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按覆寫的地理範圍進行分類,計算機網絡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
•城域網(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 , WAN );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
–速率:主機在再數字信道上傳送資料的速率,也叫資料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 機關:b/s
–帶寬
–吞吐量
–發送時延:發送資料時,資料塊從結點進入到傳輸媒體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發送資料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幀的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 資料塊長度/發送速率
–傳播時延:電磁波在信道中需要傳播一定的距離而花費的時間。信号傳輸速率(即發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信道長度/信号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

–往返時間RTT:
TCP/IP參考模型的劃分;各個層次的功能
應用層:直接為使用者的應用程序提供服務,這裡的程序就是指正在運作的程式,常見的應用層協定有:HTTP, FTP , SMTP , TELNET,DNS 等。
運輸層:TCP UDP
網絡層:IP
資料鍊路層:資料鍊路層将網絡層交下來的ip資料報組裝成幀。包括你的網卡。
實體層:确定連接配接電纜有多少引腳,每個引腳如何連接配接。注意,用于傳輸資料的網線,無線信道等實體媒體不屬于實體層。
擴充:
ICMP協定是一種面向無連接配接的協定,用于傳輸出錯報告控制資訊。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協定,它對于網絡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它是TCP/IP協定族的一個子協定,屬于網絡層協定,主要用于在主機與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資訊,包括報告錯誤、交換受限控制和狀态資訊等。當遇到IP資料無法通路目标、IP路由器無法按目前的傳輸速率轉發資料包等情況時,會自動發送ICMP消息。
<a href="http://baike.baidu.com/albums/30564/30564/0/0.html#0%24dbf554ed9529cbccb31cb1d0" target="_blank"> </a>
ICMP提供一緻易懂的出錯報告資訊。發送的出錯封包傳回到發送原資料的裝置,因為隻有發送裝置才是出錯封包的邏輯接受者。發送裝置随後可根據ICMP封包确定發生錯誤的類型,并确定如何才能更好地重發失敗的資料包。但是ICMP唯一的功能是報告問題而不是糾正錯誤,糾正錯誤的任務由發送方完成。
我們在網絡中經常會使用到ICMP協定,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的用于檢查網絡通不通的Ping指令(Linux和Windows中均有),這個“Ping”的過程實際上就是ICMP協定工作的過程。還有其他的網絡指令如跟蹤路由的Tracert指令也是基于ICMP協定的。
2、實體層
資料傳輸速率:傳輸線路上信号的傳輸速度。它有兩種表示形式:波特率、比特率
波特率:是指機關時間内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個數。碼元是時間軸上一個信号編碼單元
比特率:指機關時間内通過信道傳輸的比特數, 機關為比特/秒,簡記為b/s或bps
奈奎斯特定理:
前提:有限帶寬無噪聲的通信信道
已知:信道帶寬為H (Hz),被傳輸信号電平分為 V級。
公式:該信道的最高資料傳輸率Rb為:
Rb =2H * log2 V (bps)
用途:估算已知帶寬的信道最高速率-----遠高于實際速率
舉例:一個無噪音的信道帶寬為3kHz,傳輸四進制(四電平)信号,它的最大傳輸速率為多少?
要提高資訊的傳輸速率,就必須設法使每一個碼元能攜帶更多個比特的資訊量。就需要采用多元制的編碼方法
香農(Shannon)定理:
前提:有限帶寬有噪聲的通信信道
已知:信道帶寬為H (Hz);信噪比為S/N :S表示信号功率,N表示噪聲功率
注意:一般信噪比以分貝的形式給出
S/N=10 * lg (S/N) ,機關為dB (分貝)
當S/N=10時,轉換為分貝:S/N=10 * lg (S/N) dB
=10 * lg10 dB=10 dB
當S/N=100時,轉換為分貝:S/N=10 * lg (S/N) dB
=10 * lg100 dB=20 dB
公式:在該信道最大資料傳輸速率Rb是:
Rb =H * log2 (1+ S/N)(bps)
注:S/N通常以分貝的形式給出,需要轉換
用途:
估算有噪聲信道的最大資料傳輸速 率,該值為理論極限,隻考慮了白噪聲
奈奎斯特定理和香農定理差別
奈奎斯特準則是在給定信道帶寬,理想信道的條件下,要求無碼間幹擾時,求最大速率,此速率機關是Baud。
香農公式是在給定信道帶寬,給定信噪比的條件下,要求誤碼率為無窮小時,求最大速率,機關是bps。
老師也給出了一個例子:
奈奎斯特說的事情如同:某個鐵路每小時能過多少火車才能保證一定的安全距離。仙農說的事情是:且不論這個安全距離,就這條鐵路的品質來說,每小時能通過的貨物量不可能大于多少多少噸。
例題解答:
1)設信号的波特率為600Baud, 采用幅度——相位複合調制技術,由4種幅度和8種相位組成了16種碼元,則信道的資料率為()
解答:直接采用奈奎斯特定理求解,信道的資料率=600 * log2(16) = 2400b/s. 需要知道的是波特率=2*比特率。
2)若某通信鍊路的資料傳輸速率為2400bps, 采用4相位調制,則該鍊路的波特率為:
答案:由Baud和Hz的關系為: B = 2 * H,而奈奎斯特定理給出C = 2 * H * log2(N) , 是以波特率 = 2 * H = C / log2(N) = 2400 / log2(4) = 1200.
3)根據香農定理,帶寬為4000Hz,信噪比為30dB的信道容量為多少?
數字資料信号的編碼方式主要有:
•不歸零制編碼NRZ:編碼規則: 信号電平的一次反轉代表0,電平不變化表示1 •優點:方法簡單,易于實作,是計算機内部傳遞可以采用的編碼形式. •缺點:存在發送方和接收方的同步問題,尤其是在傳送連續1的時候;編碼需要外帶時鐘資訊.
•曼徹斯特編碼:每比特的周期T分為前T/2與後T/2兩部分;通過前T/2傳送該比特的反碼,通過後T/2傳送該比特的原碼(或相反); 優點: 每個比特的中間有一次電平跳變,利用電平跳變可以産生收發雙方的同步信号;曼徹斯特編碼信号又稱做“自含時鐘編碼”信号; 缺點: 編碼效率低
•差分曼徹斯特編碼:與曼徹斯特編碼不同點主要是:每比特的值來決定每一個開始邊界是否發生跳變;一個比特開始處出現電平跳變表示傳輸二進制0,不發生跳變表示傳輸二進制1。差分曼徹斯特編碼是曼徹斯特編碼的變種,實作相對複雜,但抗噪聲能力較強。
多路複用分類:
•頻分多路複用(FDM)
•波分多路複用(WDM)
•時分多路複用(TDM)
•碼分多路複用( CDM)
碼分複用CDMA的原理:
•兩個不同站的碼片序列正交,就是向量 S 和T 的規格化内積都是 0(向量 S 和T 的反碼規範化内積也為0)
當接受站打算接受s站發送的信号時,就用s站的碼片序列與收到的信号求規格化内積,這相當于分别計算 S·Sx S·Tx 。 顯然S·Sx 就是s站發送的比特數,差不多可以了解為自己和自己求規格化内積。而S·Tx 一定為0.這是兩個内交得向量。是以,最後求出的碼元值就是s發送的值。而不會是其他的站發送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