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講的是<b>國外政府積極推進雲計算政策</b>,【IT168 資訊】作為一種IT傳遞模式,雲計算也許仍是新興事物。但正如網際網路誕生後被大學校園、美國政府大力推廣一樣,目前美國政府機構正在大力推行采用雲服務或自行建構雲服務的計劃。他們的技術決策者似乎普遍持有這種觀點:雲計算的優點遠大于風險;如果精心規劃、認真實施,風險是可以緩解的。介于國内目前50%的資料中心增長和改造投資來源于政府(另外30%來自金融業),因而本文主要從美國政府所采取的雲計算推動政策出發,談談國内雲計算環境的建設。
優勢遠大于風險 國外政府積極推進雲計算
和國内還停留在學術層面以及試商用層面的雲計算環境不一樣。國外的雲計算理論已經較為成熟,網絡上既有成熟的商用雲計算,方案商也有成熟的企業/内部雲架構的搭建方案。政府機構在其技術顧問的建議下正在積極的使用基于雲計算的系統架構。美國哥倫比亞特區的前任CIO Vivek Kundra早在以前就使用過Google Apps 的雲計算服務,并給予很高的評價。目前,在他的推動下,美國國防資訊系統部門(DISA)正在其資料中心内部搭建雲環境,而美國宇航局(NASA)下設的艾姆斯研究中心最近也推出了一個名為"星雲"(Nebula)的雲計算環境。
但是,由于目前雲計算的定義繁多,安全隐患等問題廣惹争議,是以政美國國家标準和技術研究所(NIST)草拟了雲計算的定義,以免在政府内實施雲部署的人員偏離方向(後文會提到該定義)。而美國總務管理局(GSA)已經向雲服務和雲平台提供商們釋出了關于目前雲計算規模的資訊質詢(RFI),此舉是為了在需求之前先摸清市場。
5月份在華盛頓舉行的聯邦IT成本節約論壇(Federal IT On A Budget Forum)上,來自美國軍方、國防資訊系統局、總務管理局、宇航局、國家标準和技術研究是以及國防部、能源部和内政部的人士上台發言,充分讨論了所在組織采用或考慮采用雲平台和雲服務時所面臨的安全、法規、互操作性和IT技能發展等問題。巧合的是,國内的第一個官方性質的雲計算大會也是在5月22日召開,與會的幾位院士和工信部官員分别對國内雲計算發展的前景和問題做了闡述。可以看出,對于雲計算從國内輿論到政府相關部門都給予了密切的關注,前陣子中化集團在IBM的助力下也成功部署全球第一套企業雲計算系統。
制定雲标準 集中力量突破雲安全難題
美國國防資訊系統局(DISA)計算服務部的技術官Henry Sienkiewicz也表示出了樂觀态度,他認為國防資訊系統局能夠克服雲計算帶來的種種不可避免的挑戰。據了解,DISA主要為國防部的軍事部門提供 IT服務,在Sienkiewicz的推動下,DISA制訂了一系列為實施基礎架構即服務、平台即服務和軟體即服務的戰略。DISA建構一個名為"快速通路計算環境"(Rapid Access Computing Environment)的内部雲,這個雲将讓使用者可以從自助服務式門戶通路資料中心的資源,以下拉菜單方式列出了衆多虛拟化的IT資源。它希望獲得的諸多優點包括:降低IT成本、按使用量計費、加快部署大型機級系統、資料中心實作标準化以及可以靈活地向上及向下擴充。
而在衆人關注的雲安全方面,Sienkiewicz提到了最近在使用者通路和控制方面取得的"突破"。比方說,DISA現采用這一種模式:"租用服務資源的使用者"必須遵守标準化的主機托管環境規則,因而繼承了主機的通路控制。至于互操作性問題,Sienkiewicz承認自己對如何建立這個互操作環境不太有把握,但是他認為隻有提供一個标準的API接口才有可能解決問題。。他說:"我們不知道誰有權來定義互操作性的标準,但我們不會讓廠商來制定和控制這一标準。"
從以往經驗來看,讓一種新模式得到政府的接受需要經曆繁瑣的過程。然而一旦大家開始讨論雲計算,在其定義的具體制定方面勢必會引發激烈的争論--為了避免企業的惡性競争,政府也就必須拿出明确的雲計算定義。據美國國家标準和技術研究所(NIST)對雲計算所下的定義(現已到了第14個草案版本),雲計算至少擁有五個"基本特點"、三種傳遞模式以及四種部署模式。NIST資訊技術實驗室的兩名起草者Peter Mell和Tim Grance寫道:"這些定義、屬性和特點将不斷完善及變化。"
據業内人士透露,NIST所給出的定義(共有677個單詞)比業界一些缺乏系統性的定義來得全面,闡述了平台即服務與基礎架構即服務的差別,還描述了有着共同利益的組織所共享的"社群雲"(community clouds)。Peter Mell說:"我們是科學家,我們對包羅萬象、而概念模糊的定義不滿意。是以我們對雲定義采取了分類的方法,這在定義中并非總是很常見。"
"一流廠商制定标準,二流廠商設計産品,三流廠商生産複制"。在雲計算目前面臨着概念模糊、隐患衆多以及缺乏典型部署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少先機。率先梳理出雲計算概念和标準,不僅僅可以推動資訊化建設,更加有力的是在初期就對目前魚龍混雜的雲計算市場環境進行一次過濾。而從政府的角度出發,科學的發展觀也正要求我們用前瞻性的目光把握戰略性的變革。在IT架構中盡早的引入雲計算,解決其帶來的各類問題,無疑對于制定雲計算的标準和概念有着很多好處。
原文釋出時間為:2009-08-08
本文作者:IT168.COM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IT168,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IT168。
原文标題:國外政府積極推進雲計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