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是很下作的行為。但是盜墓,有時不得不承認,真是一門古老、專業又神秘的職業。曆史上有記載的盜墓事件,當是商湯之冢的被“摸金”,距今都約3600年了。而這些年,我們大量出現盜墓題材的小說、影視,也足以說明大家對此類事,真有永久的好奇心。

盜墓,掘人墳地,搶死人财,事是見不得人的,參與分子也大都滅絕人性。比如,不知多少進去的人,被洞口接活的人滅口獨吞。但這龌龊事,又往往多是有很光鮮身份在搞。遠的從曹操、溫韬,到近代的焦四、李鴨子、孫殿英,都是曆史榜上的名盜。雖然一報還一報,那個疑似曹操的墓,待發現時,也是讓盜墓賊們給剖的千瘡百孔了。
盜墓,本身又是高危、暴利兼暴力行當,也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幹得了的。過去舊社會,民間卧虎藏龍,中原很多人就靠這個吃飯,是當家傳的手藝代代相授,那能耐也真的可以出神入化。
比如,現代科技探測都難以曉得的厚葬古墓位置,一些盜墓老手,他的技術絕活真的比什麼都可靠。他們隻一站,檢視下風水布局,再根據土質、土色和土的樣子等,就能判斷地下是不是墓葬,是什麼時期的墓葬,或是其他什麼類型的遺迹,心中像存着份資料。連現在中國考古人使用的鏟子,都是直接從盜墓賊那裡引進的。這些人,可說是古墓地葬真正的資深行家,不服不行。你若覺得浮誇,但曆代筆記也确實有不少的記載。
到了現當代,我聽一文博專家講,這行當似乎人才質地也下降的很厲害,極其專業盜墓賊也不多了。或者也有管控嚴格、法律健全的緣故,這數十年上檔次的盜墓案例也少得可憐。盜賊不幸國家幸,這樣倒也無形中保護了一些古墓慘遭毒手吧!說幾個近年發生的較有意思的盜墓事件吧。
1,通吃黨:挖出“中國第一古屍”,拔出新中國博物館内部監守自盜第一案。
“中國第一古屍”,不是在湖南博物館的馬王堆辛追女屍,而是現存在湖北荊州博物館的西漢初男屍。真的栩栩如生,常年挺在大廳免費供人參觀,我就好事去看過,現在的百度也有圖檔,太吓人就不放圖了。這件古屍的出土很傳奇,是幾名盜墓賊1994年,從一個早已風化為平地的古墓中搞出來的,堪稱奇才。因為販賣環節出漏洞,主事者三個全被槍決。
更加令人驚歎的是,數年後,還是因為文物販賣追索的問題,竟然發現荊州博物館館員們合夥勾連盜墓賊、販子出賣國家文物。為首的就是當時的副館長王某。這裡面,有天下名劍的“越王州勾劍”、戰國雙龍首玉帶鈎等一級文物92件。報道說,當時這樣的珍貴文物是以每件600元左右出讓的,還是副館長親自接待打開庫藏任人選購。後來,03年,副館長王某僅僅以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四年。現在,應該已經出獄安享晚年去了。
是以,真正讓人觸目驚心的并不是盜墓賊的橫行無忌,而是内部的自我腐蝕。也是以,我要開篇講這個平淡無奇的故事。再說句嚴重的話,頭條時常讨論考古人員是否會貪墨的問題,相關人員照例打包票絕無可能。而實際上因為機制管理的疏漏,不要說在現場的文物有可能不翼而飛,即便這東西到了博物館,都會人間蒸發。過去的陝西那個博物館,據報道,不是也有一個從業人員偷運出去一顆兵馬俑的頭,準備以30萬美金賣給國外收購商麼?
