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國内外科技巨頭在醫療人工智能領域布局

醫療結合人工智能應用領域豐富,有不同分類方法,其中一種将具體應用場景按照診前、診中和診後的過程來劃分:診前的早期預測、疾病預防、健康管理;診中的輔助診斷,醫學圖像處理;診後的虛拟醫護助手、慢病管理、康複機器人等。其他領域包括藥物挖掘與研發、AI與VR醫療教學教育訓練、醫保控費等。

人工智能醫療

IBM的沃森俨然已走在世界前列。其優勢在于自然語言處理,核心能力是挖掘與分析非結構化資料。據東方證券分析,Watson 在醫療領域的商業戰略分為三個方面 :1、深度聚焦惡性良性腫瘤領域 ,并向其他領域擴充 ;2、通過收購擷取資料資源 ;3、通過合作擴充使用場景 ,輸出生态能力。

在惡性良性腫瘤領域,已形成成熟的産品形态,如Watson for Oncology。一方面,Watson 會給提供醫療資料的機構以經濟補償,另一方面,也會直接和醫院簽訂銷售合同,由醫院支付采購費用。IBM Watson未來将通過更多産品化落地實作收入增長,在國際化方面,以尋求當地強大的合作夥伴為主要推廣方式。

谷歌

谷歌是搜尋引擎的龍頭企業,擁有大資料檢索的核心技術,建立全球最大的資料庫系統。2015年8月,谷歌宣布設立母公司Alphabet。

其在AI的途徑主要是覆寫更多應用場景,比如延伸到智能家居、自動駕駛、機器人等領域,另外積累底層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更進階的深度學習算法,增強圖形識别和語音識别能力,對資訊進行更深層加工、處理。

谷歌在腎髒、眼科疾病等細分領域進展較快,同時Alphabet旗下有多家生物科技和醫療公司,未來将聚合形成規模效應。

Microsoft

2017年8月,微軟釋出年度報告,指出人工智能将成為重點項目。 去年9月,微軟宣布研發最新的機器學習項目名為Hanover,通過深度學習了解專業的醫學論文,幫助醫生預測對癌症患者最有效的藥物。另一個項目則是醫療放射領域的應用,人工智能手段分析癌症患者的惡性良性腫瘤CT掃描片。

與谷歌類似,微軟在人工智能的領域也不局限于醫療分支,在語音翻譯、知識圖譜等領域都有涉及。

百度

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大舉押注,已公布了Apollo和DuerOS兩大項目,分别涉及自動駕駛技術和語音對話助理系統。在醫療方面主要是2016年成立的百度醫療大腦項目,通過海量醫療資料、專業文獻的采集與分析進行人工智能化的産品設計,模拟醫生問診、與使用者多輪交流、反複驗證,最終給出建議;同時還在過程中收集、整理病人症狀描述,輔助完成問診。

曾任百度投資部負責人的湯和松曾言,百度的投資和并購,緊緊圍繞“戰略”,并不追逐财務型的投資。具體包括“對于核心業務的加強”、“生态系統的建立”、“外來布局”三方面。

阿裡

據報道,阿裡巴巴通過ET醫療大腦,強勢進入醫療AI領域,阿裡雲宣稱,自主開發的人工智能ET,“可在患者虛拟助理、醫學影像、精準醫療、藥效挖掘、新藥研發、健康管理等領域承擔醫生助手的角色”。

近日,由阿裡健康研發的醫療AI“Doctor You”,在北京萬裡雲醫學影像中心正式對外釋出,該系統包括臨床醫學科研診斷平台、醫療輔助檢測引擎、醫師能力教育訓練系統等。據悉,其正确識别肺結節的準确度達到90%以上。

騰訊

騰訊通過微信在挂号和支付環節及早切入醫療服務領域,在人工智能領域也積極探索。8月初,騰訊釋出首個人工智能醫學影像産品,稱為“覓影”,與國内不同醫療機構分别開展各種醫學AI項目,涵蓋食道癌早期篩查系統、肺結節檢測系統、輔助診療系統等,目前處于實驗階段。

朗銳慧康(www.lrioh.com)總結科技巨頭們的醫療人工智能“神器”,可大緻将其分為兩大陣營,智能診斷派和醫學影像識别派,分别為IBM、百度和谷歌、微軟、阿裡、騰訊,但不論是主攻一方還是兩者兼顧,都脫不離這兩大主流應用。實際上,智能診斷和醫學影像确實是目前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相對成熟的兩個領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