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本成本率
在介紹資本成本率之前,先介紹一些小的名詞:
成本利潤率:
成本利潤率=利潤 /成本* 100%
該名額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強。
其中:成本費用=主營業務成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财務費用
利潤=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無論是個别勞動,還是社會必要勞動,都可以劃分成
生産成本和利潤 兩部分。一般把經濟體個别勞動中的這兩部分分别叫做個别生産成本和個别利潤,把社會必要勞動中的這兩部分分别叫做平均生産成本和價值利潤。
平均生産成本和價值利潤分别是個别生産成本和個别利潤的的權重平均數。技術水準不同的經濟體的個别勞動對産品價值的影響是通過它們的産量權數實作的。産量權數反映了經濟體的技術水準與平均技術水準的關系,是以,可以進一步認為産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是由生産産品的權重平均技術水準決定的生産成本和利潤構成的。
解釋:成本利潤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局确定。
資本成本率:是指公司用資費用
與 有效籌資額之間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在公司籌資實務中,通常運用資本成本的相對數,即資本成本率。 籌資費用中的用資費用指因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比如向股東支付的股利或向債權人支付的利息等。
在編制融資徐林的租金計劃時若采用等額年金法,通常以資本成本率作為折現率。
成本率。 個别資本成本率是公司用資費用與有效籌資額的比率。其基本的測算公式列示如下:

或:
——
資本成本率,以百分率表示 ;
D —— 用資費用額;
P —— 籌資額;
f —— 籌資費用額;
F —— 籌資費用率,即籌資費用額與籌資額的比率。
一般而言,資本成本率有下列種類:
1.個别資本成本率
個别資本成本率是指公司各種長期資本的成本率。例如,股票資本成本率,債券資本成本率,長期借款資本成本率。公司在比較各種籌資方式時,需要使用個别資本成本率。
2.綜合資本成本率
綜合資本成本率是指一個公司全部長期資本的成本率,通常是以各種長期資本的比例為權重,對個别資本成本率進行權重平均測算的,故亦稱權重平均資本成本率。是以,綜合資本成本率是由個别資本成本率和長期債券資本成本率這兩個因素所決定的。
3.邊際資本成本率
邊際資本成本率是指公司追加籌資的資本成本率,即公司新增一進制資本所需負擔的成本。
公司追加籌資有時可能隻采取某一種籌資方式。在籌資數額較大,或在目标資本結構既定的情況下,往往需要通過多種籌資方式的組合來實作。這時,邊際資本成本率應該按權重平均法測算,而且其資本比例必須以市場價值确定。
根據綜合資本成本率的決定因素,在已測算個别資本成本率,取得各種長期資本比例後,可按下列公式測算綜合資本成本率:
Kw = KiWi
+ KbWb
+ KpWp
+ KcWc
+ KrWr
式中:Kw---- 綜合資本成本率;
Kj----
第j種資本成本率;
Wj----
第j種資本比例。
綜合資本成本率中資本價值基礎的選擇
例如,ABC公司的全部長期資本總額為1000萬元,其中長期借款200萬元占20%
,長期債券 300萬元占30%,普通股400萬元占40%,保留盈餘100萬元占10%。假設其個别資本成本率分别是6%,7%,9%,8%。該公司綜合資本成本率是多少?
