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首批影像釋出,北京上海等地入鏡

12月20日,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首批影像在京正式釋出,包括北京、上海、長三角、山東半島、西藏納木錯、新疆阿克蘇及法國巴黎等多個地區和城市的微光、多譜段與熱紅外成像儀影像。

2021年11月5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該星是世界上首顆可持續發展目标監測衛星,是專門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科學衛星,由中國科學院“地球大資料科學工程”先導專項研制,是可持續發展大資料國際研究中心規劃的首發星。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針對可持續發展目标的監測與評估需求,搭載了熱紅外、微光和多譜段成像儀三個有效載荷,以實作對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互相作用過程的精細刻畫。熱紅外成像儀具有高分辨率寬幅觀測能力,能夠擷取300公裡幅寬、30米分辨率的資料,在國内首次采用全光路低溫光學系統設計,可在大動态範圍下分辨出0.2攝氏度的溫度差異。微光和多譜段成像儀采用共用光路的創新設計,在保證資料觀測一緻性的同時,實作了10米分辨率的資料擷取能力。同時,該星設計有“熱紅外+多譜段”、“熱紅外+微光”以及單載荷觀測等多種資料擷取模式,可實作多載荷、全天時協同觀測,針對三個載荷分别設計了不同的星上定标模式,以滿足服務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資料擷取效率和定量化探測需求。

目前,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處于在軌測試階段,各項功能正常,性能名額滿足任務要求。衛星在軌正常運作後,将為可持續發展目标的監測、評估和科學研究提供持續穩定的全球資料支撐。未來,該衛星的資料産品将提供全球共享,為落實2030年議程、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全球發展倡議”做出貢獻。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工程任務由中科院負責組織實施,可持續發展大資料國際研究中心是該衛星的主使用者方,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負責工程大總體和地面支撐系統的研制建設,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負責衛星系統研制,衛星有效載荷由上海技術實體研究所、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實體研究所、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研制,科學應用系統由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研制。測控系統由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長征六号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805所)研制。

1、北京市微光遙感衛星影像圖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首批影像釋出,北京上海等地入鏡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首批影像釋出,北京上海等地入鏡

圖像精細地展現了北京市的城市結構,主城區環路交通和城市路網、天安門廣場、首都機場等地标性建築清晰可見;燈光資訊反映出城市副中心、亦莊經濟開發區、大興、房山等地發展成果顯著。彩色微光資料清晰地展示了北京主城區以暖色調的黃色燈光(高壓鈉燈)為主,而城市副中心、亦莊經濟開發區、大興、房山、石景山和昌平的東部等新興區域以中色調的綠色燈光(LED燈)為主;可清晰辨識水立方(藍色)、國家大劇院(藍色+紅色)與城市霓虹燈(紅色、紫色燈、橙色等)等,展現出色彩斑斓的城市夜間景象,并反映了各區域的經濟發展和夜間活動水準。

2、上海市微光遙感衛星影像圖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首批影像釋出,北京上海等地入鏡

圖像精細地展示了上海市的城市結構,最亮處為黃浦江外灘和陸家嘴區域,城市外圍路網結構清晰;右上為長興島和崇明島、右側為浦東機場;燈光資訊反映出浦東開發規模宏大,成果顯著;寶山區、嘉定區、青浦區、松江區和奉賢區等分布在上海市周邊,經濟活動活躍。

3、長三角微光遙感衛星影像圖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首批影像釋出,北京上海等地入鏡

圖像顯見上海、杭州、蘇州、甯波和義烏等長三角主要城市、中小城市以及舟山綠色石化基地、洋山港和東海大橋等設施,首次用高分辨彩色微光資料精細地呈現了長三角地區的夜間燈光分布情況,反映了該區域的經濟發展格局和水準。

4、法國巴黎市微光遙感衛星影像圖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首批影像釋出,北京上海等地入鏡

法國巴黎是國際大都市的典型代表,圖像展示了巴黎市呈放射狀結構,以凱旋門為中心的城市核心區燈光亮度最高,為經濟活動集中區域。

5、西藏納木錯多譜段遙感衛星影像圖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首批影像釋出,北京上海等地入鏡

影像中的納木錯自然保護區,湖水顔色層次分明,不同顔色反映了湖泊的水質、深度等特性;南側念青唐古拉山溝谷縱橫,白雪皚皚,反映了該地區高海拔、高寒的地貌特征。

6、山東膠州灣多譜段遙感衛星影像圖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首批影像釋出,北京上海等地入鏡

圖像右側為青島市區(局部),左側為西海岸新區,膠州灣跨海大橋橫跨中間。東北側的墨水河與西北側的大沽河注入膠州灣,河水流向清晰可辨。灣内風平浪靜,有利于水中的泥質懸浮物沉澱,水體相對清澈;灣外海水流速變大,泥質懸浮物不易沉澱,呈渾濁的淺黃色。

7、黃河入海口多譜段遙感衛星影像圖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首批影像釋出,北京上海等地入鏡

黃河入海口色彩斑斓、層次分明。圖像呈現了黃河入海後河水與海水逐漸混合,入海泥沙随混合水體運移,逐漸消散的過程。

8、新疆阿克蘇地區熱紅外遙感衛星影像圖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首批影像釋出,北京上海等地入鏡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首批影像釋出,北京上海等地入鏡

阿克蘇地區夜間熱紅外圖。彩色圖中亮橙色代表溫度較高,藍紫色代表溫度較低,影像上方為北部山區,山谷溫度高,山脊溫度低,下方為塔裡木河及湖泊水庫,夜間亮溫大于周邊地物;城鎮居民區(阿克蘇市和阿拉爾市)表現溫度較高。局部黑白圖中明暗程度代表亮溫高低,中間為建設兵團農場,可見的衆多亮條為澆灌後結冰的冬休地塊,暗色區域為較幹的沙土地。

9、青海烏蘭烏拉湖區域熱紅外遙感衛星影像圖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号首批影像釋出,北京上海等地入鏡

烏蘭烏拉湖和東南角六個湖泊因湖水比陸地的亮溫低而呈暗色;圖像中部的深色目标是高空冷雲,東南部的暗目标是山頂積雪,雪蓋亮溫低;由于地形地貌引起溫度差異清晰可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