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國人對于秋元康的了解始于以AKB48為代表的“48系”偶像團體。中國粉絲以“肥秋”來稱呼這十年來都不苗條的秋元康,而日本年輕的Z世代(95後、00後)也隻知AKB的秋元康,不知秋元康作詞家、劇作家、策劃、導演、商人等多重身份。充滿争議、被中文粉絲又愛又恨稱作“肥秋”的秋元康,到底是如何橫跨文娛各界,而他又是如何在過去三十年影響了整個日本乃至亞洲的流行文化?

秋元康。
浪子、作家
大部分中國人對于秋元康的了解始于以AKB48為代表的“48系”偶像團體。AKB48草創于2005年末,在2008年逐漸走出地下團體時代,走入日本大衆視野,到2009年起連續登上日本春晚“ 紅白歌會”,正式加冕國民偶像——之後随着團體極佳的親和力、配合網際網路的傳播,成為了談到“ 日本”、“偶像”、“亞文化”都無法繞過的話題。
世界各國粉絲不光随着“48系”的各類型的偶像們一起歡笑、落淚,也對于“48系”背後的秋元康,這位日本偶像業的“教父”,日本娛樂界多才多藝的傳奇人物愛恨交加。
秋元康出生于1958年5月2日,是兩兄弟中的長子。家中是東京普通工薪階級,完全是藝術、娛樂的圈外人。國中時秋元康尚有“治國平天下”的理想,目标是初高中一貫制(初高中直升不用考試)的名校開成中學(該校考取東京大學的人數連續多年全日本第一),但是奈何成績太差,沒有考上。
進了中央大學附屬高等學校(高中)之後,高二(1973年)時仍然準備沖刺學習報考東京大學,但一直無法專心準備考試,卻在無意間聽到當時日本放送的廣播節目,自認“不過如此,我也可以寫”,便在好友慫恿下毛遂自薦,在備考用筆記本上寫下20頁滑稽版《平家物語》。這份郵寄到電視台的作品一眼就被當時的放送作家(主要寫廣播劇和日本放送的其他節目劇本)奧山侊伸相中,将秋元康招入麾下。
17歲尚顯稚嫩的秋元康很快便得以在寫作工作中如魚得水,放棄了東大而進入中央大學文學部,最後幾乎不去上學,辍學全職作為作家養活自己。
用養活一詞恐怕太小看秋元康。在發福成為“肥秋”之前,他是一個十足的浪子。從寫作開始,秋元康就沒有缺過錢,肆意用筆杆和才華賺錢,更早早就結識了劇作家以外的一衆文藝、娛樂人士。
1980年,從大學退學不到四五年,秋元康就跨界做起搞笑組合“隧道二人組”的共同制作人,接下來又從搞笑策劃人跨界,遇上了一個擴充事業的好機會——給正在上升期的組合THE ALFEE的單曲《驟雨》作詞;不到兩年後的1983年,THE ALFEE登上了當年的紅白歌會,相當于秋元康第一次跨界就能給登上全國性舞台的組合作詞。于是從1981年以來,秋元康在作詞圈子裡也有名起來,為能登上“紅白”的歌手們寫詞,他的财富和影響力也很快增長。
“肥秋”的文藝春秋
自诩多才而又興趣廣泛的秋元康很快乘勝追擊,抓住了下一個機會——1985年,奠定秋元康“偶像教父”地位的“ 小貓俱樂部”成立,而秋元康是核心制作人之一。而也正是從“小貓俱樂部”起,秋元康也更多地引起了後來被稱為“文春炮”的《周刊文春》等一衆知名娛樂媒體的關注。
小貓俱樂部。
對于偶像粉來說,“小貓俱樂部”的曆史可謂是耳熟能詳,甚至新一代的AKB粉絲也對這段發家史略知一二——從1985年成立到1987年解散,時間雖短,但第一次讓“ 鄰家偶像”的概念和迷人之處為全世界所知。即使解散後,“小貓俱樂部”也走出了工藤靜香(後與木村拓哉結婚)等知名女星。對于秋元康來說,1987年一年他就繳稅接近一億日元,可想收入之豐厚。
但壞的方面來說,“小貓”短短兩年曆史也充滿了不和、醜聞、内鬥和各種争議。這些又以日本老牌雜志社《文藝春秋》旗下的《周刊文春》開炮拍磚最為猛烈。
