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改變和失去的痛苦難以避免,但美好的事物仍可從中産生|一周新書推薦

記者 | 趙蘊娴

編輯 | 黃月

1《再見那閃耀的群星:唐詩二十家》

改變和失去的痛苦難以避免,但美好的事物仍可從中産生|一周新書推薦

景凱旋 著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1-11

南京大學海外學院教授景凱旋在二十位唐代詩人的作品中進行了一次遊曆,将二十篇詩歌随筆收入此書當中。他避免給詩人們蓋棺定論,而是通過他們最重要的作品去思索中國文化中的自我意識、時間觀念、審美情趣以及感覺方式。他認為,詩歌呈現了詩人的生命樣式,“王維渴望歸去,李白憧憬遠方,杜甫則始終行走在路上”;在時間方面,他用李商隐的“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與歌德的“西沉的永遠是這同一個太陽”對比,指出中西文化對時間感受的瞬時性及永恒差異;就自我意識而言,他主張中國士人不是沒有,而是未見于反抗姿态, “終究沒能從自我欲求的實作中發展出個人自由的觀念,沒能從天人之際的思考中産生出自然權利的思想”,隻能在山水間宣洩孤憤。

除去這些随筆,書中還收錄了幾篇文章,分别讨論了唐代的僧人詩、女性詩、代言體,以及士人的角色處境。

《他們之後的孩子》

改變和失去的痛苦難以避免,但美好的事物仍可從中産生|一周新書推薦

[法]尼古拉·馬修 著 龍雲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21-9

法國東北部衰頹的前工業區日益受到中國讀者的關注。去年,法國社會學家迪迪埃·埃裡蓬的《回歸故裡》在中國出版,他借由理論,對故鄉蘭斯以及過往的勞工家庭生活經驗進行了一次反思。他年少時,新自由主義之風剛剛興起不久,傳統工業地區的人們卻已開始吞食苦果:失業與家庭暴力交織生長、學生辍學、社群凋敝。到了九十年代,這一地區的前景更為黯淡。

《他們之後的孩子》是法國作家尼古拉·馬修的第二部長篇小說,2018年獲得法國龔古爾文學獎。小說截取1992、1994、1996與1998的四個夏天,講述了一群法國東北部少年的成長故事,他們大多是勞工子女、少數族裔,生活在昔日的鋼鐵之城埃朗日(原型是作者的家鄉洛林),日子沒有什麼起色,曾經以非法手段到海外大撈一筆,最後還是換來更大的拖累,永遠地禁锢此地。唯一走出了埃朗日的斯特芙在本地算是優越,但在巴黎預科班同學的眼中,她不過隻是個鄉巴佬,“巴黎之外,隻存在二流的生活。”

新自由主義對人物的影響無處不在,但小說沒有直接寫九十年代法國簽署的一系列經濟條約或是全國大罷工,曆史的波瀾總是以輕柔的姿态抵達邊緣人的生活,再将它上下攪動。法國《快報》評論道:“作者視角廣闊,常常說的是昨天,但描繪的是今日。”即便疫情之下(或者說“正是疫情之中”),巴黎街頭依舊有黃馬甲存在。

《平安小豬》

改變和失去的痛苦難以避免,但美好的事物仍可從中産生|一周新書推薦

[英]J.K.羅琳 著 [英]吉姆·菲爾德 繪 王夢達 譯

新星出版社 2022-1

比起長篇幅的嚴肅作品,人們越來越傾向于去關注一個作家在社交媒體上說了什麼,甚至用這些言論來評判其寫作水準以及道德品行。2018年以來,主張生理性别客觀存在的J.K.羅琳多次被攻擊為“恐跨性别人士”,《哈利·波特》系列小說與電影的粉絲與之割席,甚至要求将她從魔法世界裡除名,至于羅琳在書中建構多元世界的努力,要麼被忽視,要麼因為不夠激進而轉身為罪證。

