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感統課和早教、體能課差別原來這麼大

“感統失調”在現今社會非常普遍,它既不是病症,也不需要藥物治療,但是需要專業訓練!

但在生活中,仍有很多家長對感統失調的認識、了解程度普遍不足。一說到感統訓練,就覺得是多動多鍛煉,還有的家長甚至覺得感統課就是一般的早教課而已。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感統課和早教課,體能課在本質上還是有很多差別的。

感統課和早教、體能課差別原來這麼大

一、感統課和早教課有什麼不同?

感統課和早教課,兩者之間不管是年齡段還是孩子上課内容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1.針對的年齡段不一樣

早教課程一般在孩子出生後就可以上,且大多數都針對學齡前,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報早教課程的居多。

感統課程主要針對的是12歲前的孩子。3歲前,是孩子感覺能力發展關鍵期,這個年齡段主要以預防感統失調為主;3~6歲,是孩子感覺統合失調訓練的黃金期;6~12歲,是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矯正的有效期。超過這個時間段,感統訓練一般不會再有太大效果。

感統課和早教、體能課差別原來這麼大

2.授課方式不一樣

早教課程一般是大班制,大多數需要家長參與進去,課程内容主要以培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為主,教家長如何更好的給予孩子良好的親子陪伴為主。

感統訓練一般是小班制教學,需要孩子獨立參與訓練,在感統訓練師的引導下,進行相應的訓練内容。測評師根據孩子身體能力發展水準來設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科學解決孩子因感統失調導緻的注意力不集中、膽小怕生、好動、粘人、不自信、語言發育遲緩、脾氣暴躁、四肢不協調等問題。

3.教學内容不一樣

早教主要以親子陪伴、發展孩子特長為主,課程的内容有啟蒙教育、體能與感官、藝術和音樂等等。

感統課程要通過專業的感統教具,還要配合專業感統老師的指導。不同于一般的體能活動或遊戲,它的關鍵是給予兒童各方面的刺激資訊,涉及心理、大腦和身體三者之間的互相關系。

感統課和早教、體能課差別原來這麼大

二、感統訓練和體能訓練有什麼差別?

體能訓練主要是強健孩子的肌肉和骨骼,它對局部性肌肉、骨骼的功能訓練占的比例較多,對某一感覺(視聽嗅味觸、前庭、本體)神經系統的訓練所占比例比較少。

感統訓練針對的是孩子感覺調節和肢體運用能力的活動,強調針對性,可通過設計豐富的活動達到某一特定感覺訓練目标。

舉例來講:對于身體平衡控制不好的孩子,感統訓練會多角度的刺激前庭覺以改善平衡情況。而體能訓練可能隻是跑步或做單一運動,幫助不大。

除此之外,它們還有以下兩點不同:

1.學員方案的針對性

體育運動受訓學員都是一個教案,大家都是統一的動作;感統訓練強調針對性,訓練方案因人而異。

2.功能訓練的針對性

體能訓練,不是針對性改善孩子的某方面的感覺缺失。對刺激是否足量、是否針對沒有特定要求。

感統訓練對足量的針對性刺激要求較高,而且需要專業的指導師來幫助孩子提升。

感統課和早教、體能課差別原來這麼大

最後專家提醒:剖腹産兒童是感統失調的“高危人群”。

孩子的能力教育,宜早不宜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