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中曹操用過一條毒計,無人識破,卻成就了關羽害死了

三國志給曹操的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很好的概括了曹操的一生。曹操這個人,不但奸,而且詐,擺在現在來看,就是那種鬼點子極多的人,也許沒太多壞心,如果沒有利益沖突,和誰都不會有沖突,但這種人絕對是利益至上的,利益和人情上,他一定會選擇前者。這種人不算壞,但也不能走的太近。

三國中曹操用過一條毒計,無人識破,卻成就了關羽害死了

曹操當年刺殺董卓失敗後和陳宮逃亡到故人呂伯奢家,誤将呂伯奢殺豬的聲音當成了對方要殺自己,殺害呂伯奢全家後還留下了那句“甯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名言。赤裸裸的表明了他利益至上的原則。讨伐袁術時,軍中糧草告罄,他便“借”運糧官的腦袋安撫軍心,一鼓作氣拿下了袁術,足見曹操的心機之深,手段之狠。

三國中曹操用過一條毒計,無人識破,卻成就了關羽害死了

其實,三國中曹操有一條毒計使用過兩次,也許這條計謀用的太隐蔽了,居然在演義中沒有寫明。

衆所周知,關羽之是以過五關斬六将,是因為曹操“忘了”把通關文牒交給關羽,仔細分析下,便不難發現其中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曹操何等細心的人,智力之高雖不及諸葛亮,郭嘉這類逆天的CPU,但也算是三國頂尖的人物了,再者,公司的CEO都有自己的秘書處理日常事務呢,曹操貴為丞相,身邊的秘書必然是一等一的細心之人,這種事怎麼可能想不到,更何況,關羽走時,曹操還大老遠的追上去給他送國行的呢,難道臨行前會想不起來?再看五關六将的反應,一個個像跟關羽有仇似的,智取也罷,硬剛也行,非要将關羽殺之後快,有沒有搞錯,關羽可是丞相都十二分敬重的人物,這些小喽啰哪來的膽子和他撕破臉?唯一的解釋隻有曹操是故意沒給關羽通關文牒,并密令手下把關将領斬殺關羽,而曹操表面上對關羽施以恩義隻不過是做做樣子給天下人看以彰顯自己愛才,斬殺關羽的鍋自有小喽啰背。隻不過關二爺智勇無雙,完全不吃曹操這一套,強行過關斬将,再加上張遼暗中協助,才給後世留下了過五關斬六将的佳話。

三國中曹操用過一條毒計,無人識破,卻成就了關羽害死了

晚年曹操又故伎重演,對自己和事業夥伴荀彧使出了同樣的計謀。荀彧是曹操平定北方的第一功臣,功績尤在郭嘉之上,又是颍川士族的領袖,為曹操團結宗族勢力做出了極大貢獻。晚年二人在對待漢室的問題上沖突漸漸激化,在曹操稱王一事上沖突終于無法調和。于是曹操南征孫權時以勞軍知名将荀彧調離士族勢力最強的許昌,在自己駐軍附近的壽春送給了荀彧一盒空的食盒。古稱食祿,無食就是無祿,按《禮記》,士死曰不祿,飽讀詩書又了解曹操的荀彧自然懂得其中深意,不同于關羽,他作為曹操的謀臣,主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繼續閱讀