在政治正确的輿論炮火中,羅琳新作《平安小豬》的出版顯得寂寥無聲。這是她在《哈利·波特》之後第一次去想象另一個魔法世界。故事中的傑克在學校過得很糟糕,玩偶小豬嘟嘟是他唯一的夥伴,卻不幸飛出窗外走失,作為補償,他收到了和嘟嘟長得一樣的玩偶小豬平安。一天晚上,被丢棄到一旁的平安活了過來,他告訴傑克,想要找回嘟嘟,必須前往失物之國,傑克就此與他并不待見的平安開始了冒險之旅。在這部作品中,羅琳探讨了人與物、回憶與當下之間的關系,她期望通過故事來思考失去意味着什麼,于她而言,改變和失去的痛苦難以避免,“但美好的事物仍然可以從中産生。”

《近代中國的催眠術與大衆科學》

改變和失去的痛苦難以避免,但美好的事物仍可從中産生|一周新書推薦

張邦彥 著

光啟書局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11

“五四”運動打出“賽先生”救國的口号,其時化學實體、工程建設等研究成為精英中的熱門,後人作史,也頗為詳細。然而在精英之外,還有一種“大衆科學”在中下層群眾間廣為流傳,其影響力之深廣,連革命黨人陶成章、國學大師錢穆等人都曾被網絡,它就是催眠術。

清末民初,西方催眠術經日本傳入中國,用途之廣泛,上及改造國人、行醫治病,下至戒斷煙瘾、展演娛樂,軍人教師、商販職員皆是催眠術的忠實實踐者,中國文化裡五行與氣的觀念、民間信仰中的通靈身體觀又被他們帶入到這個舶來品中,加以融彙改造。畢業于台灣地區陽明大學醫學系的張邦彥熱心于心理科學史和醫療史,在碩士階段系統地研究了中國近代的催眠術問題,并寫成本書初稿。受西方大衆科學史熱潮的影響,張邦彥在探索五四“科學”的現代性時将目光轉向了中下層社會群眾,他發現,于知識分子的科學主義之外,大衆的“科學”包含了更多消費文化與國族政治的元素。在他看來,催眠術代表了一種由大衆和知識精英共同建構、實踐的科學,它為華人社會接下來在心理學、精神醫學領域的發展做了知識與制度儲備,并且也反映了當年國人救亡圖存、急于創造新人的心态。

《劫後“天堂”: 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

改變和失去的痛苦難以避免,但美好的事物仍可從中産生|一周新書推薦

巫仁恕 著

大學問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1-11

1937年11月19日,蘇州淪陷,曾經的富庶繁華在戰火與殺戮中消散。一時間,蘇州居民向周邊農村與上海租界奔逃,台灣大學曆史學家張偉仁幼時也在逃往行列,當時城裡城外死屍遍地,他至今念及膽寒。然而,就在這片被敵軍占領的廢墟上,城市開始複蘇,甚至奇怪地出現繁榮景象,當時就有報刊以“劫後天堂”來形容蘇州。

在這本書中,巫仁恕考察了抗戰期間蘇州“四館”(茶館、菜館、旅館與煙管)的行業情況,以此為基點,重制了淪陷區百姓的生活日常。不同于以往對敵占區城市經濟凋敝的印象,蘇州城内局勢稍微穩定後,居民開始回遷,城市也開始複蘇。汪僞政權将蘇州定為僞江蘇省省會後,外地公務人員、商客、上海寓公、紹興人等人群大量遷入蘇州,在巫仁恕看來,他們形成了新的消費層,故而盡管稅捐征收嚴苛、物資統制擡高物價,百姓哀歎時艱,以“四館”為代表的休閑産業卻一派畸形繁榮景象。作者選取史料以檔案公文、新聞報刊、地方文獻以及口述史為基礎,又參考了當地知識分子的日記,複現了蘇州當時不同職業、階層群眾的日常生活。

