一時辰是兩小時,日晷最小刻度約為今天的15分鐘,是以古人管15分鐘叫一刻或一刻鐘。

  說回鼓樓。

  鼓樓定更擊鼓,鐘樓打點報時。古代大城市都是遵循晨鐘暮鼓的作息方式。

  早上撞鐘讓大家起來工作,晚上敲鼓關城門,宵禁,淨街,大家都看過《長安十二時辰》,連盛唐都要宵禁,統治者為了安全管理等原因一直沿用此法,強大的王朝不宵禁的隻有宋朝了。

  這神奇的制度直到清朝末期,辛亥革命之後才徹底廢除。

  北京鐘樓,鼓樓建于1420年,和紫禁城,天壇是同齡建築。因為永樂遷都,這些都是基本的配套設施。

  擊鼓和敲鐘的方法類似。“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重複兩遍,共108下。

  108是個重要數字,佛家認為人有108個煩惱,新年撞鐘也要撞108下。而且從天時角度也可解釋這108聲,因為一年有12個月,24節氣,72個侯,相加也是108。

  說說很有氣勢的擊鼓表演,開放時的鼓樓每隔一小時都有擊鼓表演,然鵝要看着表演,就要先登鼓樓,這一直梯至少有70個大台階。石台階還都超大,稍不留神,便有可能咕噜噜地滾下來。

文化輸出東京奧運會真不行,吓得我回去補了鼓樓擊鼓表演壓驚

是以上面工作的人員真的很辛苦,上廁所還要上下這些台階,真的是不要多喝水啊。是以後來不知道啥原因,打鼓的小哥哥,小姐姐逐漸轉為大哥哥,大姐姐們,聽着這隆隆的鼓音,我也在想,每隔一小時聽這個,是不是耳朵都要聾了?古今報時人都不易啊。

文化輸出東京奧運會真不行,吓得我回去補了鼓樓擊鼓表演壓驚

主鼓高2.4米,群鼓高1.6米

登高是有回報的,内城不能有高樓建築,站在這裡,可以欣賞到景山的背影,還可以看到腳下的老北京胡同,感歎時光的變遷。

文化輸出東京奧運會真不行,吓得我回去補了鼓樓擊鼓表演壓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