2,技術派:用避孕套當裝備炸挖道地
江蘇有個睢甯縣,縣中有個姚集鎮,鎮上有座蛟龍村,村裡有兩處土堆,當地人曆代都稱之“雙孤堆”。這兩座土堆,一大一小,東西相隔數百米,大孤堆高約20米,直徑約80米,頂部則很平坦,村裡人一直在上面種植農作物。
關于雙孤堆的傳說,在當地家喻戶曉,但幾乎沒有人說得清終究有誰在這裡曾尋得過寶物。直到2000年前後,因為村裡總有可疑外地人晃蕩,才引起當地人和公安部門的注意。數日偵查下,才在村民李某家中發現一條道地,長達數千米,直通雙孤堆。
在案發現場,散落着大量的避孕套。這是有史以來盜墓現場中都不曾見過的怪異事。原來,這些避孕套是用來盛裝炸藥,以便爆破的。他們這夥人合作挖掘道地近一年,在挖洞過程中,有遇到石塊硬土層化,會動用沖擊鑽,實在挖不動的,就在石塊上打孔,将避孕套炸藥包塞進鑽孔爆破。因為炸藥裝放得松散,威力較小,可以一點一點地把石塊炸碎。這場艱巨而頗有“新意”的“道地戰”,正要大功告成時,因被發現功虧一篑。也不知道該說這夥人聰明絕頂呢,還是愚蠢到家,呵呵。
後經考古發掘,确信此堆是第一代下邳王,即漢明帝劉莊第六子劉衍及其王後的墓葬,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3,學者範:盜墓界“關内第一高手”的博古通今
談到當代盜墓界的大佬,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姚玉忠這麼個人。他在過去被“尊稱”為行業“祖師爺”,是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向來有“關外第一高手”的“美譽”。随着2005年前後的落網,他才被迫收手。
他其實是個道地的農民,出生内蒙古,隻有國小文化。但是,從16歲開始,他就開始接觸盜墓的“手藝”,成年後開始研究各種文物和盜墓“文化”,精通“風水”、“易經”、天文、地理之類的旁門左道,加上親身實踐,策劃參與盜墓達30餘年之久,實際在盜墓界已經是絕頂高手。
這個人,雖是盜墓賊,但十足學者風範。據說,他在日常生活中,唯一的喜好就是看書學習,“實地考察”北方各地墓葬、博物館古玩市場,性情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總戴一金絲邊眼鏡,衣着也整潔考究,總以中山裝或長褂示人,長者風度,根本讓人無法和盜墓賊身份聯系起來。
姚氏“關外第一高手”的名号不是“吹”出來的。他落網後,受指控罪名,涉及盜墓、文物案件的數量全國第一,被追繳的國家級珍貴文物數量也是全國第一。他的盜墓功夫據說整個北方無人可敵,完全“吃透”墓冢的特點,擅長看“星象”、“風水”等玄虛的傳統技能。
一般盜墓賊通用的什麼“金屬探測儀”、“三維立體成像儀”等高科技,他一概不用,就随身攜帶一“紮子”,在但凡有古墓的山上必能找到‘活土’,然後依據星象、地形及地圖,精确到古墓葬的位置。比如著名的紅山文化遺址,考古界專家都搞不定,他後來交代說,該區域驚人地呈顯出了北鬥七星的排列布局,說明古人是依照風水學去選址的,他靠着這套理論和邏輯,一找就到。
據說,一些墓葬,因為難度太大,西安、洛陽等地“行家”怎麼都搞不定的,這姚玉忠不光能準确定位,還能夠成功挖到“東西”,“神乎其神”的伎倆讓整個行業人員都膜拜和仰慕,都幻想着有朝一日也可像“姚祖師爺”一般風光。
後來,因為動靜太大,終于引起部門注意,決意抓捕他。也許一切真的冥冥中有注定:專案組成立那天,沒想正好是姚的生日;他被抓捕的時間是淩晨3點,恰是姚出生的時辰;抓捕的地點,則在内蒙赤峰市甯城縣天義鎮的天義飯店,以至于事後大家戲谑,“天義”原來就是“天意”。
2016年4月14日,姚被判決死刑。“關外第一高手”,此後隻能”關内“度過餘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