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的社會中,個人意識的覺醒,使得老一輩“湊合過日子”的思想被年輕人所抛棄。他們更緻力于找到和自己三觀吻合、興趣一緻能夠談得來的對象結婚。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年輕人們對自己的婚姻标準更高,更加注重兩個人是否合拍。是以,出現了許多婚前相處很長時間,甚至同居在一起“試婚”的現象。
通過這種“試婚”,往往可以看到另一半在戀愛中隐藏起來的小細節,能夠更加準确的使你對另一半做出評價。這種“試婚”的風潮看似荒誕,但是卻相當有效。其實,在清朝,就有這樣的試婚制度了。

說起滿清王朝,這個把中國搞的烏煙瘴氣的朝代,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故而對文明禮儀不是很在乎。而且,清朝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奇葩制度,“婚前測試”,就是其中一條。而且,清朝的“試婚”,和現代人為了感情做出測試不同。他們講究的,是隻談身體上的愛,不談感情上的愛。
現代人的試婚是為了檢測感情是否會變化,進而決定要不要結婚。清朝則恰恰相反,在結婚之前,先檢查男方是否具有良好的繁衍子嗣的能力,再決定是否繼續完婚。
這樣的習俗,其實是因為古代皇子們結婚年齡太小。一般皇室的孩子們,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就要接受長輩們的賜婚,與一個毫不相識的女子結婚。而與皇子們結婚的,自然也是身份地位不低的公主、格格們。這時,一場對皇子們的測試就會悄然展開。
在完婚前一天,女方的長輩們通常會安排婢女,到男方的家裡與男方共赴春宵。通過這一夜男方的表現,來對男方做出評判,進而決定是否要結婚。公主們下嫁給驸馬之前,也會這樣做,來保證公主未來生活的“幸福”。
此外,這樣做還有一點好處。古代可沒有生理知識教育,大多是在“試婚”這一晚,教給男孩們怎麼成為一個男人。這也是極其重要的生物小課堂。
在這種制度裡,通常會安排小姐身旁的丫鬟去試婚。在了解了這一點之後,才有些明白為什麼紫薇的身邊一直要跟着金鎖。如果按照正式的禮制,福爾康娶紫薇格格之前,金鎖要先去福家做“婚前測試”。是以,嚴格意義上講,金鎖其實是二人中的第三者,而且紫薇還沒有什麼辦法。
幸虧這種奇葩的制度,早就随着曆史遠去了,不然不知道會鬧出多少亂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