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華商韬略 馬翼飛
11年前,“愛上SHE、愛上達芙妮”這句廣告詞家喻戶曉;11年後,達芙妮因退出線下而沖上熱搜第一。
8月25日,達芙妮宣布将徹底退出國内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很多網友表示惋惜:爺青結(爺的青春結束了)。畢竟達芙妮真的承載了70、80甚至90後幾代人的記憶。
達芙妮是國内知名的休閑女鞋名牌,1990年進入大陸市場,憑借都市麗人的定位,加上明星代言人效應吸引了大批女性消費者,年銷售額高達80億元!5年後成功在香港上市。
2012年是達芙妮的巅峰時刻,實作營收105.29億港元,擁有6881家店鋪,國内各個城市的商業街幾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是随着消費文化的多樣和經濟的快速發展,達芙妮卻始終盯着自家一畝三分地,隻擴張門店,而不在設計上進行創新,漸漸地“過氣”了。
據達芙妮财報顯示,自2015年起,達芙妮分别實作營收83.8億、65.0億、52.1億、41.3億和21.3億元,2020年上半年,營收同比減少 85%至 2.12億港元,雖然營收仍然破億,但降幅越來越大。
而淨利更是持續多年為負,2015年至2019年間,達芙妮淨利潤分别虧損3.79億港元、7.34億港元、9.94億港元、10.7億港元。到了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1.41億港元,相比之下,虧損幅度也有減少。
而達芙妮最為看重的門店數量也出現銳減。從2012年巅峰時期的6881家門店,減少至如今的不到300家。僅2019年一年,達芙妮門店總數就減少了2395家,日均關店6.7家。
與達芙妮門店數同時暴跌的還有股價,連續8年下跌。從2012年巅峰時期的10元/股,跌到至今隻剩0.22港元/股,市值也從186億港元,跌到3.3億港元,相當于僅剩下1.6%的市值。
除了達芙妮以外,百麗也是80、90後們所熟知的女鞋品牌。旗下的天美意、思加圖、TaTa等品牌是鞋櫃裡的常客。百麗最為輝煌的時候,全國線下實體門店超過2000家,并且曾經連續13年拿下過中國女鞋銷售榜冠軍。
2014,百麗開始出現頹勢,營業額開始逐漸走低,2017年,“鞋王”百麗宣布退市,最終被其他品牌收購,宣告落幕。
而這些鞋服巨頭的頹勢開始顯現是從2012年開始的,正是國際快時尚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中國電商快速崛起,在下沉市場中,網購帶來衆多便宜優質的品牌,籠絡了不少消費者。
但面對網購電商的時代,這些老品牌并沒有抓住機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是沉迷于門店擴張帶來的虛假繁榮。是以,失去先機的他們無論是管道拓展、品牌推廣等,都落後于其他新晉品牌,自然會被市場逐漸淘汰。
——END——
圖檔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