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有一支軍隊可能會被我們遺忘掉,那就是由雲南武裝力量控制的滇軍。那他們何德何能能夠稱為國之精銳呢?這個稱号是雲南軍隊靠着血肉之軀拼死打下的,在台兒莊和緬甸,一拳一拳打下來的。令人惋惜不已的是,他們似乎早已被世人遺忘了。雲南地處我國的中西部,一向是還沒開墾的地方,且土地多呈褐色,酸土。

自然是不适宜種植大麥和高粱等高産的糧食,然而這類土壤是罂粟的最愛,滇軍就是依靠着迷人的花兒來養活的。瑪咖含量高,煙土品質足以和印度等高品質産地相媲美,是以貿易量大,國内國外的貿易往來頻繁,是以軍隊供給不成問題。軍隊裝備上乘,更甚于中央軍隊和其它地方軍,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按規制來說,國家的部隊被分編分為兩大類,野戰和衛戌。從實力上來說,前者就弱于後者。野戰顧名思義一般來說作戰地區是野外和國境線以外的艱苦環境下,可能是熱帶雨林地區或者荒蕪的沙漠之地,打擊敵人,這類地方可以非常好的進行指揮,是以國家對這塊非常重視。衛戍部隊則是相反的,作戰地區主要是在城内,主要是負責城防。
一般他們都是正面迎敵,對軍隊而言服從才是他們的标準。就像是禦前帶刀侍衛,功夫不必有多高,但是一定得是出身有名。國家對于雲南的邊防非常重視,是以滇軍成為在雲南地區打擊敵方的一個重要戰略要點。在清末,法國想要同清朝打仗,爆發了中法戰争,左宗棠等人不遺餘力的投入了大量的先進武器來支援,此後這場戰争也成為了為數不多的一場中方打敗國外的戰争。
甲午戰争後,清政府開始在各地開始建立新軍,雲南最後隻建立起了一個陸軍19鎮,而它也就是滇軍的前身。原先軍隊是屬于國家管理的,國家撥付軍費來負責他們的開支,但是由于革命了,他們的吃飯問題就由他們自己想辦法了。雲南非常蕭條,顯然是不夠他們軍隊生存的,隻能夠靠種植“煙草”來斂财。
雲南軍閥唐繼堯開始是用稅收來開放種植“煙草”的,他指令百姓們大量種植罂粟,趁機換取錢财,在護國運動裡,軍隊就藏着鴉片然後把這些賣了,錢都收歸軍饷了。依靠着着一筆橫财,唐繼堯不僅讓許多地區的财富彙集到雲南來,他還把周邊軍閥的權力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因為他手裡有他們想要的煙草。
然而,從整個事件來看,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唐繼堯是用不同尋常的方法來養軍隊的。鴉片貿易自清朝末期就沒有斷過,而唐繼堯此舉實為自保,擴大軍饷來源,擴充軍備。其一,雲南地區窮山惡水,農民知識水準僅僅停留在常識階段,毫無自我判斷力可言,若被别的軍閥給利用了,後果極其嚴重。雖說種植罂粟可能會造成水土流失,再想要種植糧食産量可能會降低,但是卻保障了他們的生活水準。
其二,當時中央早已自身難保,沒有穩定來源,何談戰場殺敵呢?其三,唐繼堯野心勃勃,根本就不想隻屈居一隅,壯大滇軍也成了必須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