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檸
今年3月8日,《新世紀福音戰士》(以下簡稱EVA)的新劇場版的最後一部《終》在日本上映,最終獲得票房102億日元,觀影人次669萬。至此,這場綿延26年的機甲科幻盛宴終于曲終人散,80後、90後的禦宅觀衆,跟随福音戰士完成了自己的青春儀式。
在日本動畫史上地位超然的《EVA》是1995年播出的26集電視動畫,初看是《機動戰士高達》類型的“人類+機甲末日”的科幻動畫,卻因為與日本社會的步調有着敏銳的“時代同步性”,是以成為反映當代日本的鏡像般的作品。
它講述的是2000年,人類的一次實驗失誤,引發南極災害,地球上過半的人死亡,這個末世災劫被稱為“第二次沖擊”,其影響波及了15年之後的2015年,地球上出現了一種“第二次沖擊”造成的怪物——一種巨大的機械入侵者,被稱為“使徒”。為了對抗“使徒”,人類研發出一種以駕駛機師的神經直接控制的機甲,這就是泛人型的決戰兵器“EVANGELION”,簡稱EVA。
14歲的少年碇真嗣在他擔任秘密機關NERV總司令的父親碇源堂的召喚下,被帶到了要塞都市“第三新東京市”,成為EVA初号機的機師,與同是14歲的兩位EVA号女機師——無口(沉默寡語)、無心(心理莫測)、無表情的“三無”少女,EVA零号機機師绫波麗,以及來自德國,以傲嬌外表掩飾内心自卑的二号機機師明日香——共同擔負起抵抗“使徒”的使命。
一個生性懦弱、被動、内向、膽小的男孩,就這樣被迫擔負起拯救世界和人類的使命,他的心态在崩潰和暴走間遊移,慢慢變得迷惘、厭世、封閉,精神狀态也影響到了機甲的狀态,由此引出了動畫評論家東浩紀筆下的“禦宅族”和“世界系”概念。
1
禦宅族和世界系
電視動畫《EVA》1995年播出時,日本社會正面臨着一系列的社會危機:經濟泡沫破滅、奧姆真理教地鐵沙林毒氣事件、阪神大地震……其間出現的宮崎勤殺人事件,使得媒體上的禦宅族形象,由于這個事件而被典型化。
禦宅族被視為人際關系及與人溝通出現了問題的人,他們沒法接近女性,是典型的失敗者。日本社會也是以掀起了反對禦宅族及動漫的一連串示威和聲讨行動,對動漫及同人界的限制及自我監察達到史無前例的程度。
《EVA》以具象化的方式将“禦宅族”的形象呈現在眼前:禦宅族觀衆看到碇真嗣的孤獨與逃避,以及三無(沉默寡言、無表情、無心理波動)少女绫波麗對真實世界的恐懼及自我意識的遊離,還有明日香的表面傲驕與内裡的脆弱,這些都是對人際關系薄弱、不擅表達感覺與情緒,又在心底渴望認同的禦宅族的自覺投射。由此,《EVA》就成了禦宅少年們認同的對象。
将碇真嗣作為“禦宅族”代言人和化身,很顯然是“禦宅世代論”第三代的庵野秀明的構思設想。于是,碇真嗣在動畫中的迷茫和彷徨,不斷尋求心靈中不同形象的自己,也就成為“禦宅族”與虛拟世界希望産生相應關系的寫照,大家都是在跌跌撞撞中迷失了自己又不斷地尋求自己(香港評論人湯祯兆語)。
動畫評論者海法紀光列指出,《EVA》中EVA機師迎戰的“使徒”的真身,其實就是禦宅族人際關系中最為懼怕的“他人”。“使徒”之是以用不同的外貌出現在碇真嗣等機師面前,隻不過因為新東京市(其實是碇真嗣心理的化身)的整體心靈封閉,出現了不能了解“他人”的情況。于是EVA機師迎戰“使徒”,便可以了解為禦宅族企圖接觸他人、了解他們的诠釋。
動畫第24集,碇真嗣和使徒渚薰的情誼更加表明,“使徒”作為他人的化身,竭力打開對手的絕對領域(AT力場),而絕對領域的另一個說法是“心之壁”,正是禦宅族眼中的他人與自我之間相隔的心壁。
