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剛揚言要與中國老死不相往來,轉頭NASA就反悔,腆着臉對華求合作

#NASA局長希望中國成為合作夥伴#據美國“太空”新聞網站報道稱,日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在第36屆航天研讨會上發言稱:盡管中美之間已經實際上展開了太空競賽,但美國仍然希望能在這方面與中國确立“合作夥伴”的關系,特别是最近幾年國際空間站即将退役,而因為美國國内法律的限制,NASA卻不能和中國合作。

為此,NASA的進階官員們可是非常的心急火燎,國會給NASA的撥款少得可憐,至少按照他們所認為的“太空競賽”的角度講,那點經費别說競賽,能保證現在NASA不餓死,技術人才不流失就已經很難了,為了争取一些經費,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也是花式變臉,此前在國會聽證會上他請求增加2022财年給NASA的撥款,為此甚至還表态支援“沃爾夫條款”永久化。

剛揚言要與中國老死不相往來,轉頭NASA就反悔,腆着臉對華求合作

所謂的“沃爾夫條款”,說白了就是禁止NASA與中國在航天領域合作科研的條款,由美國共和黨議員弗蘭克·沃爾夫于2011年提出并被通過,成為了今後十年NASA與中國合作的實質禁令,那麼比爾•納爾遜當時表态支援“永久化”,等于說是要求美國在航天科研領域與中國老死不相往來。

NASA局長在聽證會上支援“沃爾夫條款”永久化,當然不是說他真的認同這個非常滑稽的東西,但為了錢嘛沒什麼辦法,是以是以剛剛揚言要與中國老死不相往來轉頭就後悔,并且腆着臉對華求合作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而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錢。

剛揚言要與中國老死不相往來,轉頭NASA就反悔,腆着臉對華求合作

其實相當程度科研機構色彩的NASA實際上也具有很強的軍事色彩,因為絕大部分航天技術都可以直接應用在軍事層面,打上天的火箭與彈道飛彈并沒有本質上的不同,是以即使在千禧年時代中國财政緊張很多項目都不得不拖延的情況下,航天口的神舟系列火箭依然不缺少經費,深知這一點的NASA考慮很多問題時的立場,與國會那幫“詐騙犯”是完全不同的。

對于與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合作,美國國會基本上是一票否決不容讨論的态度,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中國航天技術以前實在是太弱了,任何與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合作都很可能會幫助中國在某個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而考慮到航天領域其實本身就有很濃厚的軍事色彩,是以美國國會很早就形成了不能與中國在航天領域有任何合作的這樣一個态度。

剛揚言要與中國老死不相往來,轉頭NASA就反悔,腆着臉對華求合作

NASA的考量則與國會不一樣,他們一直很希望與中國在航天領域開展合作,一來是因為冷戰結束後NASA的經費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千禧年時代中國一直尋求加入國際空間站,而國際空間站是美國主導的,他們能夠借自己在國際空間站的影響力對中國的科研項目施加影響,進而對中國的航天技術發展施加影響,還能讓中國掏錢節省不少經費。

說得直白一點:把中國帶進溝裡,讓中國做冤大頭!但很可惜,在這件事情上美國充分地發揚了外行指導内行的優良作風,技術官僚們行之有效的政策被國會老爺們給斃了,一紙“沃爾夫條款”徹底封死了他們一切的念想。

剛揚言要與中國老死不相往來,轉頭NASA就反悔,腆着臉對華求合作

這也就是我上文中稱美國政客為“詐騙犯”的原因,他們最大的本事就是演講、忽悠選民,至于說具體的決策能力,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能不幹擾技術官僚的工作就謝天謝地了,根本上講隻能看作是民粹主義下對民主制度的不安全感的具象化展現。

時至今日,中國航天在近10年來取得了飛躍性的成就,當東風-17于2019年亮相之時,就宣告着過去美國在航天領域的絕對優勢不複存在了;那麼NASA現在與中國合作,那就不是說要把中國帶進溝裡,畢竟他們已經沒這個本事了,隻是說真的很想省錢而已,畢竟國際空間站沒幾年就要退役了,國會給他們那點“飯錢”也不夠再打個空間站上去。

剛揚言要與中國老死不相往來,轉頭NASA就反悔,腆着臉對華求合作

接下來的幾十年不提前做好打算,幾年之後NASA就要面對中國航天在千禧年時代那種極其嚴峻的局面,但現在來看他們的前景并不樂觀,畢竟地主家也沒餘糧,現在的美國看上去很有錢,但财政方面實際上已經捉襟見肘了,國會不太可能大幅增長NASA的預算,他們可能寄希望于NASA的技術民用化之後靠SpaceX等民營航天企業支撐NASA的開支。

相比之下國會的銀子要花在更重要的地方,比如說軍隊現役武器裝備的更新,特别是核武庫的更新等等,整個帝國維系霸權需要太多太多的資源,相比之下NASA其實還好,畢竟他們又不需要直接上戰場,是以也就用不上太多的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