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近日,在江蘇宿遷市委五屆十三次全會上,宿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昊在發言中首次提出,宿遷以前是“不拖全省後腿”,現在要“為全省多做貢獻”。
宿遷是江蘇最年輕的設區市,沒有區位優勢,也沒有發展資源。多年來,各種考核統計,宿遷都是毫不意外的墊底,被人戲稱江蘇“十三妹”。經過了25年的發展,宿遷為何突然提出要“為全省多做貢獻”?這份自信背後,底氣到底來自哪裡?接下來的發展路徑又在哪裡?
改革創新已融入宿遷的血脈
今年年初,在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勉勵宿遷:跳出江蘇看宿遷,譜寫改革創新新傳奇。宿遷要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化路子。
宿遷憑什麼?在婁勤儉看來,宿遷是有改革基因的。他在參加宿遷代表團審議時提出,宿遷要把改革創新的基因注入現代化,譜寫“春到上塘”的新傳奇。上塘鎮位于宿遷市泗洪縣西南崗,上塘鎮墊湖是江蘇農村“大包幹”發源地,被譽為“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1978年秋,當時的上塘公社墊湖大隊小蘇莊,大田劃成小田分到社員手中,拉開了江蘇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序幕;2009年,遇到發展瓶頸的墊湖村應時而變,小田流轉內建大田,規模化種植再領風氣之先。
值得一提的是,在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之前,1月4日,元旦假期後的首個工作日,當時履新不久的宿遷市委書記王昊和市長陳忠偉來到了墊湖村,将“新年第一會”開在了這裡。他們對話改革見證者,喜看傳奇新變化,汲取改革源動力。
墊湖村當下的幸福生活,無疑是宿遷本身改革創新的産物。一直以來,宿遷就以改革而聞名。1986年,耿車鎮走出一條“四輪齊轉、雙軌并進”的區域發展新路子;1994年,“沂濤新歌”唱響沭陽大地。
建市以來,宿遷市委、市政府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發展的關鍵一招,宿遷從一個由四個省級貧困縣組成的地級市,一躍成為全國百強市。今年2月,王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宿遷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改革創新早已融入了宿遷的血脈,成為宿遷最為寶貴的精神。”
高品質發展取得累累碩果
人民網注意到,王昊在宿遷市委五屆十一次全會上提出了“建設改革創新先行區、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江蘇生态大公園、全國文明誠信高地”的目标定位,聚力推動宿遷發展“走在蘇北前列、快于全省平均、領先區域發展、趕超全國梯隊”。
對于這樣的目标,宿遷的底氣,源于自身發展取得的成績。
“這是高性能苯基氯矽烷下遊産品項目的一期工程,建成後,年産将達2萬噸,可有效填補目前市售同類型産品無低溫柔順性的空白。”近日,新亞強矽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産技術總監王凱輝介紹。作為宿遷市首家主機闆上市企業,新亞強矽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狠抓實體經濟、推進轉型更新的政策支撐。
眼下,宿遷經濟“強”的基礎不斷夯實。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主要名額增速持續位居全省前列。2020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别達3262.37億元、221.17億元,成為江蘇乃至長三角地區發展速度最快、綜合實力提升最明顯的地級市之一。
全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同時,老百姓“富”的成效持續提升。宿遷62.3萬低收入人口、188個省定經濟薄弱村、3個省級重點幫扶縣提前一年脫貧摘帽,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5萬元、增長快于經濟增速并持續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宿遷圍繞建設“江蘇生态大公園”和江蘇發展“綠心地帶”,全力打造讓綠水青山充分展現、金山銀山充分展現的“美麗江蘇宿遷樣闆”,一幅幅山水田園的美麗畫卷在西楚大地生動展現。全市生态文明建設滿意率連續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成功獲批國家生态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全國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等多項國字号榮譽。15.4萬戶農民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建成美麗宜居鄉村567個。
目前,宿遷向蘇北首個“全國文明城市群”邁進的過程中,社會文明程度“高”的底蘊也充分彰顯。以全國第一的成績創成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第二的成績通過複查,宿遷文明20條、人情新風“宿9條”等金字招牌廣受贊譽,入選全國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市區社會文明程度連續五年位居全省第一。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社會治理體系日趨完善,公衆安全感持續領先全省。
能力全部施展到推動發展上
江蘇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孫耀武表示,作為全省貧困面最廣、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宿遷在“不拖全省後腿”的基礎上,又響亮提出“為全省多作貢獻”目标追求,眼界更廣、魄力更大、幹勁更足,難能可貴。
對于宿遷未來的發展,孫耀武認為,相對于蘇南,宿遷經濟體量較小,高新産業起步偏晚,創新持續力相對不足。“宿遷需要再加大思想觀念轉變力度,在不甘落後、自強不息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敢于領先、勇于扛旗,敢于奪牌、勇做示範;學習借鑒蘇南成功做法、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形成自己的發展模式,創造富有宿遷特色的發展經驗;要轉作風,在求真務實基礎上更進一步,把精力全部集中到幹事創業上來,把能力全部施展到推動發展上來。”
作為一名在宿遷創業10餘年的民營企業家,全國人大代表、廣博集團董事長王利平不僅見證了宿遷市委市政府對于高品質發展所作的大量工作,也深刻感受到了高品質發展給營商環境帶來的改善。“近年來,宿遷無論是在公共服務硬體環境還是軟性政策扶持方面都有了全面優化。”王利平期望,在未來,宿遷的經濟社會發展能成為江蘇全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引領的新能源、新材料産業,白色家電、服裝紡織産業以及食品行業,将為宿遷整個經濟社會發展賦能,引領宿遷高品質發展。宿遷将積極推動“全市之力 市場競争 正向激勵”全鍊條創新網絡建設,為宿遷帶來翻天覆地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