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試讀了一下《網際網路創業密碼》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首先很真實,剛從學校畢業那會兒,正是人生中覺得自己最牛b的時候,總想做些什麼來證明自己,特别是現在又處于最好的時代,網際網路給了一個人人平等的機會,創業的門檻變得很低,在這種背景下,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創業的念頭,有的人會迫不及待的開始,畢竟時機也是不等人的;有的人隻是一直在心裡想,想得越多,越來越恐懼叢生,最後給自己一個借口,讓自己心安理得的下台。其實無論結果怎樣,追尋内心才是最重要的,想想自己為什麼會有創業的念頭,如果這個念頭是自己主動産生的,那為什麼不去做呢?“四十歲前不要怕,四十歲後不要悔”,人生多錯幾次也無妨了。
“陳華最想做的一件事,是把夢想傳輸到自己的員工,甚至身邊的年輕人身上”
太贊成這句話了,其實創業根本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通過這本書,我也回想了我之前的創業經曆(雖然不是在網際網路行業,但是現在也沒有哪個行業能完全脫離網際網路了吧),我最開始覺得,在網際網路上創業,有技術、有使用者就什麼都OK了,不用去管其他的,把創業想象的太簡單,甚至我自己在做餐飲的時候,也認為隻要把味道做好,其他的什麼都不用管,但是在創業失敗之後,我才發現,不管是網際網路還是餐飲,技術(味道)OK了是萬萬不夠的,在此之外,還必須重視那些你不認為不太重要的,甚至這些才是最重要的,而要做好所有的事情,靠一個人是根本不可能的,最終得依靠團隊的力量,那用什麼才能讓團隊所有人有同樣的目标、動力、激情呢?就像在《高效能程式員的修煉》之書中所說: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就不要催着勞工們去收集木材,分派工作,發号施令。你應該教會他們的是對無邊無際大海的渴望。
——Antoine de Saint-Exupery
創業有密碼嗎?
對此書我覺得稍有遺憾的是,對如何找到正确的商業模式或者是提供建議之類的描述很少。陳華在第一次創業之前已經在業内出名了,技術方面也是顯而易見,所涉足的項目無不是有強大技術背景的,在這種情況下也經曆了多年的探索,既是産品上的成功,也是商業上的失敗,對大多數初創公司來說,剛開始出個産品比較容易,因為大家多是年輕人,年輕人最擅長“沖動”了,也會有很多點子,公司最後不是死在産品上,而是死在資金上,或是團隊内部不滿意現狀,自己把自己給淘汰掉了。但成功的條件卻更加苛刻,除了牛b的産品,雄厚的資金,要上市還需要明确的商業模式,而商業模式往往是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