解:綜合資本成本率=6%×20%+7%×30%+9%×40%+8%×10%=7.7%
企業從事生産經營活動所需要的資本,主要包括自有資本和借入長期資金兩部分。借入長期資金即債務資本,要求企業定期付息,到期還本,投資者風險較少,企業對債務資本隻負擔較低的成本。但因為要定期還本付息,企業的财務風險較大。自有資本不用還本,收益不定,投資者風險較大,因而要求獲得較高的報酬,企業要支付較高的成本。但因為不用還本和付息,企業的财務風險較小。是以,資本成本也就由自有資本成本和借入長期資金成本兩部分構成。
資本成本既可以用絕對數表示,也可以用相對數表示。用絕對數表示的,如借入長期資金即指資金占用費和資金籌集費;用相對數表示的,如借入長期資金即為資金占用費與實際取得資金之間的比率,但是它不簡單地等同于利息率,兩者之間在含義和數值上是有差別的。在财務管理中,一般用相對數表示。
資本成本有多種運用形式:
一是在比較各種籌資方式時,使用的是個别資本成本,如借款資本成本率、債券資本成本率、普通股資本成本率、優先股資本成本率、留存收益資本成本率;
二是進行企業資本結構決策時,則使用綜合資本成本率;
三是進行追加籌資結構決策時,則使用邊際資本成本率。
資本成本與生産經營成本相比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生産經營成本全部從營業收入中抵補,而資本成本有的是從營業收入中抵補,如向銀行借款支付的利息和發行債券支付的利息;有的是從稅後利潤中支付,如發行普通股支付的股利;有的則沒有實際成本的支出,而隻是一種潛在和未來的收益損失的機會成本,如留存收益。
2、生産經營成本是實際耗費的計算值,而資本成本是一種建立在假設基礎上的不很精确的估算值。如按固定增長模型計算普通股成本率,就以假定其股利每年平均增長作為基礎。
3、生産經營成本主要是為核算利潤服務的,其着眼點是已經發生的生産經營過程中的耗費。資本成本主要是為企業籌資、投資決策服務的,其着眼點在于将來資金籌措和使用的代價。
4、生産經營成本都是稅前的成本,而資本成本是一種稅後的成本。
5、生産經營是要以利潤為基礎的。
第一,資本成本率的影響因素較多。資本成本率投資的對象或客體不是非生命的物體,而是具有一定的智力、體力、精力和生命的人。是以,資本成本率投資不僅要受社會、經濟、文化、家庭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個人先天的智商、偏好、行為與性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以,資本成本率投資評估中需要考察的因素就顯得更為複雜。
第二,資本成本率投資具有多元性。資本成本率投資取向受諸如社會經濟體制、個人及家庭收入、企業管理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形成人力資本的基礎途徑??教育的投資者主要是政府;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後,高等教育的投資者開始轉向個人,但政府還繼續承擔義務教育的投資;同時,人力資本再投資,諸如在職技能和專業教育訓練等,其投資主體由企業擔當。是以,人力資本投資者包括個人,企業和政府等,是多元的。
第三,資本成本率投資者與投資對象交織。資本成本率載體自己是天然的投資者,即人力資本載體自身要投入智力、體力、精力、時間等,但是,同時又是被投資者的對象,是以,投資者與投資對象集中于承載者一身,這一點與物質資本投資有着顯著的差別。
第四,投資本成本率資含有非物質形态的投入,即時間投入。資本成本率是一種時間密集型的資本,是以時間也就自然成為資本成本率投資的投入資源。對于大多數資本成本率投資來說,都需要很長時間,有些投資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或幾十年的時間。資本成本率投資的時間成本受時期和地域的影響,時期不同,地點不同,時間成本也不同,部分人力資本投資,如遷移與流動,其時間成本就較少除此之外,絕大多數的時間投資成本都比較高。
第五,資本成本率投資具有相繼性。由于資本成本率投資需要花費的時間較長,是以呈現出明顯的階段上的相繼性,即後期投資必須以先前的投資為基礎或前提條件。嚴格意義上說,資本成本率投資是由幾個階段相繼完成的,典型的如國小教育、國中教育、高中教育(包括中等專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部教育過程有着明顯的階段性及其相繼性。資本成本率的相繼性特點,使資本成本率投資主體複雜化了。一般情況下,國小和中學教育是義務教育,投資主體是政府。作為福利性投資,政府放棄投資所形成的人力資本産權: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投資主體是個人(包括家庭成員)或企業,根據投資主體的構成,或者個人擁有全部人力資本産權,或者多元投資者對産權共同分享;進入企業或接受企業教育訓練後,作為功利性投資,新增資本成本率資本産權應歸屬于企業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