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顧志娟,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大學生(北京 100872);葛绮楠,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大學生(北京 100872);劉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大學生(北京 100872);馬奧娜,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大學生(北京 100872)。
【内容提要】本研究以問卷法調查了來自北京5所高校的345位大學生,主要研究大學生對于社交媒體上言論的态度,包括相信程度、相信程度的影響因素、言論對自身的影響等。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目前更加關注資訊本身的内容以及發出資訊的人或媒體。整體來說大學生認為社交媒體中的言論對他們的生活不會産生太大影響,而産生的影響主要在于改變自身的态度或認知。
【關 鍵 詞】大學生;社交媒體;謠言;認知态度
【中圖分類号】G210 【文獻辨別碼】A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從Web 1.0時代的論壇、社群,到Web 2.0時代的微網誌、人人,中國社交媒體的發展緊緊跟随着世界的潮流。2012年,麥肯錫釋出的調研報告稱中國的社交媒體使用者量已達3億,這相當于每5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在使用社交媒體。社交媒體突破了傳統網絡交流的靜态局面,實作了個體之間的動态連結,每一個使用者在接受資訊的同時也可能成為資訊的傳播者,這使得社交媒體中的資訊傳播具有極高的效率。然而,互動高效的資訊傳播特點也為社交媒體上謠言的泛濫提供了溫床,謠言的危害性也迅速提高。本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中國社交媒體主要使用群體之一的大學生為對象,調查他們面對社交媒體謠言時的态度,并分析其影響因素。
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宏觀層面上的網絡謠言,而中觀層面上對社交媒體謠言的針對性研究較少。網絡謠言越來越多地來自于社交媒體,而謠言在社交媒體上的傳播具有其特有的傳播特性。本文在過去對網絡謠言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大學生群體面對社交媒體謠言的态度及影響因素研究,進一步細緻地研究了社交媒體謠言的傳播特點,為社交媒體謠言及其應對政策的研究提供參考。
本文主要研究問題有兩個:一是大學生對于社交媒體中言論的相信程度,可作為推測社交媒體中謠言可能被大學生相信的機率的依據;二是大學生對于社交媒體上言論的态度,包括相信程度的影響因素、言論對自身的影響等。這兩個問題也是調查問卷的主體部分。
二、文獻探讨
(一)對于謠言的研究
總體來看,國外對于謠言的研究較為成熟:從早期的理論性研究,到近代傾向于實證研究,已形成一套較完整的體系。相對來說國内對于謠言的研究起步較晚,目前主要集中在網絡謠言研究。
1.對謠言的産生及發展的研究
國外謠言研究的奠基之作是美國社會學家奧爾波特與波斯曼1947年所著的《謠言心理學》。奧爾波特在戰争時期謠言的執行個體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心理學實驗,并對謠言的強度公式:R=i×a進行了探讨說明(影響謠言的傳播強度的兩大因素,一是其對相關人員的重要性,二是該主題證據的含糊性)。[1]
2004年出版了由德國學者漢斯·約阿希姆·諾伊鮑爾所著的《謠言女神》,作者通過對有代表性的曆史事件、神話傳說、名家著作等大量史料及文化現象的分析,描繪了謠言的具象“形象”,及其産生和發展過程。他将謠言所在的社會曆史背景與謠言的出現聯系在一起,認為謠言隻有放在相應的文化背景中才能顯出真實面目。[2]
2.謠言傳播機制研究
上世紀60年代,學術界逐漸出現了對于謠言傳播模型的研究。現有的謠言傳播模型很大程度借鑒了傳染病模型。比較典型的傳染病傳播模型有SIR模型、SIS模型等(SIR模型一易染群體被感染後恢複健康并具有免疫性;SIS模型一易染群體被感染後又傳回到易染狀态)。Daley和Kendall提出了謠言傳播的數學模型,通過随機過程的方法來分析謠言問題,該模型被稱為D-K模型。在此基礎上,Maki和Thomson M以及Murray相繼利用數學模型對謠言進行了研究。由于基于數學的謠言模型對謠言傳播過程的描述并非直覺描述,其傳播環節可以用數學模型表示,但不可求解,是以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論分析。[3]
國内方面,蔡靜的《流言:陰影中的社會傳播》一書屬于國内對謠言傳播研究比較成熟的成果。作者從傳播學的視角,以流言的産生、傳播和消失為經線,以流言的資訊和意見雙重屬性為緯線,将流言在社會傳播過程中的全貌研究定向為謠言在中國的本土化發展,對中國社會轉型下謠言傳播研究有着特殊意義。[4]
對于謠言傳播的研究,我國學者強調将研究背景放在社會的轉型現實和目前的媒介格局中,如張婷婷的《公共危機中流言内容變形的心理因素探析》、陳萬環的《目前社會流言的傳播與控制》等。同時,國内的謠言傳播研究比較零散,更多的研究直接以單個事件的分析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将謠言傳播研究放在突發事件和危機事件中。陳麗的《群體性突發事件中的謠言研究——以甕安事件和石首事件為例》、歐穎峰的《危機事态中流言傳播與控制——以湖南鳳橋村“買碼”流言為例》等,均直接将事件作為研究藍本。謠言的傳播在事件的發展中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并且其影響覆寫于事态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