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java中volatile關鍵字的含義

在java線程并發進行中,有一個關鍵字volatile的使用目前存在很大的混淆,以為使用這個關鍵字,在進行多線程并發處理的時候就可以萬事大吉。

Java語言是支援多線程的,為了解決線程并發的問題,在語言内部引入了 同步塊 和 volatile 關鍵字機制。

synchronized 

同步塊大家都比較熟悉,通過 synchronized 關鍵字來實作,所有加上synchronized 和 塊語句,在多線程通路的時候,同一時刻隻能有一個線程能夠用

synchronized 修飾的方法 或者 代碼塊。

volatile

用volatile修飾的變量,線程在每次使用變量的時候,都會讀取變量修改後的最的值。volatile很容易被誤用,用來進行原子性操作。

下面看一個例子,我們實作一個計數器,每次線程啟動的時候,會調用計數器inc方法,對計數器進行加一

執行環境——jdk版本:jdk1.6.0_31 ,記憶體 :3G   cpu:x86 2.4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public​

​ ​

​class​

​Counter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

​​

​0​

​;​

​public​

​static​

​void​

​inc() {​

​//這裡延遲1毫秒,使得結果明顯​

​try​

​{​

​Thread.sleep(​

​1​

​);​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cou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同時啟動1000個線程,去進行i++計算,看看實際結果​

​for​

​(​

​int​

​i = ​

​0​

​; i < ​

​1000​

​; i++) {​

​new​

​Thread(​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Counter.inc();​

​}​

​}).start();​

​}​

​//這裡每次運作的值都有可能不同,可能為1000​

​System.out.println(​

​"運作結果:Counter.count="​

​+ Counter.count);​

​}​

​}​

​運作結果:Counter.count=​

​995​

​實際運算結果每次可能都不一樣,本機的結果為:運作結果:Counter.count=​

​995​

​,可以看出,在多線程的環境下,Counter.count并沒有期望結果是​

​1000​

​很多人以為,這個是多線程并發問題,隻需要在變量count之前加上​

​volatile​

​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那我們在修改代碼看看,看看結果是不是符合我們的期望​

​public​

​class​

​Counter {​

​public​

​volatile​

​static​

​int​

​count = ​

​0​

​;​

​public​

​static​

​void​

​inc() {​

​//這裡延遲1毫秒,使得結果明顯​

​try​

​{​

​Thread.sleep(​

​1​

​);​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cou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同時啟動1000個線程,去進行i++計算,看看實際結果​

​for​

​(​

​int​

​i = ​

​0​

​; i < ​

​1000​

​; i++) {​

​new​

​Thread(​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Counter.inc();​

​}​

​}).start();​

​}​

​//這裡每次運作的值都有可能不同,可能為1000​

​System.out.println(​

​"運作結果:Counter.count="​

​+ Counter.count);​

​}​

​}​

運作結果:Counter.count=992

運作結果還是沒有我們期望的1000,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原因

在 java 垃圾回收整理一文中,描述了jvm運作時刻記憶體的配置設定。其中有一個記憶體區域是jvm虛拟機棧,每一個線程運作時都有一個線程棧,

線程棧儲存了線程運作時候變量值資訊。當線程通路某一個對象時候值的時候,首先通過對象的引用找到對應在堆記憶體的變量的值,然後把堆記憶體

變量的具體值load到線程本地記憶體中,建立一個變量副本,之後線程就不再和對象在堆記憶體變量值有任何關系,而是直接修改副本變量的值,

在修改完之後的某一個時刻(線程退出之前),自動把線程變量副本的值回寫到對象在堆中變量。這樣在堆中的對象的值就産生變化了。下面一幅圖

描述這寫互動

java中volatile關鍵字的含義

read and load 從主存複制變量到目前工作記憶體

use and assign  執行代碼,改變共享變量值

store and write 用工作記憶體資料重新整理主存相關内容

其中use and assign 可以多次出現

但是這一些操作并不是原子性,也就是 在read load之後,如果主記憶體count變量發生修改之後,線程工作記憶體中的值由于已經加載,不會産生對應的變化,是以計算出來的結果會和預期不一樣

對于volatile修飾的變量,jvm虛拟機隻是保證從主記憶體加載到線程工作記憶體的值是最新的

例如假如線程1,線程2 在進行read,load 操作中,發現主記憶體中count的值都是5,那麼都會加載這個最新的值

線上程1堆count進行修改之後,會write到主記憶體中,主記憶體中的count變量就會變為6

線程2由于已經進行read,load操作,在進行運算之後,也會更新主記憶體count的變量值為6

導緻兩個線程及時用volatile關鍵字修改之後,還是會存在并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