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移動邊緣計算)誕生于4G時代,由于它可以提供高速率、低延遲時間的網絡支援,并且能夠滿足無人機操控、F1賽車直播、智慧商城導航等創新業務的開展,得到了營運商的高度關注。
經過通信産業各方多年的努力,MEC在小基站裝置、平台、商業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因為盈利模式不清晰、行業客戶積極性不高以及營運商對現網部署可靠性方面的擔憂,MEC未能得到規模發展。
近日,中國移動相關專家告訴媒體記者,MEC已成為5G應用場景之一,将借助5G“東風”以及生态建構而實作快速發展。
MEC價值日益凸顯
MEC作為4.5G /5G網絡體系架構演進的關鍵技術,可滿足系統對吞吐量、時延、網絡可伸縮性和智能化等多個方面的要求。依托MEC,營運商可将傳統的外部應用拉入移動網絡内部,使得内容和服務更貼近使用者,并且提高移動網絡速率、降低延遲時間以及提升連接配接的可靠性,進而改善使用者體驗和開發網絡邊緣的價值。
在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專家李福昌看來,MEC使傳統無線接入網具備了業務本地化和近距離部署的條件,可以将傳統的無線基站更新為智能化基站。面向業務層面(物聯網、視訊、醫療、零售等),移動邊緣計算可向行業提供定制化、差異化服務,進而提高網絡使用率和價值增長空間。
目前,MEC的主要功能包括本地内容緩存、基于無線感覺的業務優化處理、本地内容轉發、網絡能力開放等,主要應用在對時延敏感性、實時性要求高、資料量大的場景中,如V2V、AR、企業辦公、MCDN、智慧家庭、IoT等場景。通過在基站側引入智能計算,營運商和網絡業務提供商的難題将得到有效解決,業務體驗将更有保障,無線資源的管理将更加智能和優化,可以實作不同等級的服務。
5G與生态可成驅動力
根據對未來業務的判斷,MEC或将成為5G業務發展的“試金石”。基于5G的MEC方案通常來說有兩種部署方式,一種是MEC伺服器部署在GW-UP處,另一種是MEC伺服器部署在基站之後。中國移動相關專家表示,大力建構MEC會讓營運商調整傳統架構、營運、業務等,這些改變恰好是5G業務需要的。
2018年,5G标準将更加清晰化。中國、美國、日本、南韓以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均在發力5G,意圖搶奪話語權。包括中國移動在内的諸多營運商将在2018年開啟5G試商用網絡建設。屆時找到可以在5G網絡上迅速發展的“殺手級”應用,将成為産業的迫切需求。而營運商在2017年對MEC網絡的探索恰好是5G大幕的拉開。5G時代,MEC的應用将延伸至交通運輸、智能駕駛、實時觸覺控制、增強現實等領域。

MEC業務的展開不僅需要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中興通訊等裝置廠商,也需要英特爾、高通等晶片廠商,更需要軟通動力等ISV(獨立軟體開發商)的支援。畢竟各個行業客戶的需求不同,需要懂行業需求的ISV提供定制化軟體方案來支援。是以,MEC要實作快速發展,就必須建構完整的生态體系,其商業模式有待各廠商共同開發。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3-21
本文作者:佚名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51CTO”,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