1985年4月,組合剛誕生沒多久,錄完節目的幾位未成年團員就被無處不在的《周刊文春》娛樂記者拍到在新宿的咖啡廳裡集體抽煙,又稱“周刊文春吸煙事件”,“小貓”組合的成員們更被好事者戲稱為“吸煙組”。明明主打“ 鄰家女孩”、“養成、親和力”,但卻偷偷抽煙——秋元康等制作人們火速滅火,将幾位團員開除出團。
更大的争議來自于秋元康自己——高井麻巳子是“小貓俱樂部”中頗具人氣的一位偶像,而1987年組合解散後剛剛一年,高井麻巳子就宣布和秋元康閃電結婚。已經發福,和今天“肥秋”看起來沒太大差別的秋元康和高井登上各家小報,估計不少人都對秋元康恨得牙癢癢。
高井在接受采訪時說“我隻是和我愛的男性結婚而已”,羨煞旁人。在紐約隐居近兩年之後,高井從演藝圈徹底隐退,秋元康夫婦才搬回日本。
暫别與回歸
從1989年回國之後十多年,秋元康恐怕對媒體的圍追堵截還心有餘悸,他沒有再嘗試偶像事業,而是更多回歸了作詞界,為演歌女王美空雲雀的名作《川流不息》作詞,成為一代經典(曾被鄧麗君翻唱過);參與拍攝電影,擔當導演、制作人;投入寫作,部分作品還被改編成電視劇。還給30歲不到的自己撰寫了很菲茨傑拉德風格的一部自傳小說《永别了,奔馳》。
美空雲雀《川流不息》封面。
十幾年間,雖然沒有再碰偶像行業,但不改低調,性格活躍的秋元康也結識了更多新朋友。正值日本泡沫經濟、全球網際網路蓬勃發展期間,秋元康結識了更多性格乖張的跨界朋友。二十一世紀初不平靜的時代潮流更擋不住蠢蠢欲動的才子野心,2005年7月,為世界觀衆所熟知的AKB48成立。即使是頂着知名制作人秋元康親自操刀的名頭,組合第一期公演也隻有七位觀衆——也就是後來早期AKB48組合中核心“神七”稱号的來源。
自信的秋元康從來不曾因為僅僅七位觀衆而擔憂,“當時初次公演,劇場裡隻有7個觀衆,但是我一點都不擔憂,我隻想知道那7個人到底喜不喜歡這場表演。如果他們喜歡的話,那觀衆人數一定會增加。”48系在他的執掌下快速開枝散葉,登上日本公信榜第一名,在各地開花。在中國也誕生了SNH48等分團。接下來就是很多讀者都熟悉的故事了——AKB48為代表的“48系”成了整整十年的日本國民偶像,受到首相接見,甚至被大衆認為“比當今政治家靠譜”。
AKB48的初代“神七”成員。
2013年2月,秋元康打破阿久悠的紀錄,成為日本銷量最高作詞人。他也是以被戴上了“教父”桂冠,事業開支散葉,從打造偶像,到和堀江貴文(日本第一代網際網路富豪)一起搞娛樂APP,甚至在東京奧運擔任職務、出任大學副校長……
這位已經經過好幾個娛樂周期的偶像教父富有才華、充滿争議——因為年輕的時候行事乖張,娶了比自己小不少的手下偶像;又因為如今還對十幾歲的成員設立各種規矩、過分嚴格,到了吸引眼球的時候又毫不猶豫讓成員打擦邊球。這些讓全世界的48系粉絲們又愛又恨——一方面認為多虧了他才有今日的AKB,另一方面則痛恨他的公司瘋狂追求利潤,正在摧毀年輕女孩們。
顯然,“肥秋”的故事絕對不會這麼簡單畫上句号。《輪到你了》是他在劇作、電視劇方向的回歸,而在女子組合方面,6月19日,他擔任制作人的女子樂隊正式出道,驚人的新聞接連不斷。
或許在2019年,給秋元康充滿争議的跨界教父人生曲譜畫上一個小小“換氣符号”的,是兩年前的一個“國民級”争議——《周刊文春》“敬業”的記者們時隔三十年又連續不斷抓到大新聞,在AKB48總選舉得票排名20,年齡20歲且長相甜美可愛的須藤凜凜花決心搶先自曝,不給媒體任何機會,在發表獲獎感言時當場宣布“即将結婚,從AKB畢業”。不知道秋元康比照自己的青蔥歲月,會作何感想。
□Suji Yan(娛評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