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官中郎将這個官職到底是做什麼的?

要說清楚什麼是“五官中郎将”,先得從什是郎官說起。

在兩漢時期,郎官是朝廷中

議郎、中郎、侍郎、郎中

的統稱,其中議郎負責顧問應對,也就是可以參加朝廷會議讨論,而後三者,則是屬郎中令之下,負責宮殿、車輛等安保工作,這三種郎官又被分别劃分為三個官署:左、右、五官。

左中郎将、右中郎将、五官中郎将

,就是這麼來的。他們的官秩都是比二千石,屬于進階官員了。

另外在史書上,因為“五官中郎将”字數太多了,是以有人将其簡稱為“五官将”,實際是一個意思。

東漢時的五官中郎将

到了東漢時,郎中令被改稱光祿勳,但是左、右、五官中郎将的職位和職責都沒有改變。然後三署中的各種郎官,又成了達官貴人子弟進階入仕的敲門磚,當時稱呼為“

三署郎

”,進了這個團隊,就有了飛黃騰達的機會了。

因為兩漢時的官員選拔制度是“察舉制”,三公九卿也要接受舉薦賢良的任務,這些帝國高官長期居住在京師,他們隻能從三署郎中間去挑選;因為高官、外戚之間的關系盤根錯節,舉薦賢良早就成了一塊遮羞布,本質上,他們都會互相舉薦利益關聯的家族子弟。

是以,

一度到了東漢帝國中葉,“三署郎”成了纨绔子弟的“升官待定俱樂部”

。正直的官員如光祿勳陳蕃、五官中郎将黃琬,他們兩人試圖改變這種歪風邪氣,而改推舉三署郎中的寒門子弟,結果,高官們們不樂意了,畢竟動了自己的利益,他們聯合起來,把陳蕃、黃琬給整下台了。黃琬為此遭受禁锢(終身不能做官),成為提前“享受到黨锢政策”的名士。

五官中郎将這個官職到底是做什麼的?

【陳藩雕像】

漢末的五官中郎将

五官署有點特殊,因為其中的“中郎”,都是年紀五十歲以上的人。雖然說所有郎官都需要去負責宿衛工作,扛戟之類,但是指望這些年老的中郎來做體力活肯定不人道了,是以,這些“老中郎”應該更多的是“養老”。

五官中郎将,在平世,還能代替光祿勳,主持參加朝廷活動,到了漢末亂世時,朝廷都沒有什麼規矩可言了。建安元年(196),在曹操安排天子都許後,經曆了東歸劫難的天子劉協,又在應劭的幫助下,重建立立漢廷禮儀。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已經身居丞相之位,在考慮培養繼承人的情況下,讓曹丕擔任了五官中郎将,同時兼副丞相。

有人也會問:

曹丕是在許都漢廷當五官将,還是在邺城當副丞相呢?

按照史書記載來分析,曹丕是長期坐鎮邺城的,但凡曹操率軍遠征時,曹丕都是負責後方穩定,代理邺城丞相府事務。

五官中郎将這個官職到底是做什麼的?

【電視劇《軍師聯盟》曹丕形象】

道理也很簡單,既然父親的漢丞相都在朝廷之外辦公,他這個副丞相,也不用拘泥于五官将的身份而留在許都漢廷了。何況許都漢廷的官僚體系早就成了空殼子。

《三國志·武帝紀》:(建安)十六年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為五官中郎将,置官屬,為丞相副。

曹丕的五官将故事

在邺城,曹丕也開設了五官署,任命一些人擔任自己的下屬,例如有:長史涼茂、邴原,功曹常林,司馬趙戩,文學夏侯尚、徐幹、應瑒,劉祯、劉廙、蘇林,門下賊曹盧毓、郭淮。

這些人不用筆者一一介紹,簡而言之,他們都是名士,例如邴原,當年他與華歆、管甯并稱為“一龍”。意思是:大家把華歆當成龍頭,邴原為龍腹,管甯為龍尾。三人合起來,就是一條龍。

《魏略》:歆與北海邴原、管甯俱遊學,三人相善,時人号三人為“一龍”,歆為龍頭,原為龍腹,甯為龍尾。

五官中郎将這個官職到底是做什麼的?

【舞蹈禮儀】

可想而知,曹丕也為了提高自己的名望,也積極交際名流,“博延英儒”。

《三國志·朱建平傳》記載,曹丕經常請大家開座談會,“坐上會客三十餘人”。在《典略》中說,曹丕還曾把自己妻子甄氏請出來和大家見面,其中的文學劉祯色膽包天,他不顧禮節,擡頭盯着甄氏看。曹丕倒是心胸開闊,覺得沒什麼,可是事情傳到曹操耳中,曹操把劉祯抓去罰做苦力。這個劉祯可是建安七子之一,另外的六人中,孔融被曹操所殺,陳琳、阮瑀、王粲是跟在曹操身邊做官,剩下徐幹、應瑒和劉祯都成了曹丕門下的文學。

《邴原别傳》中寫道:魏太子(曹丕)為五官中郎将,天下向慕,賓客如雲……

可見曹丕這個五官将的門面還是很大的!

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得到曹操的認可,封為魏國太子,這時候曹丕便設立太子府。所有五官署的官員都轉入太子府繼續做官了,這些人後來很多成了曹丕的親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