《如何閱讀克爾凱郭爾》

改變和失去的痛苦難以避免,但美好的事物仍可從中産生|一周新書推薦

[美]約翰·D·卡普托 著 周榮勝 譯

明室Lucida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1-12

索倫·奧比·克爾凱郭爾出生于19世紀哥本哈根的一個富裕家庭,由于父親的專橫以及自身過強的檢討能力,他注定無法融入常俗的世界,而是以數量驚人又披着無數假名的著作來确定自我的存在。他提出兩個影響深遠的概念:一是“生存的真理”,意味着那種人為之而生、為之而死的真理乃是個人生存的激情模式;一是“單一個體”,即自我不可替代,獨一無二。20世紀初,他的作品進入德文世界,影響了巴特與海德格爾,經由他們又影響了法國的薩特、波伏瓦與加缪等人,克爾凱郭爾也是以被稱為“存在主義之父”。

在這本書中,美國當代哲學家約翰·D.卡普托選取了十段克爾凱郭爾關鍵文本,将它們與這位思想家的生平事迹結合在一起解讀。這是“如何閱讀哲學”書系中的一冊,該系列由英國哲學家西蒙·克裡奇利主編,通過文本細讀的方式介紹了尼采、福柯、德裡達等人的思想。

《西行影紀》

改變和失去的痛苦難以避免,但美好的事物仍可從中産生|一周新書推薦

馬曉峰 莊鈞 主編

後浪 | 四川美術出版社 2021-11

1934年春天,一個叫莊學本的年輕人辭去南京萬國儲蓄會的工作,自費跟随南京國民政府專使團入藏緻祭十三世達賴喇嘛。一條淺水船自上海出發,溯水西行,過巫峽入四川。船上人四年前參加過一支全國步行團,歸來後,對高原藏地的好奇心又一次促他離開安穩生活,去發掘險地的奇事、趣事。因為使團官員的阻撓,莊學本未能按計劃進入西藏,他轉而去向了化外之地俄洛(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一路翻越高山,又經曆了西羌、西戎、西番等地。這期間,他用攝影與文字記錄了當地人的生活,稱自诋同胞為“野番”者,“實屬大謬”。雖未能進入西藏,但一番磨砺已然為其後來十餘年的邊疆遊曆與攝影生涯做好準備。

1935年冬,莊學本又随護送九世班禅回藏的隊伍取道青海前往拉薩,豈料班禅圓寂與戰事的爆發又叫他不得入藏,反而在圍繞西藏的邊地徘徊十年,留下了許多吸納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的影像資料。中國民族大學影視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朱靖江認為,與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拍攝中國邊疆的外國攝影師相比,莊學本的影像在意态氣韻方面更勝一籌,所拍攝的械鬥、婚喪、巫術等内容更是極為罕見,具有重要的史地與民族文獻意義,稱其為“中國影像人類學先驅”,實至名歸。

莊學本西行,一方面是順應本心,一方面也是響應國家危難之際開發西北、團結民族的号召,而二十世紀政治風雲的詭谲,卻使這顆赤子之心與其成果沉寂多年。

《尋蜂記:一位昆蟲學家的環球旅行》

改變和失去的痛苦難以避免,但美好的事物仍可從中産生|一周新書推薦

[英] 戴夫·古爾森 著 王紅斌 冉浩 譯 三蝶紀 審校

譯林出版社 2021-11

英國昆蟲學家戴夫·古爾森七八歲時開始收集蝴蝶和蛾子,并漸漸成為了識别專家。他喂養蛾子,制作完美無瑕的标本。等到十二歲時,他終于厭倦了殺死這些可愛的生物,看着蝴蝶毛蟲羽化,從他手中飛走,就是最開心的事。古爾森成為一名父親後,依舊保留這一習慣,陪孩子到田野間用輕盈的網捉蟲,觀察後再将它們放歸自然。

這本書講述了古爾森在全球各地追尋熊蜂的旅途,他用流暢的語言描述了角落裡被人們忽視的昆蟲世界,并且在旅程中思考着人與自然的關系。他認為,現在的成年人過度讓兒童遠離自然,生怕他們在其中受到傷害,但在曆史的長河中,大部分人類在童年期間是與自然密切接觸的。讓孩子們在自然裡冒險,學會自我保護與面對受傷,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