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宏(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基地研究員、紫金傳媒智庫進階研究員)
2021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近日在南京舉辦,這次峰會的主題是“把握新格局,共享新機遇”。在目前兩岸關系嚴峻複雜、日趨緊張的大背景下,本次峰會将進一步凝聚兩岸企業家共識,強力釋放民間合作交流善意,對于化解彼此誤解疑慮,增進合作良好氛圍,打造兩岸經濟合作更新版,促進海峽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新發展格局為兩岸關系注入新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系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中國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已越來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疫情的沖擊下,中國是唯一實作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推動形成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中國在新發展階段提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開放的大門将越開越大,與世界經濟的聯系進一步緊密。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不僅不能“脫鈎”,而且應更加把握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帶來的強勁動力,利用好大陸擁有的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的制造業體系、優越的營商環境等要素,疊加台灣先進的管理經驗以及在資訊技術領域等方面的創新優勢,推動兩岸企業尋找到更多更廣的合作空間,共同把握大局,共創競争新優勢,共同提升中國人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攜手譜寫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嶄新詩篇。
新發展機遇為兩岸關系打造新平台。中國處于新發展階段的曆史轉折點上,面對前所未有之百年大變局,中國正奮力激蕩,勇于變革,創造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要求科技更加自立自強,碳達峰、碳中和目标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中等收入群體不斷壯大形成“世界市場”,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吸引高端要素進一步集聚。這些都為台灣企業更加深度地融入大陸經濟、建構兩岸共同市場、促進産業融合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大陸是台灣的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為台灣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台灣沒有理由放棄兩岸經濟合作。大陸和台灣,隻有堅持以一個中國原則為前提,充分求和平、共發展,讓台灣同胞共享大陸發展機遇,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支援台商台企參與“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才能真正促進兩岸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在世界經濟變局中赢取新的競争優勢。
企業家峰會為兩岸關系開啟機會之窗。目前民進黨和“台獨”勢力勾結外部勢力接連挑釁,緻使兩岸關系持續緊張。但兩岸經貿往來卻從未中斷,企業家之間的互動更加頻繁協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陸和台灣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兩岸血脈相連、水乳交融,極少數人掀起的政治亂局割不斷大陸和台灣的親情聯系。台灣企業家正是抓住了大陸改革開放的政策紅利,來到大陸投資發展,實作自身飛躍,推動大陸更好融入全球産業鍊,成為兩岸間重要的橋梁紐帶,為實作兩岸和平統一大業作出了積極貢獻。2008年以來,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多次在南京舉辦,“朋友圈”越做越大,如今已經成為台海民間交流合作的盛會品牌。企業家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直接獲益者,他們對于台海未來有着更加清醒的認識,更加珍惜兩岸得之不易的兄弟情誼。峰會為兩岸企業家搭建了全面交流合作的平台和溝通對話的常态化機制,奏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分裂、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最強音。
兩岸共同市場助推經濟合作更新版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強調,“要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推動要素流動便利化,消除貿易障礙壁壘,實作應通盡通,促進經濟加快發展和品質提升,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符合兩岸人民的切身利益,符合我國加快建構更高水準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新要求,也是探索“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先行保障,有利于兩岸關系的長治久安。兩岸共同市場的形成,需要兩岸持續努力。從大陸的情況看,《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等一系列檔案政策的出台引領,充分開啟了大交流大合作的局面,台海經貿往來的自由化便利化水準不斷提高,為打造兩岸經濟合作更新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的簽署,以及中國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都為促進兩岸共同市場的擴大和深化提供了難得的契機,兩岸應秉持求同存異精神,及時開展深入溝通協商,以合作代替分歧,以對話代替對抗,共同開創兩岸和平發展新局面。
《光明日報》( 2021年12月08日0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