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BM Cloud Orchestrator可消除跨多個雲環境的差異

IBM Cloud Orchestrator可消除跨多個雲環境的差異

學習使用IBM公司的雲管理平台是一項有一定難度的事情,但是相對于在多個雲環境中痛苦的管理問題,學會并使用IBM Cloud Orchestrator還是大有益處的。

元件化應用程式對運作生命周期管理提出了挑戰,特别是在部署和重新部署中。當使用一個以上的雲環境時,這隻會變得更具挑戰性。

包括來自于多家供應商的混合雲和公共雲在内的多雲項目會進一步讓這些難題更加複雜化,因為他們使用了不同的托管模式。使用開發營運工具來實作部署自動化可以簡化此類難題,但這些工具主要是專為資料中心應用而開發的,它們缺乏處理雲彈性與可移植性需求的能力。此外,開發營運工具并不是針對端到端、全規模、自動化的營運應用的;它們大多數都是以部署為中心的,而雲需要的更多。因而,應用于營運自動化的雲管理平台——IBM Cloud Orchestrator應運而生了。

IBM Cloud Orchestrator的特點與功能

IBM公司的雲規劃願景包括更廣泛的協作、智能城市、物聯網以及通常被視為未來雲應用的其他商業目标,其中沒有IT架構。IBM Cloud Orchestrator的問世正是反應了業界對于更複雜應用程式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以便處理和應對複雜的IT和業務架構。雲管理平台組織和管理應用來支援業務目标,而不僅僅隻是部署規則。

IBM Cloud Orchestrator将雲部署的三個要素納入了用于訂單和控制的模闆中:基礎設施服務、應用程式平台與治理。圖形界面可讓使用者能夠為每個模闆定義控制結構并為其導入第三方元素。所有這些元素都通過IBM公司的業務流程控制器(BPM)進行內建,這個業務流程管理器能夠回朔至根業務活動。

這些應用程式、基礎設施和平台描述都是高度抽象的模式,這意味着使用者可以先通過一般術語進行部署定義,然後描述通用方法是如何應用到任何的雲或私有IT平台。所謂模式是指各種拼接在一起且能夠建立一個預定義形式的步驟,它們也可引用已經在使用的開發營運工具。通過使用這種方法,管理者可以使用端到端的業務流程連接配接各個開發營運部署。使用者可以使用IBM Cloud Orchestrator來協調各家雲供應商所提供編排工具之間的差異,以及容器與容器、虛拟機與虛拟機之間的部署差異。

IBM的雲管理平台是事件驅動的,這使得它非常适用于控制多雲環境,在多雲環境中所托管的所有雲群組件都完全是異步的。事件觸發由使用者或第三方供應商定義的操作,而這些操作都類似于生命周期過程。

通過使用IBM Cloud Orchestrator,多雲使用者可以導入、部署和導出TOSCA服務模闆作為平台和基礎設施元素的模式。因為TOSCA的接受度在不斷增加,是以它是來自于多家供應商雲描述組合的重要資源。TOSCA模式包括了三個計劃:結構、建設和管理。雲管理平台的原型采用了這種通用方法,并似乎強烈地吸引了TOSCA課程。

開始使用IBM Cloud Orchestrator

使用IBM雲管理平台的第一步就是要将應用程式的運作生命周期定義為一組使用BPM的業務流程。這是為了概述完成部署所需的抽象步驟集以及操作期間可能發生的事件,例如故障或規模變化。IBM Cloud Orchestrator控制台使用簡單的拖放操作來簡化這一流程。考慮分層定義:例如部署工資單系統的步驟可以分解為多個BPM流程——每個應用一個流程。

接下來,就是為每一個應用程式及其托管環境定義模式。模式可以描述耽擱部署和叢集,pod或組部署;使用者可以為多雲環境中的每一個雲平台描述一個不同的模式。記得要定義結構(即元件的工作流連結映射)以及與每個事件相關的管理事件、規則和流程描述,其中包括部署請求。

如果所有這些定義都正确完成,IBM Cloud Orchestrator将自動管理整個應用程式生命周期。它可以實作在多個雲環境之間的工作負載平衡、完成公共雲和資料中心之間的負載遷移、設施備份等等。簡而言之,IBM公司的雲管理平台能夠讓一個處理多雲的應用環境正常運作。

IBM Cloud Orchestrator可能是難以學習和使用的,而那些不擁有強大IBM支援的企業可能會在實際應用中遇到一些挑戰。IBM和第三方合作夥伴為幫助企業使用者掃除這些應用障礙提供了學習資源。

本文作者:Tom Nolle

來源: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