東浩紀将《EVA》影響下的另一個概念概括為“世界系”。他對世界系的定義是:“主人公和戀愛對象的渺小且感情化的人際關系(你和我)”在不經過社會和中間項的狀态下,與“世界的危機”“世界末日”這些巨大存在論性質的故事進行直接聯系的想象力。
在新海誠的《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中,少年男女的戀愛比“世界末日”更為重要,在《天氣之子》中,少男少女對愛情的追求,使整個東京變為海洋也在所不惜。在《EVA》中,少男少女的心理意識得到了濃墨重彩的刻畫和描繪,他們心理的波動與世界的毀滅息息相關。
而在另一位動畫評論家宇野常寬看來,“世界系”作品的出現意味着這樣一種世界觀,主角将脫離社會和國家,把自我意識的情緒和範圍把握為世界本身。這裡的世界有兩層意思:整個世界,男主角能把握到的情緒範圍就是整個世界。像電視動畫版《EVA》的結尾,竟然棄劇情和拯救世界的大事于不顧,而沉溺于少年碇真嗣尋求自我的困惑、迷茫和獨白、呓語中,世界的毀滅與否不如少年自我的追尋來得重要。
宇野分析這種現象的背後成因,認為這正展現了上世紀90年代日本社會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這是一個人們對于社會意義上的自我實作信賴感最低下的時代,人們不再相信自我實作的辯證法,不再相信正常的成長故事,不再相信大人。最終的結果是:行為和身份的同一性不再結合,占據支配地位的思考方式,是将狀态作為身份的統一性,人隻想要牢牢保持住現存的東西,不再希望脫離給定的狀态去成長為其他東西,不再希望通過行動進行自我改造,在此人們追求的不是自我身份的結果,而是對自身形象的承認。對問題的解決方式,不再是通過行動改變狀況,而是想出能說服自己的理由。
電視動畫版《EVA》的結尾的處理在當時可謂石破天驚,引發了極大的社會反響,也引起一些觀衆和評論者的不滿,成為當時熱門的社會現象。實際上,這個意識流結尾是動畫人手不足的權宜之計,更是導演庵野秀明思考不通透情況下的“急就章”。
電視動畫版《EVA》播出後爆紅,庵野秀明卻對結尾耿耿于懷,決議重新開機整個系列。于是,1997年有了《死與新生》及《Air/真心為你》兩部《EVA》舊劇場版上映,隻不過同樣由于經費和藝術表達的原因,這兩部舊劇場版的結尾仍舊走不出專注于心理意識描繪的世界系窠臼。如在《Air/真心為你》的結尾,碇真嗣要面對着執行NERV的“人類補全計劃”的殘酷困境:他要麼駕駛EVA,這可以拯救世界,要麼不駕駛EVA,這樣人類就會毀滅。他既希望自己在一個可以不用駕駛EVA的世界,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人類毀滅,這個劇場版就在碇真嗣的做與不做的手足無措中結束了。
宇野常寬将這個世界系概念下的“做/不做”或“是/不是”心理狀态,視為《EVA》所象征的“家裡蹲/心理主義”禦宅意識。他認為世界系“摒棄了‘行動/成績’這些充滿社會色彩的自我實作叙事,而選擇了‘是/不是’這一圍繞着自我認同所展開的叙事。”其隐含的意義是:在“宏大叙事”已經消解的當下,社會并不會教我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既然做出什麼選擇都會傷害他人,那幹脆“什麼都不做”才是倫理上的正确态度。
正因如此,觀衆對《EVA》舊劇場版仍舊耿耿于懷,庵野秀明對這樣的解決仍不滿意。進入新世紀,庵野秀明建立了“Khara”會社,決意重新開機新劇場版。
這個新劇場版系列的第一部《序》于2006年推出,第二部《破》于2008年推出,第三部《Q(急)》于2012年推出,又在今年姗姗來遲推出第四部即最終部《終》。
