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後的咒語》EA版遊民評測7.3分 兩面包夾之勢

作者:遊民星空

《最後的咒語》是Steam上新發售的一款像素風遊戲。它将Roguelike與戰棋的元素相結合,又引入了一些塔防要素,讓玩家可以建設基地,培養英雄,并擊退包圍城市的大群僵屍。這款遊戲現在正處于搶先體驗階段,但是已經擁有了相當詳實的内容,是值得嘗試的一部新作。

《最後的咒語》EA版遊民評測7.3分 兩面包夾之勢

當魔法遭到濫用,即将吞噬掉整個世界時,殘存下來的法師們試圖吟唱起“最後的咒語”,徹底将魔法從這個世界上抹去。而玩家需要做的,則是率領挺身而出的英雄們保衛他們。咒語需要十二天的時間,每一天的白晝,玩家都需要在廢墟上建造起城市,來為英雄們提供裝備與補給,而在夜晚對付逼近城市的僵屍群們。

《最後的咒語》EA版遊民評測7.3分 兩面包夾之勢

這時就來到了本作的戰棋部分。每回合開始,場地邊緣的紫霧裡都會重新整理出大批的僵屍,并逐漸靠近中心的魔法陣。最初僵屍們隻會從一個方向進攻,但幾天過後就會變成兩面包夾之勢,并在最終形成四面合圍。玩家在輪到自己回合時,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調遣英雄,将來犯的僵屍們全部打個粉碎,并讓時間再度回到白天。

《最後的咒語》EA版遊民評測7.3分 兩面包夾之勢

這些英雄們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隻要更換手上的武器,就能擁有不同的技能組。本作裡武器的花樣十分繁多,除去近戰、遠端、魔法的大類劃分之外,還有着單體、群體、控制、破甲等不同定位,讓每一種武器都顯得十分獨特。英雄們可以選擇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也可以“物法雙修”,右手拿重斧斬瓜切菜,右手持法球電閃雷鳴,而玩家還可以配置兩套武器并自由切換,讓英雄成為最多身兼四職的多面手。

《最後的咒語》EA版遊民評測7.3分 兩面包夾之勢

不過,在遊戲初始,英雄們隻有很少的武器可供選擇,隻有在擊殺僵屍,獲得并投入一定的“污穢精華”,或是達成特定成就之後,才可以解鎖本作的Roguelike内容。即便玩家的基地遭到摧毀,已經解鎖的建築、裝備類型也會繼承到後續的周目裡。而伴随着解鎖内容的增多,弩炮、投石機、陷阱等設施也将被投入使用,這分擔了英雄們的壓力,也讓遊戲中也帶有了更多的塔防要素。

《最後的咒語》EA版遊民評測7.3分 兩面包夾之勢

聽上去這種“種田打僵屍”的玩法似乎非常輕松惬意,但我實際遊玩的感受卻并非如此。

其中一個原因,是本作擁有着頗高的難度。來襲的僵屍每天動辄就有幾百隻,即便英雄們各個身懷絕技,在如此龐大的數量前也有心無力。更别提這些攻高血薄的英雄們一旦被包圍,很可能就會被一回合秒殺。而由于缺乏回複手段,英雄的血量與藍量會常常吃緊,導緻在屍潮面前無法使出全力。

《最後的咒語》EA版遊民評測7.3分 兩面包夾之勢

藥劑的回複量在屍潮面前微不足道

而且,相比市面上其它的Roguelike遊戲,本作裡玩家個人能力所能造成的影響也十分有限。解鎖項能夠給英雄們帶來數倍的強度提升,而在一個戰棋遊戲裡,玩家的政策幾乎無法彌補如此巨大的強度差距。在對标英雄們“最強形态”的僵屍面前,一個遊玩時長不足的玩家,再怎麼精心規劃行動,也難以在多個方向的包夾裡存活。在我通關的過程裡,我也從未有過“我變強了”的錯覺,而隻有“解鎖了這麼多東西終于能打赢BOSS了”的如釋重負。

《最後的咒語》EA版遊民評測7.3分 兩面包夾之勢

另一個原因,就是本作的流程實在過于拖沓漫長。在戰棋的操作模式下,用狹小的打擊範圍與有限的攻擊力消滅幾百隻僵屍,本來就讓戰鬥的節奏變得緩慢,而較高的難度、政策性,以及事前布設防禦設施的過程,更是延長了它的流程,以至于讓我感覺玩起來很疲勞。同時,本作的人物成長系統雖然十分豐富自由,但對于一個需要重複許多周目的Roguelike遊戲來說,總讓我感覺它顯得有些太過複雜,以至于拖慢了遊戲的程序。

《最後的咒語》EA版遊民評測7.3分 兩面包夾之勢

與制作組的上一部作品《客死文蘭》一樣,《最後的咒語》融合了許多經典要素,并為玩家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戰棋體驗。充實豐富的解鎖項與一定的政策深度,讓它能夠吸引玩家投入數十個小時而樂此不疲。不過它的難度較高,節奏略顯拖沓,過長的流程也容易使人感到疲勞。

《最後的咒語》EA版遊民評測7.3分 兩面包夾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