《EVA》每一次的重新開機,都是對于電視動畫版的重寫和重構,某種程度上,都是一個新作品,貫穿了庵野秀明不斷發展和深化的“禦宅族意識”。新劇場版系列的推出,可以視為庵野秀明對宇野常寬提出的“決斷主義”和社會學家宮台真司提出的“無盡日常”的回應:禦宅族不應再“家裡蹲”,應該長大了。
2
“終”要回歸日常,成為大人
宇野常寬指出,盛行于上世紀90年代的“世界系”的“家裡蹲主義”的消極意識,到了新世紀随着世界的變化已經維持不下去,人們的思潮必然變化,追求一種“不戰鬥就活不下去”的“求存感”。這種“求存感”被宇野稱為“決斷主義”,它是這樣一種态度:“(包括自身在内的)軟弱的人無法忍受價值懸空的狀态,因而在明知沒有根基的前提下去确信一種中心價值。”這反映了“宏大叙事”消解,人們沒有可依靠的信念,在一個沒有意義的世界中“存活”下去不得不采取一種姿态。打個比方,如果說“隻要努力一定成功”是成功的宏大叙事的話,“世界系”認為“努力了也未必成功”因而放任自流,那麼“決斷主義”就是“努力未必成功,不努力則一定失敗”。
與這種新思潮對應的,宮台真司也敏銳地看到了這種從世界系的消極逃避到不再追求生存意義和對“無盡日常”生活的回歸,這類動畫則被稱為“日常系”。
“決斷主義”動畫的典型代表是《死亡筆記》,主角夜神月在不确定對錯、不論是非的情形下選擇戰鬥下去,“日常系”的動漫作品包括《涼宮春日的憂郁》及《輕音少女》。重新開機于2007年的《EVA》新劇場版四部曲,與電視版和舊劇場版的最大差別,正是抛棄了世界系的“消極主義/家裡蹲主義”,走向了“決斷主義”。新劇場版中的角色,已經慢慢褪去了禦宅族的封閉意識,而是作為新主人公,渾身都充滿了決斷力和掙紮的求存感。
到了《終》,庵野秀明更是放棄了電視動畫版和舊劇場版裡主人公在“拯救世界”和“自我追尋”之間的意識掙紮,他讓主人公們來到一個受到“第三次沖擊”後的滿目瘡痍的世界,開始了重建家園的努力。
在這個低科技的鄉土世界裡,人們反而獲得了活着的動力。在前半部看似瑣碎、拉拉雜雜的日常生活描繪中,每個人似乎都找到了自我的意義:以前隻會服從指令的绫波麗6号在與村婦們一起的平凡耕作的生活中找到了溫馨和幸福的感覺;碇真嗣的同僚鈴原、小光結婚了,過起了忙碌而充實的日常生活;傲嬌女郎明日香放棄了火爆脾氣,變得成熟多了,能夠平靜地對碇真嗣說出類似“我曾經喜歡過你”的話。而最大的改變莫過于碇真嗣,他戰勝了自己的懦弱,不再封閉和逃避,第一次主動和父親暢談,并和父親展開了最後的決戰。而整個系列中最為神秘莫測、最冷酷無情的碇源堂,也第一次揭下了自己一直戴着的面具,第一次暴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原來他和碇真嗣一樣,一直是一個不願和現實和解的“中二”少年。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的主題是“成為大人”,劇中的每一個主人公卻主動或被動地成了大人,在最後的決戰之後,庵野秀明讓觀衆跟随着碇真嗣走入攝影棚,以打破第四面牆的方式提醒觀衆:不管未來的生活有沒有意義,不管願不願意,禦宅少年們,是該走出EVA世界的時候了,成為一個面對現實的大人吧!
電視動畫版《EVA》的主題曲唱道:少年,請成為神吧。《終》則化熱血為平淡,殷切地期望着:少年,請成為大人吧!
26年一個輪回,《終》成為禦宅族少年的成人禮:再見,所有的福音戰士,再見!禦宅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